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础知识篇(1)
- 怎样保养你的肾
- 王元松 陈志强 王月华
- 5371字
- 2019-07-19 01:17:07
1.了解肾脏的结构
肾脏是一对很像蚕豆形的内脏,它在腹腔后的脊柱两旁,前面有腹腔内的肠管,后面有强壮的腰部肌肉。成年男性,正常肾脏每个重120~170克,大小约10厘米×5厘米×4厘米,约相当本人握起的拳头大小,女性较男性稍小。肾脏的内侧中部凹陷开放,叫做肾门,内有肾盂、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它们由此进入肾脏里面。如果把肾脏从纵轴切开,可看到两层,外层厚约1厘米,内有许多细小红色点状颗粒,这层叫做肾皮质,那些红色颗粒就是肾小球。内层厚约2.5厘米,呈暗红色,内有许多细小条纹,这层叫做肾髓质,那些细小条纹就是肾小管。肾小球与肾小管相连,叫做肾单位。
2.什么是肾单位
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每个肾脏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是细长迂回的上皮性管道。通常分为三段:第一段与肾小囊相连,称近端小管,依其走行的曲直,又有曲部和直部之分;第二段称为细段,管径细,管壁薄;第三段称远端小管,分直部和曲部,其曲部末端与集合管相连。近端小管的直部、细段与远端小管的直部连成“U”字形,称为髓袢。
3.肾小球的结构
肾小球是细小动脉伸入球囊后,分支成5~8个毛细血管小叶而构成。进入球囊的小动脉称入球小动脉,经各级分支最后形成盘曲的袢状毛细血管网,称毛细血管袢。各小叶的毛细血管集合汇成一根出球小动脉,从血管极离开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粗而直,出球小动脉细而弯曲,从而构成了明显的入球和出球小动脉间的压力差。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静水压较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静水压高,有利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功能。另一方面,血液内的异常物质(免疫复合物等)也易于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
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之间有少量系膜细胞和基质,它们对毛细血管袢起支撑作用,并有使毛细血管收缩、舒张的作用,可调节毛细血管的血流量,还能吞噬毛细血管基膜上的沉积物,以维持基膜的通透性。
4.肾小球的功能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结构也较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复杂,由内皮细胞、基膜和上皮细胞组成,称为滤过膜。
5.肾小管的组成
肾小管为一条细长的由单层上皮、基膜和少量网状纤维组成的管道,包括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三部分。近端小管紧连肾球囊,占肾单位总长度的1/2,包括近端小管曲部和近端小管直部,其中近端小管直部又构成髓袢降支粗端。近端小管管壁上皮细胞的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形成刷状缘以增大重吸收面积。近端小管含有各种酶,与细胞的生物氧化、物质代谢、重吸收和分泌有关。
髓袢细段为连接于近端小管直部与远端小管直部之间的细支部分,它的管径细,管壁薄,有利于水分子及离子渗透。其上下行细支具有逆流倍增功能,对尿液的浓缩有重要作用。远端小管下行则与集合小管连接,包括远端小管直部(髓袢升支粗端)和远端小管曲部,由髓放线返回所属肾小体附近变为曲部,迂曲走行于近端小管之间,最后又至髓放线连于集合管,再汇合成较大的乳头管,开口于肾乳头。远端小管上皮细胞能主动转运钠离子,具有“钠泵”作用,对水的通透性低,参与机体对体液和酸碱等的调节。
6.肾小球旁器及其功能
肾小球旁器是肾小管与肾小体血管极相接触部位的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特殊结构。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及远端肾小管之间的区域,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和极周细胞组成。
球旁细胞
由入球小动脉壁上的平滑肌细胞衍化而成,有分泌肾素的功能。
致密斑
是由远端肾小管接近于肾小球血管极时,紧靠肾小球一侧的上皮细胞变得窄而高,形成一个椭圆形隆起,可以感受尿液内的钠离子浓度,进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一组细胞群。在一些刺激下,球外系膜细胞可以转化为具有肾素颗粒的细胞。
极周细胞
位于肾小囊壁层细胞与脏层上皮细胞的移行处。也有多数球形分泌颗粒,可能分泌一种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物质,通过肾小囊进入肾小管。
7.肾小球滤过膜的构造和功能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物质要从血液中滤过到肾球囊必须通过三层结构,即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足细胞组成的肾球囊脏层,这三层结构构成了肾小球的滤过膜。
在电镜下观察可见内皮细胞上有许多圆形小孔,孔的直径50~100纳米,它的窗孔处有一层极薄的隔膜,这一结构可使许多小分子物质得以通过。基膜由糖蛋白、胶原蛋白及网状纤维组成。电镜下基膜可分三层,中层为电子密度较大的致密层,两侧为电子密度较小的内外疏松层,内外疏松层上带有负电荷颗粒。足细胞为肾球囊脏层的上皮细胞,胞体很大,结构特殊。足细胞从胞体伸出几个较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分成许多指状次级突起,紧贴在毛细血管的基膜外面。足细胞突相互穿插镶嵌成栅栏状。突起之间有宽约25纳米的窄隙称为裂孔,覆以4~6纳米厚的裂孔膜。足细胞突内的微丝可使突起活动而改变窗孔的宽度。
裂孔膜能有效地防止一部分有用物质和蛋白质的丢失。足突上也带有负电荷颗粒,和基膜一样借助静电作用阻止多聚阴离子漏出,上皮细胞具有吞饮作用,可吞饮透过膜间隙的蛋白质,因此,足细胞被认为能监测滤过进行。
