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何意义在线阅读
免费

人生有何意义

胡适

哲学中国哲学14.7万字

更新时间:2016-11-01 16:54:09 最新章节:第33章 不老不朽(11)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最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
品牌:阅文公版
上架时间:2016-03-21 00:00:00
出版社:阅文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阅文公版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傅斯年先生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将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统计并分析,以其来源与演变论述先秦诸子的思想,后推断宋明理学为先秦思想的承继与总结。此书从训诂学、考据学、语言学方法入手以微观字形、字义建构宏观思想史,鲜明地体现了傅氏“哲学乃语言学之副产品”的治学思想和严谨的学术风格。
    傅斯年哲学10.2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法,研究《商君书》的国家建设思想,不仅分析战国中晚期的政治社会语境和思想文化语境,更根据当时的语境来合理地理解国家建设在当时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探讨作为主要政治行动者的“商鞅学派”这些法家是如何“以言行事”的,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政治智慧。
    罗雪飞哲学23.2万字
  • 会员
    经典诠释是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重要基础理论环节。它同时内含历史性认知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文化发展与融合意义上的义理创新以及经世致用意义上的时代思考等三个方向的理论诉求。以上认识构成了本书写作的目的与具体指导原则。本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从中西文化传统之比较和中国文化传统内部架构这两个视角来深入考察当代视域下儒家经典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儒家经典的结集历程和
    华军哲学20.5万字
  • 会员
    《老子学集刊》由老子学研究会、郑州大学老子学院、鹿邑老子学院(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海内外道家、道教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老子学、道家、道教展开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明道立德,法真贵朴。每年出版两辑,每辑设一主题。
    王中江主编哲学22.6万字
  • 会员
    《菜根谭》是明代思想家洪应明所著的一本生活哲学书。全书以“世态无常,唯修心可立命”为核心,将深奥的三教义理转化为通俗的生活指南,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呈现,寓意深刻而实用,堪称一部行世必备的智慧宝典。洪应明通过书中的“菜根”象征着生活中的坚韧与清贫,“菜根谭”则象征着归于自然、宁静的心境。书中的智慧教导我们如何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如何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寻得内心的宁静;如何在顺境中不骄傲,在逆境中不气馁。
    洪应明哲学2.5万字
  • 会员
    《老子》一书,分为“道经”和“德经”。《老子》之“德”的根本特征是“自然”与“无为”。所谓“自然”,乃自本自粮、本自具足、自是其是之意;所谓“无为”,乃不加施为、任其自化、顺其自然之意。学术界对《老子》“道经”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对于“德经”的研究却尚显匮乏。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以《老子》“以道观人”“以道观万物”和“以道统德”的“大道观”为视角,解读《老子》“德经”并参悟其对当下学校教育和道德修养
    于洪波 王康宁哲学21.7万字
  • 会员
    13世纪初,朱子学传播海外,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在韩国和日本,朱子学成为近世东亚文明共同分享的学术传统,东亚文明的共同体现。以朱子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得到东南亚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一种配合经济增长的有利的人文因素。在西传过程中,欧洲传教士对朱子学的解释,为欧洲启蒙思想家和古典哲学的开创提供了一种思想资源。在北美,当代学者以较为熟练的西方现代哲学语言来阐明朱子学,重视对朱子思想的研究,推动现代新儒
    张品端哲学40.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孔子家语》的真伪公案及其思想内容为主要研讨课题,首先梳理《孔子家语》的形成及传衍情况,其次以历史与逻辑、文献学与思想史、传世文献与考古新发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兼重义理与考据,从《孔子家语》与传世文献、新出土文献的对勘中,对《孔子家语》的自然观、道德修养论、社会政治观等思想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研讨,从而确证《孔子家语》是一部渊源有自的儒家古籍,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或有加工润色,但其主体部分仍然没有
    王秀江哲学11.7万字
  • 会员
    泰州学派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泰州学派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编辑出版,所选论文深入挖掘泰州学派思想内涵,分析其源流与特性,集中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泰州学派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的出版,旨在提升泰州学派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更好推动泰州学派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志强 刘霞主编哲学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