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在线阅读
会员

读心

(瑞典)亨利克·费克萨斯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10.4万字

更新时间:2020-05-15 15:07:09 最新章节:后记 你就是读心专家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你想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吗?你想加强自己的沟通力和影响力吗?以及,你想读懂别人的心吗?那么,什么是“读心”?读心不是预设别人可以读懂自己的全部心思,比如,“他根本不在乎我,否则就会懂我的意思”;也不是把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比如,“糟了,她现在非常恨我”。以上情况都属于“奥赛罗的错误”,只是愚蠢的瞎猜。瑞典知名的沟通专家亨利克·费克萨斯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我们在人际沟通中大多是以非言语的方式进行的。而且,当我们思考时,身体必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反应,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也会影响到这些生理反应。因此,只要你能够深入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就能发现你之前无法察觉的各种行为细节。读心就是让我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身体反应和面部变化,来了解对方的心理反应过程。在沟通中,通过关注并正确诠释对方无意中表现出的非言语信号,同时关注并引导自己的无意识沟通,正确运用非言语沟通,这样就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让他们拥有和自己一致的方向及目标。可见,掌握读心技巧,能够帮助你提升洞察力与沟通力,拥有更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一起开启读心之旅吧!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吴书榆
上架时间:2020-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瑞典)亨利克·费克萨斯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3期,以大数据与社会科学研究为题,或从大数据的角度,或利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社会学问题进行新方法、新形式的展现。内容涉及计算社会科学的机遇和挑战、民粹主义在欧美的发展动态及其社会基础、司法大数据视角下的涉性犯罪研究、社会公平观的研究等。
    刘欣主编社科12.7万字
  • 会员
    面对不利的现实条件(客户相对分散且不确定在场)和快递公司正式制度的双重约束,快递员在日常收派快件的过程中,通过与各类客户发展熟人关系,适当软化了快递服务合同,这被称为服务合同约束软化。服务合同约束软化既能提高快件收派的时效性,又能化解客户投诉带来的快件收派风险,在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结构不稳定和多元化约束机制的条件下极易发生,是我们了解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析视角。
    张杨波社科18.4万字
  • 本书深入探讨了西方尤其是英语文化圈的世界观变迁,借助人类学、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视角,分析了不同文明的思维体系如何映射其权力结构、社会结构和历史脉络,并随着技术和权力关系的演变而悄然改变。书中特别关注了西方对中国态度的变迁,同时讨论了时间与空间概念的文化差异和历史演进,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通过比较研究,本书挑战了我们对时间、进步和历史的传统认知,引领读者深入探索人类文明的深层结构,
    (英)艾伦·麦克法兰社科15.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北京市民的户籍人口、家庭收入、妇女就业、居住与出行、家庭关系、家庭娱乐等方面关注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民社会生活方式,着重梳理并凸显其中的演变轨迹,再现在新思想、新精神的指导和影响下北京市民的生活状况。从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出政治、文化与家庭的关联与互动,也可了解政治变迁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对于研究及解决当今家庭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姜虹社科18.8万字
  • 会员
    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实践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因此也应该是他们所创造的实践知识的书写者。本书呈现了一批多年来扎根于农村/牧区的实践者书写的推动了乡土变革的实践知识,为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本书也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更值得学习和传承。
    杨静编著社科20.8万字
  • 会员
    如何将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实践课上成一门“硬课”,武汉大学社会学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自2018年开始,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老师带队,博士、硕士、本科生组成调查小组于暑假深入乡村做调查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课,具体调研方式为白天进行集体访谈,晚上进行集体讨论。在调查和讨论的基础上本科生撰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此书即为优秀调研报告的汇集,包括乡村素描篇、家庭社会篇、村庄治理篇、农业治理篇
    贺雪峰主编社科18.7万字
  • 会员
    获得感是民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其需求满足过程和结果的主观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经验的综合反应,其心理内涵应能充分体现民众心理的共识性表征。本书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借鉴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范式,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建构和实证探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感的内涵及其结构进行解读,建构测量指标,编制测量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阶层与流动等因素对民众获得感的影响。
    谭旭运社科12.1万字
  • 会员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2期,其中专题研究部分基于上海社会研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针对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社区老龄化、社区意识、城市地区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以及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译介部分则介绍了目前社会学对城市社区研究的相关理解,或者是提出了一种针对社区问题的网络分析方
    刘欣主编社科14万字
  • 会员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往往聚焦于引致贫困和剥夺的结构性因素,却忽略了个体的能动性。事实上,贫困老人进入老年阶段就是抗逆力的证明。贫困老人的抗逆力是老人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缓冲逆境衍生的压力,以达致个体在心理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和均衡的过程。本书在抗逆力的理论框架下使“个人”与“结构”有机结合,不仅将个人、家庭和社区纳入贫困老人的抗逆过程,而且将相关社会政策作为该抗逆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陈岩燕社科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