综上所述,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分别对大小不同分子的滤过起限制作用。正常情况下最终只能通过分子量在7万以下的物质,如多肽、葡萄糖、尿素、电解质和水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质也可通过滤过膜。若滤过膜受损害,则大分子蛋白质甚至血细胞也能通过。
8.肾内血管结构有何特点
肾的血流量很大,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约在第1腰椎水平,腹主动脉向两侧发出左右肾动脉。肾动脉进入肾门后,分成数支叶间动脉,行于肾锥体之间,在肾锥体底部分支为弓形动脉。弓形动脉与肾表面平行,以规则的间距发出放射状的分支,进入皮质走行于肾小叶之间,称小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沿途向两侧发出许多入球小动脉,分别进入一个或分支进入几个肾小体,再分成若干小支形成盘曲的毛细血管网,即血管球。少数入球小动脉直接来自弓形动脉或叶间动脉。肾小球内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成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皮质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又分支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营养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部分集合管,以后依次汇成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和叶间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最后经肾静脉出肾。髓旁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一部分也和皮质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一样,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一部分却直行入髓质,成为直小动脉。直小动脉折返成为直小静脉,形成“U”形血管袢,并与肾单位袢伴行,与肾单位袢的功能关系密切。直小静脉汇入小叶间静脉或弓形静脉。有些髓旁的小叶间动脉的分支不经过肾小球而直接进入直小血管。小叶间动脉沿途发出一些入球小动脉后,其末端在被膜下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汇成星形静脉,再进入小叶间静脉。
9.肾的血液循环有哪些特点
特点1
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短而粗,故肾内血流量大,每分钟达1200毫升,约为心输出量的1/4。
特点2
肾内血管走行较直,血流很快达到肾小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
特点3
皮质中、外层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较出球小动脉粗得多,使毛细血管球内压力大,血流量多,而近髓肾单位的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管径无明显差异,因而这部分血管球内压力小,血流缓慢,这便于保持髓质的组织间液的较高渗透浓度,对尿的浓缩很有意义。
特点4
出球小动脉再次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较高,利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重新吸收物质入血。
特点5
髓质内直小血管与肾单位袢伴行,有利于肾单位袢和集合小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浓缩。
10.肾脏血液循环是如何调节的
肾脏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压力大大高于全身其他部位毛细血管的压力。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的高低,固然受到全身动脉压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的舒缩状态。入球小动脉是肾动脉至肾小球毛细血管之间压力降落的主要部位,当入球小动脉收缩时,阻力加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将降低;相反,出球小动脉收缩时,则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将升高。肾脏血流量的调节有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当平均动脉压在一定变动范围内(10.7~24.0千帕),由于肾血流的自身调节作用,可使肾血流量和压力保持恒定,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不明显。只有平均动脉压下降至9.3千帕或更低时,可使肾血管在神经体液被动调节下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此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当动脉压过高(如高血压病中期和晚期),超过自身的范围,由于入球小动脉发生器质性缩小,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下降,结果滤过率降低,也可出现少尿。
肾脏内血液分布是不均衡的,肾皮质的血供占肾血流量的90%以上,流速很快。
髓质血流量不足肾血流量的10%,流速慢,有血循环旁路。机体在应激或某种疾病情况下,小叶间动脉远端发生痉挛,以致皮质外侧2/3血供急骤减少甚至缺血,大量肾小体停止滤过功能甚至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当肾脏缺血时间较短时,肾功能不难恢复,但如果缺血过久则造成肾组织损伤严重,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11.肾脏的神经支配有何特点
