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在线阅读
会员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美)兰道尔·门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科普读物百科知识10.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2 21:58:48 最新章节:致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前NASA员工、超热门科普漫画“xkcd”作家兰德尔·门罗的新作,内容来自他的“WhatIf”科学问答专栏,辅以“xkcd”经典火柴人漫画,轻松幽默地将各学科知识跃然纸上。如果人体内的DNA瞬间消失了会怎样?如果把海水抽干会怎样?如果地球膨胀得像太阳一样大会怎样?牛排从多高的地方掉下来正好烤熟?全人类搬离地球需要几步?这不是中规中矩的《十万个为什么》,而是脑洞大开的科学真相,小时候萌生的异想天开,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最机智幽默的科学答案!
品牌:未读
译者:朱君玺
上架时间:2015-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未读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孕育、发生、发展和演进。从先秦文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247年)开始,到清代文学(1644—1911年)为止,本书用简洁、平白的语言讲述了各个时期中国古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文学特征以及思想潮流,作为通识读本,本书言简意赅,概括到位,既是优秀的通识教育工具,又能满足一般文学爱好者的知识积累。
    刘跃进 马燕鑫科普10.1万字
  • 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它和人类智能有哪些异同?人类可以从人工智能身上学到什么,以及哪些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人工智能和电脑程序有何区别,电脑会逐步进化成人工智能吗?从我们与设备的互动方式,到我们的出行方式,再到整个社会的运转,人工智能可能会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甚至认为,它还会改变人本身。从如何让机器思考、自主学习应用场景,到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我们即将遭遇的技术与伦理挑战,这本书将
    (英)《新科学家》杂志编著科普12.2万字
  • 世上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但只有一个可以被称为“难问题”,那就是意识问题。什么是意识?它是真实的还是幻觉?一团1400克的细胞中藏着哪些秘密?大脑有开关吗?睡觉时还会思考吗?智慧可控吗?动物有意识吗?清醒的大脑和遇到障碍的大脑有什么区别?意识水平是如何衡量的?婴儿有意识吗?为何会有悲伤、喜悦等复杂的感受?意识为什么会丧失?机器可以有意识吗?如何解释催眠、潜意识与幻觉……本书融合哲学、生物学、神经学
    (英)《新科学家》杂志编著科普7.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人工智能发展史为主题,讲述了从最开始的数数发展到现今的DeepSeek大模型,以漫画的形式对人工智能的诞生、发展历程、重要技术等进行剖析,以陪伴型智能机器人“艾芝士”与人类小朋友源源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展开知识讲解。本书共6章。第1章引入陪伴型智能机器人“艾芝士”,它和源源一起观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AI产品,从此开启对AI世界的探索。第2章介绍人工智能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第3章至第6
    杨涛科普2万字
  • 会员
    《图说海洋生物》是一本给青少年和对海洋感兴趣的成人看的海洋地理科普书,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海洋生物的奇妙世界:包括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奇特外观和神秘生活等,为青少年和对海洋充满好奇的成年人打开了通往海洋生物世界的大门。在这本书中,读者将邂逅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海洋生物,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庞大的鲸鱼,从常见的鱼类到珍稀的深海生物。每一个生物都以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仿佛
    一帆编绘科普1.5万字
  • 书中将诺贝尔奖得主奥托·瓦尔堡的生平趣事以及学术贡献娓娓道来,带领我们穿越至那个科学进步与历史动荡并存的时代。诺贝尔奖得主奥托·瓦尔堡是二十世纪重要的生物化学家,也是与爱因斯坦、普朗克齐名的同时代伟大科学家。也是癌症代谢奠基理论“瓦尔堡效应”提出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瓦尔堡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这本书以奥托·瓦尔堡为核心,揭秘了癌症代谢论的百年历史。虽然癌症代谢论似乎被医学和科学界埋没了很久
    (美)萨姆·艾普尔科普21.6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用作野菜的植物5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大量食用的植物、据现代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照片,并对植物的别名、学名、科属、识别特征、分布及生境、营养及药用功效、食用部位及方法、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并在图片上做了说明。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顺序进行编排,首先按照读者对植物的直观感受,即植物的大小、水生或陆生、直
    张凤秋 夏振辉 刘晓峰编著科普13.9万字
  • 会员
    有没有觉得周围出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会如何被新质生产力所影响呢?为什么电动汽车最终会取代燃油汽车,因为它代表着未来的出行方式。那么电动汽车的安全、续航等问题,制造业的从业者们是如何解决的呢?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助手,还是人类的威胁?人工智能到底能做哪些事呢?从过去“养儿防老”到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养老”,这样的老年生活真的会出现吗?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人觉得工作很难找,但现实中为什
    王雷科普7.5万字
  • 我们已经知道进化如何在过去的38亿年里把一个曾经荒芜的星球变得丰富多彩,让它拥有了如今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和微生物。那么是进化催生了生命,还是生命成全了进化?究竟什么样的改变可以被称作进化,而所有的进化是否真的与生存息息相关?自私的基因推动了进化吗?进化本身也在进化吗?这本书探讨了进化的内在运作机制,并考量了由此引出的棘手问题——生命的出现是某种必然,还是一次意外?它是如何开始的?
    (英)《新科学家》杂志编著科普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