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
更新时间:2022-11-18 14:22:3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以中国礼文化传播为核心,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对礼的崇圣传统、教育传播制度及家族伦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地探讨。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四章重点梳理了礼文化的起源、发展脉络及传播特点,并着重论述了中国礼文化的传播价值原则及传播诉求;中篇五章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考察了孔庙(文庙)、书院、祠堂、牌坊等礼制建筑媒介的传播机制与传播功能;下篇四章分别探讨了作为媒介的玉礼器的传播功能与价值,以及电视与新媒体生产的文本(如电视春晚、阅兵仪式、电视剧、微信红包等)在礼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创造性转化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全书立足于本土传播学理论,对中国礼文化重教化、重道德、重情感、重和谐的传播特色和传播模式进行了概括总结,同时对中国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兵娟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语言相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服务国家战略,宁夏大学着手打造“一带一路上的语言”系列丛书,重点研究“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语言国情和语言政策,搭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语言和语言政策的数据库平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本书为丛书第二卷,将研究亚、欧、非洲共15个国家的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涉及各国语言状况、语言政策、语言教育、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等内容。文化23.4万字
- 会员《100个常用词中的古代博物志》以常用词为方法,从源头抽丝剥茧,在时间的流动中捕捉万千知识:“风筝”原来是传递消息的工具,“赝品”的“赝”竟然跟家鹅有关,“首饰”原来指男人的帽子及其饰物……原来,古人也都是科普小能手——一个个词里仿佛包含着一段段“山海经”,一幅幅画中更是蕴藏着“海错图”一般的细节。书中收录100幅印色细腻、细节精美的古画,犹如一场纸上展览,画面与文字相互见证,于细微之处遇见激荡的文化13万字
- 会员“华学”“国学”所探讨者,主要就是“中华格式”,就是“中华思想家之思维方式”,就是渗透在中华哲学、中华文学、中华史学等具体学问之中的“有别于梵欧又能化铸梵欧之中华思维”。《自然国学评论》主要刊载华学国学汉学比较研究、自然国学、人文国学、中华传统文化、中外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中外逻辑学与知识论比较研究、中外思维方式比较研究、文际传播格式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文化1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