• 会员
    本书分为常见症状诊治思路、常见肿瘤诊治思路、对疑难合并症与肿瘤的讨论三部分。前两部分基本囊括常见肿瘤、常见症状的辨治思路,也包括对《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黄金昶肿瘤专科二十年心得》《黄金昶中医肿瘤外治心悟》等的深入解读,融入了近年来诸多学术创新;第三部分是与学生对目前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中不乏新见解、新观点。本书有三大鲜明特点。一是诊治上中西医合参:书中不但论及肿瘤的中医思路见解与治法,而
    中医17.5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草纲目》所述内容实用,涉及知识广博,不仅对中国古人的饮食养疗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现代医学、现代饮食学、现代养生学、现代保健品的开发,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本书在参考了多种版本的《本草纲目》基础上,以面向大众、经济实用为目的,以尽可能展示原著的全貌和完整为前提,并适当地删去了一些怪异难得的品物和一些缺乏科学性的医方,以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日常饮食养疗的知识,以便读者更好地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参照
    中医5.5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大力提倡对针灸基本功的掌握。在针灸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如针灸歌诀如何背诵,哪些歌诀必须背诵,经穴主治如何掌握,什么是行针施术的要领,怎样艾灸既方便又有效等等。作者把它们概括为“针灸基本功”。作者又结合自己的师承经历和教学、临床实践经验,分别对针灸基本功加以说明,所述内容对针灸学习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11.3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系统整理了十四经经穴定位歌诀,详细介绍了十四经循行线路与经穴及常用经外奇穴,包括取穴法、定位、刺灸法、功用等内容。每一穴位都绘制了定位示意图,并标示了重要的体表、解剖标志及骨度分寸,形象直观,便于掌握。并附经典针灸临证歌诀《标幽赋》、《百症赋》、《玉龙歌》等,以及临床常用经穴的主治病症和配伍应用。本书图文互参,取穴定位准确,歌诀朗朗上口,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及初学者。
    中医7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佛州汉唐跟诊日志——师从倪海厦先生见闻录》一书自出版以来大获好评,书中详细记述了作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岛汉唐中医学院跟诊倪海厦先生的过程。作者能从一名资深计算机工程师跨行成为知名中医师,全拜此次跟诊所赐。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似乎个人努力较为重要,但师父领路却是先决条件,多少蹉跎岁月而难有所成者,皆因无明师指点。中医难,难在入门,故而此种第一手学习资料对有志学习中医者有极大借鉴
    中医14.8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医不在名,有效则中。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别开生面,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得不由衷地钦佩,为这位乡村医生的智慧和坚守点赞!为中医经方的疗效喝彩!第二辑依然保持了第一辑风格,全都是近两年作者的真实案例,简明质朴,鲜活生动。
    中医7.2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中的一种。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针灸、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外治法多达四
    中医20.4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中医眼科学专书。全书分四卷。卷一叙述中医对眼生理的认识以及眼病的病因与病理,卷二主要讨论各种眼科疾病以及伤寒、中风等十六种常见疾病所兼有的眼病,卷三为应用中药,卷四为医案。谭红兵,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长期从事中医药古籍文献和文物研究,曾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四川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研究》、《四川省高校博物馆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整
    中医7.8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用耳朵学中医”系列丛书拓展卷中的一本。与我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相配套。书中内容紧扣《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以章节为序,主要分为绪论、四诊和辨证三部分。四诊部分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辩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六经辨证等。绪论和四诊部分的内容采用提纲挈领式的的阐述,需要重点鉴别的内容,则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照,而辨证部分,每一个证型下列概念
    中医8.1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总结了汉以前以前中医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卷一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卷二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卷三至卷六,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
    中医7.5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难经直解》又名《详注难经脉诀直解》,刊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清初著名医家莫熺所撰。莫熔,字丹子,号皋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全书两卷,卷之上一难至三十难,卷之下三十一难至八十一难。内容包括诊法、经脉、脏腑、疾病、腧穴、针法六大部分。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简称康熙本)为底本。
    中医6.2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中的一种。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针灸、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
    中医23.7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作者基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中医外治技术再一次进行深度总结,本书通过对新孟氏外治法透皮吸收技术的介绍,将中医外治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推动中医的快速发展,本书将系统的介绍临床所有外治法技术,进行对比和临床案例的剖析,并介绍家传孟氏外治技术,利于从业人员学习,便于掌握和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掌握外治法技术。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作者简介:于天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发表了
    中医16.2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教你按时节保养经络穴位,14条经络都有合适的保养季节,24节气养生各有侧重,365天365个穴位,一天学习一个穴位,附赠经络穴位视频,看视频,轻松学取穴!
    中医7.4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著名专家,他独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辩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探明了道路、找准了方向。裴正学教授的医学思想和毕生的临床经验及验方,是甘肃省医学界乃至全国医学界的宝贵财富和宝藏,非常值得深度挖掘、广泛传播。本书以笔记形式记述了个人的临床经验,此外还记载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中西两种医学领域的学术进展和思维变迁,对当代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
    中医33.2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据先师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先师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这个提要基本将运气七篇中带“常数”性的内容提摘出来,可以方便查找。提要中所列出的时相模式,先师在讲座中都有介绍。附录二是先师部分信件的摘录,从这些信任可以看到先师的平生志愿、治学态度、治学范围及思想深度。因此,我们认为这部《导论
    中医19.2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讲解了刮痧、拔罐和针灸的中医理论基础,如经络、穴位的基本知识,全息理论,各种穴位的适应证,人体不同部位的刮痧方法,灸法的种类和应用,拔罐的取穴原则和操作方法等,并分别介绍了各种刮痧用具,常见疾病的刮痧治疗方法,不同体质的刮痧方案,刮痧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等内容。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刮痧、拔罐和针灸的医学理论,手把手教你刮痧、拔罐、针灸三大中医诊疗方法,对提高日常生活中自我保健有很好的帮助作
    中医34.4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脊柱微调手法体系是有系统理论指导下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倡以最轻的手法力度、最小的脊柱被动运动幅度、最短的必要手法操作步骤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安全的医疗保障和最舒适的病人感受是本书的核心价值,以脊柱生物力学分析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式为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表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中医88.8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阐述了卢永定老师所传授的郑卢医学中维护正气,维护阳气的医理医法。它突破了上千年不辨阴阳、错辨阴阳,背时方、成方的状态。认为“历代注家俱未将‘一阳潜于水中’底蕴搜出,以致后学懵然无据,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非常重视辨别阴阳,阳虚不用阴药,诊断辨证中要达到“心手相应,人我相合”。指出辨证的准则是“洞鉴阴阳,显微毕露”,立法遣药要注重维护正气,要随守“法有章法,法无定法,法随
    中医37.1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全书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应用。基础理论部分介绍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学、从核酸到基因组、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基本技术部分介绍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印迹杂交技术、DNA芯片技术、核酸的体外扩增、重组DNA技术;基本应用部分介绍疾病和衰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本教材内容全面,体系完整,语言通俗,论述详细
    中医30.2万字
    4.8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