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借势乘力 白手起家(2)

事实上,在商场,如果不是为了消费,为什么不可以贷1万美元或者更多一点钱呢?把贷来的钱用于投资你看准了的项目,一年或二年之后,当你还清本息,你的银行账户上还可以留有一大笔钱。当然,你必须首先还清本息,并且贷款利息要高得很。然而,你还是赚了钱,这笔钱是如何赚来的呢?因为贷款的利息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它是督促你加紧干的最有力的动力。如果你不使资金周转起来并创造利息,你可能连贷款的利息都还不上。

爱默生说过:“我最需要的就是让别人来强迫我做那些我自己能做,并且该做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需要一种压力。”贷一笔款,给了你一种自然而然的压力。因为这种压力,使你不得不放弃首先消费的打算,同时,也改掉你懒散的坏习气,你手里的资金很快周转起来,自觉和不自觉地投入到生意的繁忙之中。

成功的经营者们常常这样说:“借债就是一把双刃的剑,你若小心运用会使你致富,你若不小心,会适得其反。”借债有其不利的一面,但关键要看是什么债。若是消费性借贷,那的确应极力避免。但“投资性借贷”又是另一种情况。事实上,很少有白手起家的富翁不借债的。富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深知借钱、贷款的力量。一个人可能撬起他双手根本无法承担的重量,提起这个原理,令我们不由想起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便可以撬起地球。”

杠杆原理便是利用借贷的款来使一个人的小耕耘变成大收获。杠杆原理和下面四个字有关——别人的钱。不愿借贷别人的钱,不愿负债,那么,只能“保守”地守着摊子,世界上就有这么一个人。

据有关资料刊载: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前任董事长伍德拉是位极保守的金融家。他一生最厌恶负债,经济萧条前夕,他刚好偿清公司的全部贷款。一次,公司里一位财务负责人要以9.75%的利息去借一亿美元的资金来兴建新建筑时,他马上回答说:“撤了他,可口可乐永远不借钱!”他的谨慎战略使可口可乐公司在经济大萧条中免遭灭顶之灾,但也因此产生副作用,使这个公司长期得不到发展,不能进入美国大公司之林。

后来,戈苏塔担任了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一改前任的作风,看准方向,大举借款。他接手时,可口可乐公司资本中不到2%是长期债务,从那以后,戈苏塔把长期债务猛增到资本的18%,这种举动使同行们大惊失色。戈苏塔用这些资金来改建可口可乐公司的瓶装设备,并大胆投资于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他说:“要是看准了兼并对象,我并不怕增加公司的债务负担。“这种不怕负债的勇气将可口可乐公司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公司的利润一下子增长20%,股票也开始上涨。”

戈苏塔不怕负债的勇气是来自于看准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决断。他不是滥借贷款,加重公司负担,而是将债款用到生产的关键环节)上。这样,暂时的负债会赢得长时间的盈利,最终债务也会彻底清偿。如果畏首畏尾,不敢冒借债的风险,那么企业就会永远失去发展的机会,最终会在公司竞争中失败。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此,对经营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事实证明,天才的赚钱者了解并能充分利用借贷。世界上许多巨大的财富起始之初都是建立在借贷上的。靠借贷发家是白手起家的经营者的明智之举。记得法国着名作家小仲马在他的剧本《金钱问题》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商业,这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

事实上讲,大多数初出茅庐的创业者并没多少钱,如果要拿几万几十万去搞一点事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白手创业者如果真是身无分文,要想起家那就机会渺茫了。做任何生意、办任何实业都以最基本的本钱为起点,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仍处于白手起家的朋友来说,头一件要紧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去筹集创业所需的基本资金。当然筹资的方法不一而足,但还是奉劝创业者,大胆借贷是筹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美国亿万犹太富翁马克·哈罗德森说:“别人的钱是我成功的钥匙。把别人的钱和别人的努力结合起来,再加上你自己的梦想和一套奇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你再走上舞台,尽情地指挥你那奇妙的经济管弦乐队。其结果是,在你自己的眼里,富人会认为不过是雕虫小技,或者说不过是借别人的鸡下了个蛋,然而,世人却认为你出奇制胜,大获成功。因为,人们根本没有想到,竟能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做买卖赚钱。”

市场经济中,敢于借贷、善于用贷、巧于用贷、会通过别人的钱来发财的创业者,才是高明的经营者。不要让“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的小本经营的思想理念左右了自己。

犹太商人的变钱之道值得借鉴,“必要的情况下,要敢于借贷、善于用贷,走一条借钱生钱的发财路。”

