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与中医药文化在线阅读
会员

炎帝神农与中医药文化

何清湖 孙相如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3.8万字

更新时间:2022-04-21 17:35:29 最新章节:第三节|炎帝陵中仰神农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炎帝神农为核心人物,以炎陵县炎帝陵文旅内容为基础,图文并茂,着重探索炎帝神农与中医药文化的渊源、内涵以及当代价值,从炎帝其人、炎帝与炎帝陵、炎帝与诗词书画、炎帝与华夏文明、炎帝与中医药源流、《神农本草经》的诞生与药物成就、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多个维度展现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价值及文化意义;目标读者对象为中医药文化、历史、文学、旅游爱好者;旨在形成具有趣味性、知识性且在思想性中突出创新的文化普及著作。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1-06-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通过访谈、长期跟诊、处方挖掘等形式形成,生动还原名老中医本人学医及从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突出其成才之路、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及临床诊疗专病的经验。吕老师从事一线临床工作多年,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丰富。中医学发展离不开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而传承又分为道和术两个层面的传承,吕老师医道成长历程和医术思想经验都是我们后人宝贵的财富。本书依托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
    傅强主编医学17.5万字
  • 薛一涛教授是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病临床诊治经验,是齐鲁心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总结其学术经验、挖掘其中医理论及学术思想具有临床意义。对指导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以及膏方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系统总结其心系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思路,利用医案、医话的形式彰显薛教授中医治疗特色,特别是在心力衰竭、冠心病治疗上创立了以膏方治疗为特色的疗法。主要内容包括
    薛一涛主编医学15.6万字
  • 朱生樑从医40余载,在中医脾胃病临床方面,潜心研究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清晰的辨治思路和系列方药,疗效卓著。总结朱生樑诊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中医从业者及脾胃病专科医师均有益处。本书共分3篇,上篇系统梳理了朱生樑的流派传承、医事传略,中篇全面总结了朱生樑的学术思想、7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经验、近20种常见脾胃病验案、20则医话医论、5首经验方、26个药对解析,下篇简要介绍了朱生樑
    周秉舵 王晓素主编医学19.2万字
  • 本书收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近20年来发表的观点鲜明、影响深远的文章、论文及采访报道等。内容分为中西医结合发展与政策,中西医比较,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西学中教育,中西医协同,一带一路等。本书视角独特、特色鲜明,创新性强,能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开拓发展提供思路。本书系作者20年来带领研究团队进行的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相关的事业、教育、临床、科研、传播、文化等各个方
    何清湖编著医学29.5万字
  • 中医治病贵在明理,重辨证;临床处方用药,思维方法是指导,辨证论治是方向,辨证须先识症,辨证辨病结合,本书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阐述作者从中医角度认识、治疗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学术思想。本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者验案,对病因病机、诊疗特点、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等角度结合经典原文进行分析,用经典案例明中医治病之理,对于中青年临床医生启发性较强。本书作者张志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
    张志敏医学16.5万字
  • 本书由元代御药院外科太医齐德之所著,是在收集前贤有关诊治痈疽、疮疡论述及古今名医诸家方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简编类次而成,成书于1335年。2卷。上卷为外科医论35篇,论述疮肿的诊法,辨疮疽肿虚实、深浅、善恶等法,以及疮肿内服及外治诸法,论述五发疽、附骨疽、阴疮、时毒、疔疖、瘰疬、痔疮等病的诊治。下卷载外科常用汤、丸、膏、丹等140余首方剂,详述方剂主治、药物组成、用量服法等,实用价值较高
    (元)齐德之撰 胡晓峰整理医学4.3万字
  •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90卷,是清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型医学丛书,也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
    (清)吴谦等编 郑金生整理医学34.2万字
  • 上篇诊脉基础篇,主要是对脉学有关理论的探讨,对脉诊原理和寸口分候脏腑法依据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较有新意的看法。同时介绍了一些至今在民间上仍有所运用的古脉诊法如遍诊脉法、气口九道脉法等。并阐述了脉诊临床运用方法,包括指力脉诊方法的运用及症脉同辨临床运用方法等,对脉诊其他临床运用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阐述。下篇诊脉提高篇,主要是病脉的诊辨及论治,以八纲二十八脉分类展开。重点论述了脉象辨析及体会,并结合古今医
    徐培平医学23万字
  • 本书作者杨骏教授,全国名中医,勤耕针灸临床近四十年,每年诊治患者万余人次,在完善针灸理论、创新针灸方法、特色灸法运用、针灸标准化研究等方面成果突出。本书系统反映了杨骏教授对任督二脉腧穴的学术认识和临床运用经验,讲授任督二脉重点腧穴的定位取穴技巧、临床运用方法、临床配穴方法、运用禁忌、具体适应病种等,个人学术见解特色鲜明,案例生动,按语详实,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尤其是对初中级临床医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骏医学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