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全球通史
更新时间:2019-10-17 17:51:10 最新章节:第21章 结语
书籍简介
由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威尔斯和美国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联合撰写的《全球通史》是享誉全球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世界通史领域的开山大作。自出版以来,在多个国家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一致赞誉。此书中文版由知名翻译家李云哲参考多种资料,历时五年,逐字逐句,精益求精,翻译而成,文字清新隽永,有趣深刻,结构宏大,原汁原味地展现《全球通史》的本来风貌,堪称译著的经典范本。全书从人类的起源和史前文明——旧石器时代的诞生着笔,纵贯数千年,剖析五大洲,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冷战的开启。全书分为二十个章节,以人类的文明尤其是四大文明的演变发展为经线,以世界区域的繁荣、衰落、流变为纬线,纵横捭阖,洋洋洒洒五十万余字,透视全球的文明兴衰和历史进程。读完这本书,你将不仅对世界自古至今的演绎图景了然于胸,也对全球的趋势与未来有着深邃乃至哲学高度的认识和理解。乔治·威尔斯和卡尔顿·海斯都是世界史学界的巨擘,他们所著的《全球通史》有别于其他作者的通史版本,不仅内容更为翔实丰富、涉猎更为深广,文字也更简明通俗,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学识水平的读者,是了解全球历史不可不读之作。
品牌:磨铁数盟
译者:李云哲
上架时间:2017-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从神话时代与《荷马史诗》的吟咏,到文化极度繁盛的古典时期;从雅典的民主之路和斯巴达的军事高峰,到罗马帝国征服下依然延续的灿烂文明;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到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的戏剧、诗歌与哲学;以及伯里克利、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伟大的文明,都属于了不起的古希腊。了解古希腊,就是了解欧洲文明的基石;读懂了古希腊,才能真正抓住欧洲文明的发展脉络。《漫画欧洲史:了不起的古希腊》将复历史1.3万字
- 会员本书由多位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的15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是“夜晚考古学”专题的第三本文集,主要探讨埃及、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北美洲及南美洲等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均围绕着一个独特且浪漫的主题——千百年前,古人如何照亮并体验夜晚?以往的考古研究与历史科普往往只讲述白天的历史,甚少涉及古人与黑夜的互动。入夜的黑暗是印刻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源泉,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黑夜总是代表阴郁、邪恶、混乱历史16.6万字
- 会员文明的掩饰之下,是被遗忘的罪恶。一本书了解政府官员或企业高管如何在桌前杀人,以及数千年以来人类持续面临的道德难题本书作者用20多年的时间,走访世界各地,翻阅查证数以千计的档案文献与证词写出这本书。内容包括荷兰的石油公司谋杀尼日利亚当地土著人士、瑞士苏拉集团如何在“二战”时期为纳粹提供移动毒气室、纳粹万湖会议中的会议备忘录与背后的故事、殖民者如何对澳洲的土著毛利人进行种族灭绝活动等。本书让我们深入了历史32.8万字
- 会员《欧美史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8—2019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第3辑,分专题研究和学术综述两大块,其中专题研究8篇,学术综述12篇。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美洲的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社会文化史等领域,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或总结分析了近两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历史25.7万字
- 会员作为一部文史结合的作品,俄罗斯初期编年史《古史纪年》具有尤为独特的文本构建特征,古罗斯编年史家力图赋予古罗斯民族以源自《圣经》的神圣合法起源,构建古罗斯民族的“神圣之史”,而宗教、民族思想维度的研究亦是对《古史纪年》研究的重要维度。本书力求通过对以上三个维度的解析,研究《古史纪年》编年史文本及其对整个俄罗斯民族思想发展起到的发端性、根源性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历史16.8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国情纵览、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双边关系四篇,分别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政治体制、司法环境、政策导向、资源状况、外国企业、金融市场、经贸关系、华人华侨等方面,附录还给出了该国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各国营商环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的联系方式。历史4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自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建立以来至今的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历史31.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论述的是中英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对象,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在侵略者一方,随着美、日、德等新兴列强在远东的崛起,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华利益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新形势的变化,英国的索尔兹伯里第三届内阁不得不调整其对华政策,由视中国为英国的禁脔转而参与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划分,并开始放弃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