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回族经济史
更新时间:2020-05-19 17:13:3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回族经济史》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丛书”(已出版两部)系列中的一本,论述了自唐宋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回族经济发展的全程,重点关注回族人口迁移、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经济制度及与其他民族之间经济关系的变迁,揭示回族经济史的特点。回族经济史共分为四篇。第一篇为唐宋元明时期回族经济史,包括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客”的贸易,元代回回人经济体的形成,明代散居对回族经济的影响。第二篇为清代至民国回族经济史,包括清代回族经济的繁荣,晚晴至民国时期帝国主义、回族军阀和官僚资本统治下的回族经济,清代至民国时期回族的伊斯兰经济。第三篇新中国回族经济史,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回族经济,回族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回族经济。第四篇为回族经济史的特点,包括“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促成了回族经济的多样性,农业在回族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伊斯兰教对回族经济活动的深刻影响,回族商业活动的历史延续性。回族经济史研究表明,“大分散、小聚居”使回族经济呈现出多样性。但农业则为回族经济民族性得以保持奠定了基础;伊斯兰教为回族经济民族性提供了强劲的文化内核;商业是回族共同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回族经济的四个特点,而后三个特点维系的回族经济的民族性,与“大分散、小聚居”造成的回族经济的多样性,既对立又统一。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1-23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思远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一带一路”环球行动报告系列图书的第四部,是迄今为止关于“一带一路”最为详尽的行动报告,为所有“一带一路”上的探索者提供了一个几乎无所不知的导向。本书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部署、政策、行动、项目、平台以及相关会议、论坛、展览、主题活动等。经济24万字
- 会员本书从贵州题材影视剧这一角度来研究贵州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从“他塑”走向“自塑”,是贵州形象塑造的发展逻辑。国族认同和现代性思想是贵州题材影视剧建构贵州形象的思想内核。提升贵州形象的影响力,必须提升贵州题材影视剧的传播力。整合各种资源,完善影视产业链,以类型化推进产业化,坚持内涵式发展,打造精品力作,提高贵州题材影视剧的市场竞争力,方为治本之策。经济34.7万字
- 会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频繁力挺民营企业,同时也提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本书在梳理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对内蒙古民营企业的经济14.3万字
- 会员在本书里,我们带着鲜明的问题导向研究西咸新区的营造逻辑。从河流治理、海绵城市、都市农业、优美小镇的具体发展举措,到“大开大合”的模式,本书的观察视角和研究维度在全景和特写之间来回切换,希望能给相关决策者提供切实有益的启示。经济15.1万字
- 会员全书共分为四篇,国内篇主要介绍“一带一路”倡议的由来、典型省份的实践效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对中国区域发展再平衡的重要意义;北京篇主要探讨北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实现自我发展、如何引领国内区域发展,以及如何对接国内外两大市场;国际篇,从全球视角讨论“一带一路”建设,梳理了国际分工理论中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提出“一带一路”平台下的全球价值链良性重构路径及中国方案;专题篇主要展示研究经济26.2万字
- 会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本书作者经过细致调研,考察、研究,对江西抚州如何在文化品牌引领下跨入新发展阶段,运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给出了研究报告。本书分为“思路篇”“对策篇”“案例篇”三大部分,共十章,较为全面地论证了抚州发展的创新思路、资源优势、品牌打造和全球传播。本书提出抚州在“一心”“一轴”“一廊”“两翼”“四区”“六集群”基础上实施“以戏为媒,以文化经济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