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开发技术在线阅读
会员

Android开发技术

许超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电子通信4.6万字

更新时间:2020-08-28 12:46:01 最新章节:参 考 文 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Android开发技术》主要介绍了Android入门基础知识、Android开发环境、Android开发准备、Android基本组件、Inent和Broadcast、Android的数据存储操作以及Service应用,最后通过《贪啵虎》游戏案例,综合介绍了Android技术的应用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开发源代码。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将全面、系统地掌握Android平台相关开发技术,同时还将深入了解这些技术如何具体应用到企业开发实践中去。《Android开发技术》可供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等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许超主编
主页
  • 会员
    《Android开发项目实战教程》以Android市场发布过的多款app作为教学案例,详细剖析每个app从产品设计、需求设计到技术实现的过程,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各类Androidapp的开发难点和要点。本书首先介绍了Android项目开发基础知识,然后通过《贪啵虎》、《掌中物业》和《找车位》3个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任务,综合介绍了Android技术的应用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开发源代码。读者通过《Andro
    许超主编电子通信2.4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深度融合是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本书回顾移动通信网络、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揭示移动通信与计算技术融合一体的行业趋势;然后分析通算一体典型的应用场景、技术驱动力和商业驱动力;随后聚焦于通算一体的关键技术,从通算一体的核心要素和面临的技术挑战出发,分析通算一体网络的发展特征,提出通算一体网络系统框架,介绍通算一体在基础设施层、网络功能层
    黄宇红 李男 李晓彤 唐雪 孙奇编著工业26.7万字
  • 会员
    本书包含5G系统架构的认知、5G承载网设备安装、5G承载网中的以太网技术、5G承载网中的IP路由技术、5G承载网测试与验收、5G承载网络维护等内容。本书以“项目—任务”的形式组织基础理论和操作实训的知识点,使读者既能了解5G的基本概念,又能掌握5G承载网的基本原理、设备安装和开通、业务测试与验收、网络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本书可用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的5G承载网运维职业技能的教
    徐爱波 金从元 何琼主编工业7.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5G无线网络优化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侧重于介绍5G无线网络优化实施中遇到的常见知识点和无线网络问题优化方法,涵盖了基本理论基础、信令流程、专网规划、参数规划、性能分析等内容。本书首先回顾了5G网络结构、频谱划分、物理信道、帧结构、组网方式等内容,使读者对5G的基本原理有进一步了解。然后,本书通过对信令流程的介绍,使读者对移动台和网络的寻呼过程、业务建立过程、切换过程、VoNR等信令过程有一个
    张守国 葛海平 吴 松 陈 君 王建斌 李曙海 沈保华等编著工业13.4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所在研究团队于2018年提出了以“人—机—物—灵”融合为特征的6G愿景,并设计了6G演进的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世界架构,引起了信息通信业界的关注。本书基于这个理念,提出了6G的需求及其愿景,首先给出了6G的总体设计思路,阐述了6G引入的“灵”的概念以及“灵”给信息通信带来的挑战,并通过对6G业务愿景、网络愿景、能力愿景以及演进特性的展望,希望为读者描绘一个全景式的6G愿景;然后阐述了能够
    张平 李文璟 牛凯 乔秀全 喻鹏 丰雷工业18.5万字
  • 会员
    在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中,eMBB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和mMTC、URLLC等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主要驱动力,在设备连接数、频谱效率、时延和可靠性等方面对未来无线通信网络提出了巨大挑战。NOMA技术能够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为更多设备提供连接,提升系统频谱效率、降低传输时延,成为支撑无线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本书从低时延通信场景特性和NOMA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分类、发端图样以及先进接收机设计等
    曾捷 肖驰洋工业9.3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5G通信系统定位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介绍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发展概述,第2章介绍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基础,第3章介绍5G位置服务架构和信令过程,第4~6章分别介绍5G下行定位技术、5G上行定位技术和5G上下行联合定位技术,第7章介绍5G蜂窝网络和非蜂窝网络的融合定位技术,第8章介绍5GNR载波相位定位技术,第9章介绍5G定位标准的进展和趋势展望。本书适合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及其
    孙韶辉 任斌 达人 范绍帅等编著工业13.8万字
  • 会员
