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别睡,这里有蛇
更新时间:2021-04-22 15:29:18 最新章节:致谢
书籍简介
1977年,丹尼尔·埃弗里特携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来到亚马孙丛林中皮拉罕人的部落,他想要传教,改变皮拉罕人的宗教信仰。但他发现皮拉罕语违背了所有现存的语言理论,并反映出一种远离当代认识的生活方式。例如皮拉罕人没有记数系统,没有统一的颜色的称谓,没有战争和个人财产的概念,没有过去与未来,完全活在当下。埃弗里特开始痴迷于他们的语言、文化,并沉溺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他最终失去了传教的信念。这本书是埃弗里特30多年客旅丛林的生活记录。在这30多年里,埃弗里特的妻儿差一点因疟疾病死他乡,埃弗里特也曾因触犯皮拉罕人的自由而被群起攻之,但更多的,埃弗里特分享了他与皮拉罕人共处时的种种幸福的点滴,打鱼、捕猎、修房子、教他们算数和制造独木舟……埃弗里特以放弃现代文明生活的代价换来书中与皮拉罕人一起生活的奇闻轶事。同时,这本书也是对现代语言和文化的质疑和探索。皮拉罕人让埃弗里特反思现代文明,并试图让我们思考,除了我们理解的生活方式外,人生还会有怎样的可能。
品牌:中资海派
译者:潘丽君
上架时间:2019-02-01 00:00:0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资海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丹尼尔·埃弗里特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从“人的城镇化”理念出发,沿着“农业转移人口宏观特征与市民化态势(背景态势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障碍(宏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与市民化影响因素、机制(微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创新(供需匹配)”这一政策和制度供需分析链条,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置于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中,系统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社科20.4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我国现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以广西南宁所辖一个壮族村庄为主要切入点,运用多点田野及人口流动民族志等方法,既从流出地的视角探讨人口外流对原空间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又从流入地的视角分析流动者在新空间的适应过程,同时讨论空间分离背景下的实践者如何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方式加强彼此的联系与沟通。社科25.7万字
- 会员人口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增减变化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华侨人口的变迁因涉及国际人口迁移,其制约因素更为错综复杂。本书以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行政中心吧城(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华侨人口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为十四章,前三章分析了1800年之前吧城华侨人口变迁的历史背景。第四至八章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1800年之前吧城华侨人口的数量、出生地、空间分布、职业、性别及年龄社科12.8万字
- 会员本书从中日两国少子老龄化相关问题出发,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介绍了其应对措施和路径以及效果,探讨了中日两国在少子老龄化领域面临的问题。中日两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在人口老龄化特征、人口结构变化、老人福利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精细的制度设计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及时地借鉴日本经验,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应对少子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社科14.8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于热点社会经济议题——“老龄化”问题,创新性提出了“动态人口红利”概念,驳斥了“老龄化”使得中国“人口红利”消失观点,强调转变单纯以劳动人口数量衡量人口红利的观点。更是提出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其中主要包括老年人旅游业、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动态人口红利”理论还分析了对于延长劳动年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于当下中国进行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更具有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社科2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