(第三节)空手发大财

《塔木德》指出:“蠢人总是向亲人提出要求,而聪明人总是向银行提出要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资本重要的人总是会借助银行的钱来从事商业,而愚蠢的人只会请求亲戚朋友的怜悯。当然,借用银行的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对于白手创业的人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在银行或私人投资者心目中树立较好的信用,自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有些人巧用妙策,大获成功。

白手起家的犹太富豪阿克森,原是一位律师。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觉得借用银行的钱可以赚大钱。他很快找到一家银行的借贷部经理,说要借一笔钱修缮律师事务所。由于他在银行里人头熟、关系广,因此,当他走出银行大门的时候,手里已经有了1万美元的支票。

阿克森一走出这家银行,紧接着又进了另一家银行。在那里,他存进了刚才借到手的1万美元。这一切总共才花费了1个小时。看看天色还早,阿克森又走进了两家银行,重复了刚才发生的那一幕。这两笔共2万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充项,大体上也差不了多少。过了几个月以后,阿克森就把存款取出来还债。此后,阿克森在更多的银行玩弄这种短期借贷和提前还债的把戏,而且数额越来越大。不到一年光景,阿克森的银行信用已经“十足可靠”,凭他的一张签条,就能借出10万美元以上,他用贷来的钱买下了费城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几年之后,阿克森成了费城一家出版公司的大老板,拥有1.5亿美元的资产。

对于绝大多数成功的犹太商人而言,他们属于赤手空拳闯天下。毕竟象犹太巨擘洛克菲勒一般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人少之又少。一般人要想在商场中出人头地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缺少资金,缺少背景,一切的一切都非常地不利,但很多贫困中出生的犹太商人却在激烈的商场中争得了一席之地,这不能不叫人佩服。这其中犹太富豪孔菲德就是一例。

孔菲德具有非凡的商业才华。别的人做生意都是从小到大,本利一步步往前滚,最后在自己从事的商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孔菲德则是一个例外。

他不光白手起家,而且是空手道,一分本钱不掏,就成了大富翁。

除了敬业精神之外,他惟一依靠的是经商智慧,这使他从美国杀到欧洲,以股票征服欧洲后又来一个回马枪,杀回美国,入主华尔街。

美国股海“空手道”大师孔菲德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早亡,只能靠勤奋学习去改变现状。

大学毕业后,他漂泊不定地换了很多次工作,他显然是对于人生方面犹豫不决。

1954年,孔菲德告别了费城,只身漂泊到了纽约,找了一份“互助基金”推销员的工作。

互助基金一般由股东提供,股东将这笔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投资于股票,这比自己玩股票要保险得多。就个人来说,谁能看透变化莫测、瞬息万变的股市呢?

推销员的佣金是从投资人资金中提取的,因而孔菲德在受训时,他的推销员老师告诉他不管股票行情如何变化,即便是顾客们赔钱,对于推销员来说也并没有什么大关系,只要你多争取一份佣金,这是显而易见的。

孔菲德最初的老板是纽约一家投资者计划公司(后来这家公司为孔菲德所有的公司所收购),孔菲德并不想长期做推销员生意。

孔菲德起初是为投资者公司推销股票,然而野心勃勃的他并不甘心于只做一名小小推销员。因此,工作之余,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基金的财务组织和管理。

不久他就发现:互助基金犹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基层推销员,往上是推销主任,再往上是地区和全国性的高级推销员,而高高在上的当然是互助基金的经理们。凡上面的一层都有从其属下的佣金中提成的权力。

孔菲德因此看到了推销员这一领域外更广阔的“天地”。他觉得自己羽翼渐丰,应该冲破现有环境的束缚,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一闯。

1955年,经公司允许,孔菲德自费去了巴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政府禁止本国公民购买美国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国资本以这种方式流向美国。看来向欧洲公民推销股票这条路已行不通了。

经过观察,孔菲德发现了欧洲这个禁区中的“新大陆”——外国的侨民市场。

当时的欧洲各国到处都有美国的驻军、外交人员和商人,他们大部分都在此已居留相当长的时间,因此,都是携眷前往。他们都渐渐地进入了欧洲的经济圈子。这些美侨有很多余钱,他们中有很多人都读到关于华尔街空前缺少资金的报道,而投资于美国股票市场。

而今,孔菲德的出现,正好与侨民的愿望不谋而合,真乃天赐良机。孔菲德经过广泛游说,卖了很多投资者计划公司的股票,为公司和他本人赢得了巨额利润。

孔菲德赢得了声誉,向他投资的人渐渐增多,他想这足以证明在海外存在着一个广大而富足的市场。当然,这种市场就目前而言,还是潜在的,还需要去开拓。至此,孔菲德野心勃勃,他现在已不再满足于从前的投资者计划公司了。

