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在线阅读
会员

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

宋贝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心理学心理百科10.6万字

更新时间:2021-01-15 19:29:55 最新章节:附件B 关键事件个人访谈纲要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从心理学和知识管理学视角,总结和概述了个人隐性知识的获得、创造、显性化、传递、转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已有关于个人隐性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领域,并且集中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或团队之间个人已知但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的传递、转移、分享和管理上,很少有学者对个人已知但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的来源进行研究。鉴于此,本书从个体层面对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过程展开研究,探讨个人从自己拥有某一隐性知识但不知道自己拥有,到个人拥有且知道自己拥有的这一过程,并通过心理追踪展现隐性知识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形成的,以期为心理学中的无意识领域及教育心理学中的隐性学习、隐性记忆、内隐学习、创新思维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为知识管理领域隐性知识的发生、发展及隐性知识的运用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宋贝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梦中迷人奇异的意象从何而来?梦仅仅是大脑随机活动的反映,还是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和功能?人类对“梦的起源和意义”的好奇,与人类的存在历史一样古老。在本书中,两位世界知名的睡眠和梦境研究者将带领我们回顾人类为解读梦而做出的努力,进而和我们分享关于梦的新知,从认知科学和脑科学角度揭开梦的神秘面纱。根据脑科学前沿研究,他们提出了关于梦的全新模型——NEXTUP,意为“对可能性理解的网络式
    (加)安东尼奥·扎德拉 (美)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心理16.4万字
  • 会员
    选择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密集恐惧症、恐高症、社交恐惧症、异性恐惧症……从怕高到怕黑,从怕人群到怕视线。本书直指人内心深处的欲求,为在恐惧中挣扎的芸芸众生,明了洞察自我、解放心灵的一种可能。单纯用意志力来逃离、抵抗恐惧无助于解决问题,唯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恐惧的根源,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
    李少聪心理14万字
  • 会员
    所有的“鸡同鸭讲”、“阴阳怪气”、“借题发挥”,其实都是我们在玩的各种“游戏”。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人的内心有三种“自我状态”,一旦人们展现出特定的“自我状态”时,人们便始了“游戏”,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怄气”般的对话,并随之产生一系列恶果。《人间游戏》指出,只有看透游戏的规则,重新摆正自己与对方的“自我状态”,沟通才能顺利,人际关系才能和谐。
    (美)埃里克·伯恩心理10.3万字
  • 会员
    本书阐释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以及共情力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生活中,如何利用共情获得富有质量的人际关系,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听者,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
    张笑恒心理10.5万字
  • 会员
    行动力是戒掉拖延最重要的一点,升级认知,会让你重获行动力。不要在权衡利弊和彷徨犹豫中消磨自己的行动力,想做就马上去做,犹豫就会产生拖延。建立有效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是提升行动力行之有效的方案,只要你拥有很强的行动力,那么拖延也就会无处藏身。本书从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入手,并给予深度剖析,帮你找出拖延产生的病根,并对症下药,给出解决方案,是拖延症患者的贴身“帮手”。
    李少聪心理13.1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以生活中的梦境为例,并结合梦者的生活背景,来分析梦境中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揭示那些埋藏在我们心底的秘密。对梦者和读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都有启发意义。作者特别强调解梦时与生活背景的结合,强调梦者要感觉自己的内心,不主张一一对应式的刻板地解读。所以他常说:“最好的解梦者,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武志红心理14.6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有料、有故事、有历史厚重感的心理学故事书。本书采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从心理学的起源说起,依次向大家介绍心理学的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完型、认知等七大流派,以及多位不可忽视的无门派研究者(包括许多中国的心理学泰斗),让你了解各个学派的起源与特,以及心理学家们的江湖轶事和八卦秘闻。充满乐趣的知识解读法,让你更心地学习心理学,通你心理学的任督二脉。
    朱广思心理16.2万字
  • 会员
    为什么我对伴侣挺好的,我们的关系还是很糟糕?为什么我对朋友挺好的,却没有知心的朋友?为什么我对员工挺好的,他们却还是要离职?为什么我在公司里,大家需要帮忙的事情都找我,但是好事却从来没人想着我?……本书以“高情绪价值”为主题,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告诉你:如何传递高价值的情绪,说出让人爱听的话;如何应对负面情绪,说出让人舒服的话;如何回应积极情绪,说出共情的话;如何读懂他人情绪,不“各说各话”;
    吴郁楠心理7.5万字
  • 会员
    压力往往被视为一种消极因素,哈佛大学压力研究专家阿迪提·内鲁卡博士却认为这是一种普遍误解,亟须消除。在她看来,适量的压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许多需求,推动我们前进。但当它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协调时,就会出现问题,引发倦怠、疲劳、睡眠障碍等许多身体反应。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被重置回健康的水平,从而让压力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损害我们。为帮助陷入压力困境里的人们,内鲁卡博士结合20多年的临床经验
    (美)阿迪提·内鲁卡心理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