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讲堂学术经典:嵇文甫讲晚明思想史在线阅读
会员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嵇文甫讲晚明思想史

嵇文甫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9.6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21 15:54:12 最新章节:第10章 附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关于“战国子家”和《史记》的珍贵讲义资料,前者概括了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点,后者则开创了现代《史记》研究的先河,两部分内容都是傅斯年巅峰时期的精华之作,至今仍为学界所推崇。对涉及的相关历史篇目做了辑录,在附录部分还精心编撰了傅斯年年谱,具有很强的收藏性和阅读性。
上架时间:2019-07-01 00:00:00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嵇文甫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在尽可能全面掌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唐宋学术思想转型领域内前人关注较少或研究不足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中唐啖助、赵匡和陆淳的《春秋》学著作考辨及其《春秋》学转型意义,初唐道教重玄学与程朱理学的思想关联,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道教“洞天福地”的关系,“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以及开新学风的士建中、刘敞等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唐宋
    葛焕礼文学26.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敏锐的学术眼光捕捉到常为爱伦坡小说研究者忽略的语义逻辑问题,在确定了坡的小说逻辑诗学这一基本框架之后,分别围绕“文学与控制论”“视差与表层阅读”“文类能量与进化”“语言游戏与语义增殖”“新媒介与秘密写作”“文学与仪式”以及“双重束缚与替身结构”等七个层面对坡的小说加以重新阐释,凸显其寓意赖以发生的逻辑机制。
    于雷文学23.6万字
  • 会员
    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引发了乡村的巨大震荡,乡村变革随即面临一系列难题,而中国的脊梁人物——乡村建设的先贤梁漱溟、费孝通和卢作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自觉地投身这一历史巨变的过程。他们带着“中国向何处去”的总论题,积极地探索中国乡村的出路。在这一脉络中,赵树理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位置。本书要讨论的是,虽然赵树理的声名主要来自他的文学成就,但作为中国乡村问题持久的关注者、参与者,其同样具
    高明文学13.1万字
  • 会员
    本书采取知人论世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九位当代小说家近年来的重要作品,同时对其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做了定位性分析。附录部分是对作家与读者、作家与批评家、作家与文学史等关系的敞开式评点,是一种朋友之间闲谈的叙述风格。
    程光炜文学20.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粵东地区的小说和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既有对区域性现象的整体论述,又有对陈继平、林渊液、陈崇正、林培源、吴纯、陈润庭等小说家和游子衿、黄昏、阮雪芳、陆燕姜、辛倩儿等诗人的个案分析。微观见证近年粤东叙事和抒情两个领域的精神潮汐。
    陈培浩文学22.9万字
  • 会员
    美国的南方文学因20世纪上叶的“南方文艺复兴”以福克纳为代表的的几代南方作家突出的文学成就而享誉美国乃至世界文坛,是国内外学术界一个研究重点。本书选取统摄着后南方文学的主题表达、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的消费、历史、地域、性别、阶级五个核心概念板块对这些文本进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这些致力于表现“文化震荡”的小说的创作主旋律,全面、客观评价其本身及其之于南方、南方文学的意义至关重要,可望实现后南
    李杨文学27.2万字
  • 会员
    “二战”前夕,在德奥犹太难民无处避难的情况下,中国向他们伸出援手。在流亡中国期间,犹太流亡者真正接触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打破了原有的刻板印象,产生了新的更真切的认识。他们在上海及中国其他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文学创作、创办刊物、演出戏剧,不仅团结了在华犹太流亡者,帮助其融入中国社会,而且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本书搜集翻译了犹太流亡报刊(如《上海犹太纪事报》《八点钟晚报》《犹太信息报》
    綦甲福 徐冠群主编文学10.2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对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涵进行阐释,侧重于对作者身份焦虑说包含的性别维度进行描摹,试图完成对已有学说的二次阐释和发展。接着探讨了基于性别身份的作者身份焦虑的空间性,并对这种空间性的成因做了分析。重点论述了基于女性性别身份的作者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具体包括现实文化空间的女性焦虑表现,思想空间的女性焦虑表现,文学空间的女性焦虑表现。
    沈潇文学21.3万字
  • 会员
    本著研究文艺鉴赏活动发生与发展、鉴赏主体的期待视野、鉴赏客体的审美特征、鉴赏过程的审美描述和上品文艺鉴赏的实现,系本领域十分罕见的系统研究专著。适合海内外广大文艺爱好者阅读;该作者还被业内诸多学者视为文艺鉴赏学研究第一人。
    魏饴文学2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