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七卷)在线阅读
会员

资治通鉴(第七卷)

司马光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5.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5-24 11:36:30 最新章节:第23章 高宗宠幸武昭仪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4-12-01 00:00:00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司马光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蔡东藩中国通史(插图版)》套书共10册,是一部以中华经典人物、事件为核心写就的通史教育历史读物。全套书根据故事场景绘制了近千张精美的国风插画,为读者创造出轻松活泼的阅读氛围,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让青少年读者在趣味阅读中了解历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打下学科基础。前汉篇通过70余个故事,近百幅插图生动讲述了从秦始皇身世之迷、楚汉相争到西汉灭亡二百余年的历史故事。内容囊括文学、史学、哲学
    蔡东藩著 丰君才编历史15.7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6.7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6.6万字
  • 会员
    本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为高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在这部作品里,吕先生对中国自上古时代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军事、社会与文化等作了全面、简明的叙述与梳理,文字平实,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一部上佳的中国通史读物。此次再版,对发现的字词、历史知识点等错讹一一予以订正,以期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版本。
    吕思勉历史29万字
  • 会员
    吕思勉是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在中国通史的构建上做出了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本书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制度典章,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历史34.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宏微相济的考察著作,以北宋真宗朝为剖面,完成了对中国历史上皇权问题的一次总体观察。书中讲述的真宗朝五位宰相,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宰相的基本类型,真宗朝所奠定的制度基础和权力结构,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精神基因,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知识人。本书文字通俗典雅,立论严谨,资料翔实,刻画生动,论述君臣关系细致入微,剖析权力场斗智角力精彩纷呈,综观中
    王瑞来历史27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8.7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51.6万字
  • 会员
    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枢纽性、全局性的问题。《论持久战》是系统阐述抗日战争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著作。持久战的思想来源于哪里?毛泽东为何要写、对谁而写《论持久战》?国内各方势力对持久战如何理解?国共双方对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有什么不同?持久战如何战、如何到“底”、要多久?等等。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桑兵历史2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