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讲什么在线阅读
会员

中华圣贤讲什么

梁启超 胡怀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18.9万字

更新时间:2020-03-13 11:21:19 最新章节:总述其他各说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为概述古代圣贤思想或学说的普及读物,采取总-分-总的叙述方式,由“儒道为中国文化的主体”(赵吉惠)、“孔子及两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梁启超)、老子(梁启超)、“中国先贤学说”(胡怀琛)四部分组成,供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上架时间:2016-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梁启超 胡怀琛
主页
  • 会员
    本书为概述古代圣贤思想或学说的普及读物,由“儒道为中国文化的主体”(赵吉惠)、“孔子及两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梁启超)、老子(梁启超)、“中国先贤学说”(胡怀琛)四部分组成,供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 胡怀琛中国文化18.9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明代前期理学思想渗透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观念、思维模式。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社会转变的一大枢纽,王阳明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心学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命题,肯定并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心学的出现,是明代文学思想由“师古”向“师心”转变的标志。从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批评呈现出重个体、重个性的特征,一批文论家从童心、性灵、情真等视角展开文学批评,体现出迥异于前代的
    马晓虹哲学16.7万字
  • 会员
    泰州学派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泰州学派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编辑出版,所选论文深入挖掘泰州学派思想内涵,分析其源流与特性,集中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泰州学派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的出版,旨在提升泰州学派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更好推动泰州学派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志强 刘霞主编哲学29万字
  • 会员
    作者在尊重先贤时哲和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采取意译的方式,对一些语句重新断句,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新的标注;运用阐释学的原理和方法,把孟子放在中国文化史和孔孟思想史中进行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视域进行多维研究,多角度挖掘孟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多维价值。通过由果溯因,沿波讨源,为中国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薛永武哲学23.7万字
  • 会员
    本书试图用深邃的反思方式触摸那些深奥的精神秘密—精神、灵魂、价值与诗意的秘密—这一秘密在人类有价值的深度体验中比较充分地显现出来。在本书中,信仰、精神、灵魂与诗意本质相同、方向一致,都从某个侧面显露了人类存在的根基。本书独有并具有概括力的相互关联的核心概念是:人的多重之我,神性—精神原型及神性—人对应、感应、顺应与合一的存在结构—这是人的信仰型存在结构,也是人基本的精神性存在结构,也是诗意性存在的
    丁来先哲学26.7万字
  • 会员
    研究中国哲学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客观的、历史的、文本的取向,一种是主观的、现代的、创造的取向。本书无疑属于前者。书中异于前人之解,乃为疏通文本的需要,而非借题发挥的产物。本书作者坚持以经释经、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诠释原则,在广泛研读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前人的诠释分歧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认真辨析,于前人旧说去粗存精,于己立新说详明其故,自成一家之言。
    于述胜哲学22.8万字
  • 会员
    历史上,韩愈以其文学成就彪炳史册。事实上除了文学上的巨大成就,韩愈也是唐代乃至中国儒学发展史上贡献卓著的经学大师。本书主要研究、考订、梳理韩愈对《诗》《书》《礼》《易》《春秋》《孟子》《论语》等经书的理解与运用,分析体会韩愈著作中对上述经书采纳引用时所折射出的经学思想,使其系统全面地展现于世人面前。这对韩愈研究、儒学研究和经学史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周静哲学33.5万字
  • 会员
    “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何为廉”“为何廉”及“何以廉”问题上,儒家思想中有系统的阐释。本书试从多个维度,对儒家廉德思想进行系统研究与学理阐释,认为,儒家廉德思想理论大厦是建构在天人合一,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公私、义利、理欲之辨等基础之上,通过俭、耻、孝等具体伦理德目体现出来,并主要依靠自我修身、道德教化、制度约束和法律惩治等路径实现廉德之养成的,积极借鉴
    任松峰哲学17万字
  • 会员
    《春秋本例》二十卷,全名《西畴居士春秋本例》,北宋崔子方撰。本书大旨认为《春秋》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故曰《本例》。全书凡一十六门,皆以日月时推之,而分著例、变例二则。义例之学秉承《公羊》《谷梁》传统,是《春秋》研究史的一大特色。研《春秋》而讲求义例者四十馀家,崔子方的《春秋本例》便是北宋“春秋学”的一部重要言例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评曰:“说《春秋》者,古来有
    (宋)崔子方著 侯倩点校哲学6.9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正始时期的历史研究和思想研究成果,把思想史、儒道注释史和儒道融合等多个视域结合在一起,将庄子精神引入王弼思想研究中来,通过新的视域去反思既往魏晋玄学的思想界定,理清清谈与清议之间的边界,并解决王弼《老子注》与《周易注》之间的联系与张力问题。通过对王弼思想中庄子思想痕迹的梳理,也可以对比分析出王弼思想与《庄子》文本的异同,阐明王弼在新的时代问题意识下融合老庄思想,回应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所遇
    蒋丽梅哲学15.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是傅斯年先生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将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统计并分析,以其来源与演变论述先秦诸子的思想,后推断宋明理学为先秦思想的承继与总结。此书从训诂学、考据学、语言学方法入手以微观字形、字义建构宏观思想史,鲜明地体现了傅氏“哲学乃语言学之副产品”的治学思想和严谨的学术风格。
    傅斯年中国哲学1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