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
更新时间:2020-08-19 14:59:47 最新章节:四、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价值观引导,构建全民守法的社会
书籍简介
本书在深入领会十八大报告的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公平正义的内涵、法的价值、法的职能和作用等问题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依托于孙国华负责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周元有关“探求正义的法学方法论”的研究),针对新的社会形势、新的工作要求,对当前社会各个领域中主要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和现有的矛盾解决手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根据法的形成和运作规律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讨论如何通过法治手段来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法蕴含着的公平、正义是协调利益矛盾的准则,因此,勇于直面现实中存在的利益矛盾,直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误缺漏,直面当今社会中的各种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努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利益矛盾并竭力从根本上解决利益矛盾、消除各种导致各种不正义现象产生的因素,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是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实现社会主义法治、落实“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本书着力之处。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4-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内在关联,然后从伦理学、法哲学和经济学等理论和现实层面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在对我国能源效率状况及法律规制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成功经验,运用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然”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效率法律规制的原则、思路和模式,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气候法律14.2万字
- 会员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异议之诉(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被称为分配方案异议之诉)是指在民事执行参与分配程序中,分配方案所载明的债权人或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记载的相关债权人的债权或分配金额表示异议,在异议对象提出反对意见后,以异议对象为被告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分配方案中的异议部分重新进行判定的一项诉讼制度。法律10.9万字
- 会员本书就衍生作品(二次创作作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同人文字作品和同人演绎视频作品)在中国著作权法体系中的承认与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在导论和第一篇第一章对概念进行厘定后,于第一篇第二章对衍生作品在著作权法中的不确定性做了分析。将不确定性归因于“立法”上宗旨模糊、权利范围限制与司法标准的多元性,并认为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著作权本质问题”的争议与“文化产业/作者/读者等利益主体的冲突”。第二篇着重分法律27.6万字
- 会员进入智能时代,在人机交互条件下,国家如何治理,法治如何运行,政制如何演变,法律如何回应,这个课题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是未来的也是现实的。本书通过对治理悖论、协同进化、智慧国家、由法治国、自主政制、算法行政、数字经济等问题的探讨,力图回应上述问题,并为开创人工智能法学提供理论基础,为智能时代的国家治理提供前瞻性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评测体系。法律10.6万字
- 会员尽管国际组织的数量和活动自20世纪以来呈指数增长,但没有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关于国际组织的法律概念。通过研究国际组织所发展出的法律制度的性质,本书探讨了这一主题。本书首次全面研究了国际组织法律体系通常所依据的四种概念:功能主义、宪章主义、非正式主义和特殊主义,提出了一种将国际组织定义为“双重实体”的理论。“双重法律性质”概念描述了国际组织如何创建源自国际法的特殊法律体系。这影响着国际组织制定的法律法律1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