    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驱动着移动终端天线技术的持续创新。本书详细介绍移动终端天线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和物理形态实现,内容从5G移动终端单天线到双天线和多天线,从单频段到双频段和多频段,从固定单波束到可变多波束,均有涉猎。本书在宽频段小型化天线、Sub-6GHz天线、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方面给出众多的设计实例,可为5G移动终端天线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师
    邓长江 冯正和工业9.5万字
  • 会员
    本书包含5G系统架构的认知、5G承载网设备安装、5G承载网中的以太网技术、5G承载网中的IP路由技术、5G承载网中的隧道技术、5G承载网中的VPN技术、5G承载网测试与验收、5G承载网维护、5G承载网故障处理和5G承载网中的同步技术等内容。本书以“项目—任务”的方式组织基础理论和操作实训的知识点,使读者既能了解5G的基本概念,又能掌握5G承载技术原理、设备安装和开通、业务测试与验收、网络日常维护、
    徐爱波 金从元 何琼主编工业15.2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针对现有光纤传感系统中传感距离与空间分辨率相矛盾这一关键问题,作者在新型光纤传感技术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新型光纤传感技术使用到的混沌激光的产生与控制、光子集成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以及面向光纤传感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介绍了采用混沌技术的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特性,无序信号用于布里渊分布式传感时系统性能的优化,同时介绍了混沌微波光子传感及分布式光纤拉曼传感及相关应用。
    张明江 张建忠 乔丽君 王涛工业20.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ThisbookisaimedatITprofessionalswhowanttodeveloporenhancetheirpacketanalysisskills.Basicfamiliaritywithcommonnetworkandapplicationservicestermsandtechnologiesisassumed;ho
    James H. Baxter电子通信4.4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阐述了电子侦察信号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雷达信号分选、无源测向、辐射源定位、脉内调制识别与波形估计、雷达辐射源型号识别和雷达辐射源指纹识别等内容,重点是围绕电子侦察系统从获取原始数据到生成电子情报的实际过程,总结提炼了具有较好工程实用性的信号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本书读者主要面向从事电子侦察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电子侦察工作的部队人
    柳征等电子通信13.5万字
  • 会员
    电路设计,尤其是现代高速电路系统的设计,是一个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的工作,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也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本书的目的是要使电子系统设计工程师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高速电路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跟上行业发展要求。因此,本书由简到难、由理论到实践,以设计和仿真实例向读者讲解了信号/电源完整性的相关现象,如何使用EDA工具进行高速电路系统设计,以及利用仿真分析对设计进行指导和验证。此书的所有实例
    邵鹏编著电子通信20.9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一线工程师和大学EDA教师联合编写,介绍使用Orcad+Pads进行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及实战技巧。内容采用“真实产品为载体”、“项目实际流程为导向”的方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讲解电子流程化设计的思路。让读者学完就能用,学完就能有上岗竞争力。本书内容版本新、实例丰富,力求给各阶段的读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电子设计干货。
    龙学飞等编著电子通信7.7万字
  • 会员
    电力物联网将构建互利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5G等先进技术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将是大势所趋。本书从物联网的角度,梳理了电力物联网的发展情况及业务需求,介绍了电力物联网的架构及关键技术;其次从5G的角度,在5G技术及网络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了5G对电力物联网业务的适配度,并系统地介绍了5G网络规划的方法及流程;提出了基于电力物联网的5G核心网及端到端解决方案、5G无线网及网络共享解决方案和5G网络安
    彭雄根等编著电子通信13.4万字
  • 会员
    本书定位于面向光通信系统应用的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是一本系统阐述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与工程实际应用的书籍。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SDH光传输网技术、WDM光网络技术、MSTP技术、ASON互连技术、APON接入网技术、EPON接入网技术、GPON接入网技术、WDM-PON接入网技术等方面的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第10章还专门介绍了长途骨干光网络中一系列诸如光波长稳定技术、光滤波技术、光放大
    袁建国 叶文伟编著电子通信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