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地点理论的认知构成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地点理论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地点理论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加强地点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第四节 相关研究的界定
第五节 本研究的系统思路和方法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地点理论的概念性认知
第一节 从现象学哲学意涵说起
第二节 地点与“诗意地栖居”
第三节 地点理论出现的基础
第四节 现代空间规划学对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关注
第五节 地点理论的认知构成分析
第六节 代表性的地点理论观透析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地点理论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及流派
第一节 存在主义
第二节 现象学
第三节 存在主义现象学
第四节 地点理论的代表性流派及主要思想
第五节 地点理论研究的趋势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地点理论导向下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构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第二节 从地点理论视角对人地关系科学系统进行解构
第三节 从地点理论视角对人居环境科学体系进行解构
第四节 基于地点理论的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的构建
第五节 小结
第二部分 多维空间的地点观构建
第五章 城市空间地点观的总体构成原理
第一节 城市地点观的价值趋向
第二节 地点的空间性质解读
第三节 地点解构城市空间的模式
第四节 地点理论解构城市空间的活化模式
第五节 地点理论解构城市空间的活化维度
第六节 地点理论应用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实践领域
第七节 地点理论应用城市设计研究的方法维度
第八节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区位景观尊严空间的地点观构成原理
第一节 区位景观价值的历史演变特征
第二节 区位景观理论的内涵与构成
第三节 后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区位景观价值取向
第四节 城市区位文化景观尊严规划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城市生活质量空间的地点观构成原理
第一节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的本质内涵
第二节 地点理论导向下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解构
第三节 地点理论导向下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规划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公正规划的理念构成
第五节 城市公共资源公正配置规划的布局导向
第六节 城市公共空间及交通布局导向
第七节 城市居住空间混合布局
第八节 小结
第八章 城市遗址公园空间的地点观构成原理
第一节 地点理论在休闲游憩旅游中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遗址公园的地点理论观
第三节 结构模型及实证分析
第四节 环境地点性与游客地点感之间的关系机理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城市形象空间的地点观构成原理
第一节 城市形象设计的地点理论观解构分析
第二节 地点感与地点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式
第三节 基于地点理论的城市形象设计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城市文化产业空间的地方化构成原理
第一节 文化产业地方化的背景
第二节 文化产业地方化建构的内涵
第三节 文化产业地方化建构的相关文献分析
第四节 文化产业地方化建构的类型及价值结构
第五节 文化产业的地方化机制
第六节 小结
第十一章 城市体验型商业消费空间的地点观构成原理
第一节 城市体验型商业消费地点的行为文化特性认知
第二节 城市体验型商业消费地点的功能与结构性认知
第三节 城市体验型商业消费空间的地点观建构原理
第四节 城市体验型商业消费空间的地点认同
第五节 体验型商业消费的地点感营造过程
第六节 城市体验型商业消费地点的塑造规律
第七节 小结
第十二章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构成原理
第一节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概念与内涵
第三节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构成体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三部分 多维空间的地点营建实证
第十三章 国内外地点营建的发展历程分析
第一节 国外地点营建历程分析
第二节 国内地点营建历程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十四章 可持续发展的地点营建图景
第一节 地点营建的概念性认知
第二节 地点营建的使命
第三节 地点营建的系统构成
第四节 地点营建的城市图景
第五节 地点感生产的可能性路径
第六节 小结
第十五章 城市空间总体发展的地点营建实证——西安城市个案研究
第一节 地点营建的价值导引
第二节 地点形象建构
第三节 地点功能整合
第四节 地点路径策动
第五节 地点设施配套
第六节 地点服务优化
第七节 地点格局优化
第八节 西安市长安区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地点营建实践
第九节 小结
第十六章 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地点营建实证——西安回民街个案研究
第一节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解析
第二节 西安回民街的地点性分析
第三节 回民街地点性因子分析
第四节 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点营建路径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七章 传统村落空间的地点营建实证——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个案研究
第一节 袁家村概况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中的地方性知识
第三节 建筑空间中的地方性知识
第四节 民俗文化中的地方性知识
第五节 袁家村的地方性知识对地点营建的影响分析
第六节 袁家村地点营建的对策分析
第七节 小结
第十八章 传统古镇意象空间的地点营建实证——陕西省汉阴县漩涡文化旅游古镇个案研究
第一节 古镇地点意象的构成原理
第二节 漩涡古镇地点意象的基本构成元素分析
第三节 漩涡古镇地点意象强化的规划设计策略
第四节 小结
附录一 调研问卷
附录二 新城市(都市)主义宪章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更新时间:2019-09-20 15: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