孔菲德注意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垂法斯基金公司。这家公司当时的基金股票销路很好,比投资者计划公司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于是他毅然作出决定,脱离投资者计划公司,加入更有名气的垂法斯公司。

随后,孔菲德写信给垂法斯基金公司,谈论了他发现的欧洲市场情况,并提出了一个快速开发统计报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担任欧洲总代理。

这一建议很快送到了垂法斯的高层决策群中,他们反复研究讨论之后,一致认为这项计划对垂法斯的发展非常有利,如果成功就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打开国际市场的局面。于是孔菲德的要求很快就被答应了。

不久,孔菲德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并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投资者海外服务公司(简称IOS)。

开始时他自己一个人推销垂法斯股票,然后他招聘了许多推销员,这种安排是互助基金的标准组织方式:孔菲德可以从每一个推销员的每笔交易中提取1/5的佣金。

随着推销员队伍的继续壮大,孔菲德从佣金提成的收入颇高,他已无须亲自去推销了,开始专心于训练新的推销员,健全他的代理机构并开拓更广阔的基金市场。

IOS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到50年代末,它已拥有100个推销员,他们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它的推销员队伍壮大到孔菲德一人难以控制的地步。

于是他就一层层地增加中间机构,原来他的推销员被提升为推销主任,他们就有权拥有自己的推销员并从佣金中提成。而当推销主任的推销员太多时,他又设立了次一级的中间机构,自己的地位也上升了一级。

就这样,孔菲德也建立了金字塔般的组织,这回他已距离“金字塔”的塔尖不远了。他一层层地从每一个下属身上提取他应得的那部分佣金。到1960年,孔菲德已净赚100万美元,而他自己从未投入一分一厘的资金,实际上他不是“一本万利”,而是“无本万利”的空手道高手。

孔菲德手中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加之公司的声誉越来越高,他成立了他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孔菲德的第一家互助基金,名叫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简称IIT)。

长期以来,孔菲德对他只能向美国公民推销的限制,一直感到气恼。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个国家的政府抱怨IOS的推销员(也许并未得到孔菲德的支持)私下违背这个规定,而大批地将垂法斯的股票,通过银行和以货币交换的方式,卖给非美国公民。孔菲德现在决定要设法使这一限制一国一国地解除。

他去见每一个国家的财政当局,说:“你们现在担心资金流出贵国,对不对?好吧,我告诉你我的做法。我的新基金IIT,将投入一部分资金,购买贵国企业股票,但你们要准许我向贵国人民推销基金股票,作为交换条件。”

他一国接一国地说服了对手。他就是这样一步步地使自己从推销员、推销主任、超级推销员,到了老板的地位,登上了互助基金的“金字塔”塔尖,他的财源滚滚而来。

孔菲德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默默无闻,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他脱颖而出,一下子成了美国股票巨星并富裕得令人难以置信。在他走运的那几年,曾令世人刮目相看,一跃成为全美头号新闻人物。

谁说白手不能起家?犹太富豪孔菲德以自己传奇般的经历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致富路。

犹太商人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人,其最让世界折服的是他们惊人的富有和奇异的赚钱能力。犹太人是个谜一般的民族,他们是世界上的少数人,但是却掌握了世界上庞大的资产;他们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备受打击,四处流浪,却惊人富有。他们特立独行,思考诡秘,让世人觉得神秘莫测;他们没有什么资本,但是却始终处于金钱的顶峰。

犹太人图德拉原是委内瑞拉的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他从一位朋友处打听到阿根廷需要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并且知道阿根廷的牛肉过剩。

图德拉灵机一动,他飞到西班牙,那里的造船厂正为没有订货发愁,他告诉西班牙人:“如果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的造船厂定购一艘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西班牙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这样,他就把阿根廷的牛肉转手卖给了西班牙。

此后,图德拉又找到一家石油公司,以购买对方2000万美元的丁烷为交换条件,让石油公司租用他在西班牙建造的超级油轮。

结果,图德拉不费1美分就做成了这笔生意。

不管是什么投资商或是生意人,总希望投入越少,收益最多。但利益场中的双方总是矛盾着的,谁也不想平白无故地将利益拱手让人。这时,倘若你能利用彼此之间的需求去平衡这种矛盾,巧妙地找到了这种需求的结合点后,你便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有时甚至还可以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获利无穷。由此看来,白手发财绝对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