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人·现代·传统:近30年人文试点及其文学投影
更新时间:2020-09-22 14:15:2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对近30年来中国人文学科研究整体格局的把握与内在逻辑的梳理,诉诸具体现象与个案的分析,内容涉及人、现代、传统、文学、鲁迅等议题,试图通过在整合背景下对具体对象的深入剖析,呈现近30年人文景观的宏观格局与微观肌理。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3-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要研究上古礼制遗存与早期文论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三代考古出土的实物遗存与传世之审美形态互相对比,获得两者在感性上的关联性;第二部分从符号构成角度切入古礼表意机制,探寻仪式表意体系的独特之处,并与早期文论的言语表意系统相比较;第三部分考察在古文论母题生成的过程中上古礼制所发挥的重要促进作用;第四部分研究上古礼制与文体发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系统地研究了上古礼制在早期文论形成文学16.7万字
- 会员本专著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辩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文学27.5万字
- 会员《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1895-1945)》主要进行了三个层面的研究工作:第一个层面上理清了1895-1945年间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思潮流脉,探析了民族主义思潮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重写了一部清晰、系统、完整的“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史”;第二个层面上从宏观的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思潮流变入手,上溯到具有民族主义性质的曾国藩“卫道变器”说和康有为“托古改制”论,而重点则对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的民文学42.5万字
- 会员俄罗斯文学是该国思想文化的载体。本书研究了“布克奖”“巨著奖”得主弗·马卡宁、维克·佩列文、塔·托尔斯泰娅、尤·波利亚科夫等作家代表作中由“新多余人”、沉沦者、“地下人”和传统守望者构成的“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图谱,以及“现代知识分子”之信仰异变、反乌托邦思想、虚无主义思想和后现代思维。本书透过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问题,阐释了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对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俄罗斯人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和俄罗斯社会文化文学22万字
- 会员作为一个喧嚣的文本,庞德《诗章》的文学价值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在于它熔个人主观的人生感悟、体验、冥想与人类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等客观存在为一炉,借助宏伟奇特的结构和丰富庞杂的内容,形成“一道玉石与泥沙俱下的飞瀑”,从而在现代美国诗歌史上蔚为奇观。借助文本理论和互文性视角,会发现《诗章》不只是诗歌艺术文本,它还是人类文化文本、社会历史文本、政治经济学文本和道德哲学文本。当然,《诗章》在本质上是一文学19.9万字
- 会员元代少数民族作家人数众多,主要涉及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回回族、畏兀儿等少数民族,其汉文诗歌数量非常多,但到目前为止,其中许多作家及其作品尚未得到进一步的考证和整理,这些诗歌的资料有待系统化和完善化。本书对元代少数民族的汉文诗歌用韵进行研究,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所有相关诗人以及诗歌资料。因此对元代少数民族诗文的珍善本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将有助于对元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学和文化加以文学1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