肾脏具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肾动脉上方的肾丛,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它们的功能是相互拮抗同时又相互协调的,自主地支配各内脏器官(心血管、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器官)及内分泌腺、汗腺等。它们的活动是在无意识下不随意进行的,故名为自主神经。支配肾脏的神经纤维伴随肾动脉入肾,到达肾盂、肾盏,然后到达肾实质。神经纤维的末梢主要分布在所有动脉支的平滑肌附近,尤其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其主要作用是引起血管收缩,同时也与促进肾素的分泌有关。神经末梢还分布于髓质外区内带的直小血管及肾小管,但肾小球不受神经支配,如移植肾仍有泌尿功能。此外,还有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肾脏的被膜和动脉外膜,主要是传导痛觉。一部分神经纤维是来自迷走神经,但在动物实验中,刺激膈下迷走神经,对肾血管既无收缩作用,又无舒张作用。对于迷走神经对肾的支配作用,尽管有各种推测,但都缺乏足够的生理学实验根据,因而迄今还不能肯定。
12.肾脏有何功能
功能1
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里的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在正常的滤过压力下滤入肾小管各段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不时地将管腔内人体不浓缩的尿液中有用部分重吸收入血液。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时,由肾脏进行对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功能2
排除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人体不需要甚至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含氮物质。肾脏能把这些废物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功能3
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肾脏能够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重吸收碳酸氢盐,并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维持酸碱平衡。
功能4
内分泌功能:肾脏合成分泌一些物质,起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如红细胞生成素,当肾脏合成后,刺激骨髓造血,产生红细胞,当肾脏有重病时,不能合成,就会贫血。又如活性维生素D3,肾脏合成后,就进入肠管,可使肠管吸收钙增多,人体骨骼会更加强壮,肾脏有重病时,不能合成,小儿会产生维生素D缺乏病,成人骨骼会变软疏松,甚至疼痛、骨折。
此外,肾脏也是多种内分泌物质的分解灭活的场所。
13.尿液是如何生成的
尿液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生成的,包括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泌作用。
由于肾血管的特殊结构,使正常人体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比身体其他器官毛细血管压高出1倍,约为8千帕,远远超过其他两种对抗滤过的压力(血浆胶体渗透压约为4千帕、囊内压约为0.67千帕),可达3.3千帕左右。因此,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总有一部分水和溶质可以透出滤过膜而进入肾小管,成为原尿。由于滤过膜的机械性屏障和电荷屏障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大分子量的物质、带负电荷的白蛋白以及血细胞不能透过滤过膜而保留在血浆中。除此之外,原尿中的各种成分几乎完全和血浆相同,成人原尿的生成量约为每日180升。当原尿流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滤液中的水和某些溶质将被管壁的上皮细胞部分地或全部地重吸收回血液,使终尿的量仅为每日1.5升左右,成分也和原尿大不相同。如血浆中的葡萄糖虽然可以从肾小球滤过,但能全部被重吸收而不在终尿中出现,电解质和水能够大部分重吸收,尿素、肌酐等仅有小部分重吸收或完全不被重吸收,使终尿中尿素和肌酐的浓度分别增高67倍和150倍。
终尿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物质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排泌出来的。其中包括肾小管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而分泌于管腔中的,也有些是本来已经存在于血浆中,只是经过肾小管细胞转运而排泄于管腔中的。严格说来,前一过程称“分泌”,后一过程称“排泄”,但这两个过程有时难以区分,因而统称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泌作用。
正常机体的代谢产物,如H+、K+和肌酐等可以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排泌。酚红、对氨基马尿酸及青霉素等也大部分是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泄的。
由此可见,经过上述三个环节才最终形成尿液。在病理情况下,某一环节出现病变,都会影响到尿液的改变。
14.什么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就是把小管液中的物质转运于管外而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