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论在线阅读
会员

咽喉论

(清)逯南轩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1万字

更新时间:2020-01-10 11:25:41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咽喉论》为清代医家逯南轩所辑,刊刻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全书一卷,内容简短精要,首先指出咽喉疾病的病因,虽多为肺胃积热,火证居多,然亦有虚火证。又载锁喉风、单双乳蛾、喉痈等验案八则,阐述常见咽喉疾病的病机、诊断、治疗和预后,尤对预后差的咽喉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论述。书中还介绍药物玉丹的制作方法,记载简便效验的外用方四首,内服方二首。此次校注整理,以道光二十七年(1847)恒益堂刻本为底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叶圭礼刻本为主校本,光绪八年(1882)状元第庄刻本为参校本。
译者:杜鹃校注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逯南轩
主页

最新上架

  •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格致余论》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名医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历史上,其书对繁荣学术,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据元刻本整理。全书1卷,医论42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为病“的医理,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主张运用滋阴降火及理气、祛痰、行瘀诸法,从本求治。论中
    (元)朱震亨撰 施仁潮整理医学3.8万字
  •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在儿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次整理以清代起秀堂本为底本,全书三卷,上卷脉证治法,论及小儿生理、病理,列举常见小儿病证80余条;中卷记载危重疑难病案23个;下卷诸方,介绍了钱乙经验方122首。书
    (宋)钱乙著 (宋)阎孝忠编集 郭君双整理医学5.1万字
  •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运用整体观念的理念、辨证施护的方法、传统的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的一门学科。由于中医护理在理论及方法上的独特优势,护理效果突出而肯定,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能不断提高中医护
    蒋运兰 王芳主编医学23.9万字
  • 龙祖宏教授从医六十余年,精研中医经典,厚古不薄今,长期潜心于脾胃病的研究,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龙老临床辨证准确,用药精练,诊病识证、立法开方均有独特之处。本书从医家事略、学术思想、理论探幽、方药辨析、临证辨治撷英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龙祖宏教授学术思想的丰富内涵,可为中医药防治脾胃病提供临证用药思路,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该书以新的视角,阐述龙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实用性强,适合广大中
    王华宁主编医学21.1万字
  • 本书以患者开始接受放化疗治疗为时间轴,从化疗阶段、急性放射放映阶段、慢性放射放映阶段、放疗后,分别列举各阶段患者可能出现的具体身体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该阶段患者及护理人员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加以提醒,并从中医角度给出康复及调理的具体功法及调理方指导。
    彭桂原主编医学15.3万字
  • 意象思维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本书包括医理篇、治法篇、方剂篇、中药篇、四季篇、医家篇,全书从临床实际病例出发,运用中医意象思维,将常见病症如鼻炎、感冒、咳嗽、牙痛、花粉热、失眠、便秘等顽固性病症分门别类,以形象的联系,一一解说和剖析,使读者迅速了解病症,并体会用意象思维诊治疾病的过程;同时选取了部分古今医家的典型临床验案,均为运用意象思维的临床医案。本书内容丰富、翔实,
    范圣华 王云涛 谌海燕医学19.9万字
  • 本书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在总结自己40余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以祖传秘方编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论证、治法、医方、杂证、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其中介绍常见外科病证治法65种,常用外科效方75首,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200余味药物的性能及炮制,医案15则。作者以治疗外科疮疡而擅长,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治疗上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临床治
    (清)王维德撰 胡晓峰整理医学4.7万字
  • 本书以《黄帝内经》运气理论为核心,对运气的主要理论作了深入地阐述,是一部弘扬中医传统尖端理论的珍贵文献,学术价值甚高。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五运六气思想再解读;第二章为五运六气理论再研究;第三章为五运六气与温疫再解析;第四章为五运六气与古代医家医学思想再探析;第五章为五运六气与明清时期温疫防治再挖掘;第六章为基于五运六气的地域气候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本书适用于中医理论工作者,中医院校研究生,中医爱好
    苏颖医学16万字
  •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该书收集了19世纪60年代以前温病学有关著作,是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
    (清)王孟英编著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医学1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