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价值创造
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公益创业者
王方圆:用“惊蛰”唤醒山区孩子
刘玄奇:我为DSI代言
傅智建:人生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价值
第二章 社会问题应怎样成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起点
跻身公益,“哆啦梦”尝试众筹
推广生态农业,帮扶农户守护自然
创办穷人银行,为穷人点亮“阿拉丁神灯”
第三章 大学生应怎样做好公益创业战略决策
在“绿”上做足文章,将环保进行到底
在线答疑辅导,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关爱留守儿童,为成长插上翅膀
第四章 大学生应怎样做好公益创业团队管理
让老人有陪伴,年轻人有房住
为留守儿童建图书馆
谁说面包与情怀不可兼得?
第五章 大学生应怎样开展公益创业项目管理
回收咖啡渣,开发“咖啡绿植”
让盲人也能用上智能手机
帮中小食品生产商卖货
第六章 大学生应怎样做好公益创业风险识别与规避
“一步一行善”——行善APP筹资模式
社区里的“天堂”,爱书人的“乐岛”
为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帮助,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乐业有道
丛书总序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政策概述
第一节 就业与创业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创业与法律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素质培养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劳动合同法律政策
第一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条款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效力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章 促进就业的法律政策
第一节 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第二节 促进就业的具体政策解读
第三节 促进大学生就业
第四章 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政策
第一节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
第二节 我国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解读
参考文献
瓯江风云
丛书总序
绪言
第一章 瓯江春风:五四时期的温州
一、温州响应五四运动
二、新思想在温州的传播
三、小结
第二章 瓯江日出:“温独支”及其革命活动
一、“温独支”的成立
二、筹建国民党地方党部
三、国民革命运动在温州
四、迎接北伐军入温
五、反革命政变在温州
六、小结
第三章 瓯江烈火:红十三军的英勇战斗
一、浙南党组织的重建
二、永、瑞、平三县联合暴动
三、风起云涌的浙南农民武装暴动
四、红十三军的成立
五、红十三军的主要战斗
六、红十三军的失败及其余部的斗争
七、小结
第四章 瓯江磐石:红军挺进师及浙南游击根据地
一、红军挺进师转战闽浙边
二、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
三、反对国民党“清剿”的斗争
四、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和谈
五、红军挺进师主力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
六、小结
第五章 瓯江烽火:抗日战争时期的温州
一、温州的抗日救亡运动
二、温州三次沦陷及日军暴行
三、温州莲花心攻占战
四、高等院校迁至泰顺办学
五、隐蔽精干斗争
六、抗日游击战争
七、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
八、小结
第六章 瓯江新生:温州的解放
一、温州的爱国民主运动
二、准备游击战争与开展自卫还击
三、中共浙南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
四、中共浙南特委第九次扩大会议
五、中共浙南地委第十次扩大会议
六、温州和平解放
七、小结
第七章 瓯江欢歌:社会主义制度在温州的确立
一、巩固新生政权
二、恢复发展地方经济
三、温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五、小结
引领潮流
丛书总序
导言
第一章 敢为人先:温州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兴起(1978—1992)
第一节 家庭工业的兴起与农村改革的发端
第二节 专业市场的繁荣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股份合作的探索与温州模式的形成
第四节 农民造城的成功与中小城镇的崛起
第五节 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社会法制的变革
第六节 重点工程的兴建与对外开放的初探
第二章 踏浪前行:温州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发展(1992—2002)
第一节 个私经济的发展与二次创业的兴起
第二节 营销网络的构建与企业集团的形成
第三节 社区自治的加强与社会转型的提前
第四节 民间组织的培育与环保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国际市场的参与与外向经济的形成
第三章 勇立潮头:温州改革开放的优化与升级(2002—2012)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活力的提升
第二节 战略的科学规划与城乡的统筹发展
第三节 民主法制的推进与政府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慈善事业的繁荣与社会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环境保护的加强与生态建设的提质
第六节 海外市场的开拓与对外开放的扩大
第四章 砥砺奋进:温州改革开放的提质与突破(2012—2017)
第一节 金融改革的推进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第二节 创新驱动的实施与实体经济的振兴
第三节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行政机制的改革
第四节 新型城镇的建设与城乡改革的推进
第五节 教育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事业的成就
第六节 温商回归的高潮与对外开放的硕果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与天争胜
丛书总序
绪言
第一章 古代社会:“民为贵”与无神论
第二章 近代社会:科学方法与无神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无神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宗教信仰自由与无神论
一、关于基督教和天主教开展的反帝爱国运动
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民主改革工作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进程与无神论
第六章 面向全面小康社会:治国理政与无神论
主要参考书目
阅听社会
丛书总序
第一章 什么是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
二、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三、媒介素养教育
第二章 如何解析媒介
一、了解媒介
二、解析媒介
第三章 媒介化生活
一、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媒介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
三、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
第四章 主动阅听社会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二、做一名善于阅听世界的大学生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
逐梦法治
丛书总序
导言 中国共产党与法治
第一章 动荡之后的秩序渴求(1978—1992)
第一节 立法开启大幕
第二节 推进法律实施
第三节 把法律交给人民
第二章 为市场寻求规则(1993—2002)
第一节 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第二节 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第三节 深入推进法律实施
第三章 法制建设的中国特色(2003—2012)
第一节 中国法治向何处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第三节 法律实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全面建设法治中国(2013—)
第一节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二节 追求实现善治之良法
第三节 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
第四节 加快推进依法执政
后记
更新时间:2020-03-23 14: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