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善于抓住最佳时机(1)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机”与“时”达到最佳的组合后,就会出现最高的工作效率,创造出最佳的工作成绩。

惜春且勿误春时

从前,有两个猎人看见天上有一群雁飞过,于是张弓搭箭。箭未发,两人却争起来,一个说打下来烹了吃滋味一定不错,一个说还是烤了好吃。两个人争执不下,后来找人来评论,总算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射下来的大雁,一半烹,一半烤。可是,等他们争论完了,再去射时,大雁早已飞走了。

这个寓言说明,不论做什么,都应该抓住时机,说做就做。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农业上叫“不误农时”,在军事上叫“抓住战机”,在作家称之为“灵感”,在运动员名为“顶峰状态”,在科学家则叫做“开窍”。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经历了一种既有创造的冲动,又有完成这种创造的能力的那样一种状态。比如大部分科学家、文学家出成果往往集中在一生中的某一段时间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记忆力、理解力都很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敢作敢为,容易有重大突破。居里夫人一生事业的顶峰时期是从1896年决定要从化学上证明放射性元素镭的客观存在,到1902年终于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的纯镭。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调节力和人体的生命力的高度综合的产物。在这个时期内,上述因素进行最佳组合后,就会出现最高的工作效率,发挥最佳的时间效能,创造出最佳的工作成绩。

那么,人才成功的最佳时区在哪里呢?根据对1500~1960年,全世界1249位科学家、发明家做出的1928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统计,发现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其最佳峰值年龄在37岁左右,杰出科学家的成名峰值年龄约32岁,20岁以下做出重大贡献率仅占7%,50岁以上做出重大贡献率仅占14%。这是因为,青春期是人生的体力高峰期,一个人的骨骼、肌肉和身体各器官在20岁左右发育成长后,耐劳动强度和耐疲劳的能力急剧提高,开始出现人生的体力高峰和精力高峰。25岁以后,每年力量消失1%,但耐力还在继续增加,使高峰持续到30岁左右。至于大脑的发育,虽然20岁以前的存储量急速增加,而理解力则有待于发展,30多岁时尽管记忆力稍有下降,但理解力却显着提高,形成二者综合指标的高峰。假如把年龄作为横坐标,把各年龄的体力值、智力值、精力值、进取精神值、创造性劳动值和经济负担分别列入纵坐标,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高峰曲线,有的在青年时形成前峰,有的把后峰一直延续到中年,有的则大部分集中于青年时期。但出现高峰的时间都在青年时代。

有趣的是,科学家的年龄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对世界科学的贡献。根据日本学者汤浅研究发现,各国科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科学中心随着发展的不平衡而不断转移。而大凡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都必须拥有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的杰出的青年科学家队伍。比如意大利在上升为科学中心的前夕,杰出科学家的平均年龄在30~45岁之间,形成了从1540~1610年以伽利略为代表的“黄金时代”;英国成为科学中心的前期,科学家的平均年龄在18~45岁之间,所以从1660年到1730年,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稳执世界科坛牛耳。

秋天金谷银棉的收获,离不开“不误农时”的及时播种;人生要创造出辉煌业绩,离不开青年时代的奋发努力。如果一个农民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机,那就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如果一个人混过了青春这个黄金时代,那就会造成终生的遗恨。西汉乐府有首《长歌行》,发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告,岳飞在他着名的《满江红》的结尾勉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陶渊明更是大声疾呼:“盛年不重来,一日难重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有人说过,生命是奇特的,它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并不保证都能结果,能不能结果,就看你是否辜负了自己的青春。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强,唐朝诗人贺知章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为什么这样难改,就因为那是从小开始学的东西。青少年时期精力最充沛,俄国着名文艺理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从小就立志成功,13岁就读了410种书。他在一首诗里说:“啊,我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才能,在一天中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完”。青春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是做学问、干事业、出成果的好时机。据青年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神经机能优势与心理优势使青年期成为学习的最佳时期。不赋予青春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他就如同小溪的流水,只能带去凋谢的青春花瓣,却永远不能运载成就的远洋货轮。怎样才能不误春时,在青春期就为成功打好基础呢?

古今中外名人贤者成功的实践证明,渊博的知识是成功之本,它犹如一幢宏伟大厦的基石,赋予巨厦以支撑力。他们之所以功垂千古,流芳百世,大都与他们在青年时代勤奋学习分不开的。马克思在上大学时,勤奋自学,两个学期就读完了按着学校的进度二十个学期也学不完的课程。一次生病期间,还把黑格尔的着作,从头到尾研究了一遍。列宁17岁进大学,由于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可是,他在校外竟用一年半时间自修完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并参加大学毕业考试,获得第一名。至于古人,在青少年时,勤学苦读的事就更多了。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李白,就“五岁诵六甲,七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曾经“苦学力文”,“没有功夫睡觉、休息”,以致“口舌成疮手肘成胝”。韩愈也说他自己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书于百家之编”。很难想象,爱迪生要是没有勤学精神,他的1328项发明,是怎样搞出来的?

成功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强健的体质。人才是人与才的有机结合,人才的知识结构与体质结构是一个统一体。丁肇中博士如不具备连续工作几十小时的体力,要发现J粒子就难了。7+1>8,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师院附中教师王南勋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内容是一天坚持学习七小时,体育锻炼一小时,全班53名学生,在1980年高校联考中全部录取。这个公式是有辩证法的,它把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示出来了。

有些青少年想成功,但在青少年时期不抓紧时机刻苦学习,而企图于之后一鸣惊人,还美其名曰“大器晚成”。他们不明白“晚成”之时的博大精深,来自一生各个时期的艰辛劳动,不断积累。“大器晚成”含有在晚年末岁刻苦学习,继而获得成功的意思。如果把一切宏伟的目标安排在未来,而对“黄金”年华时如金似银的光阴却不加爱惜,那么要想“晚成”,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杨雄在《杨子法言》中说“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意思是说千百条河川向大海学习,一直滚滚向前,终于到达海洋之中;而那些丘陵,想学高山,自己却老呆着不动,以致终不能接近高山。杨雄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但有些年轻人口头上也立志要干一番事业,做出点成果,然而却不付诸行动,岂不有点“丘陵学山”的味道?

才气过时不用则衰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金紫光禄大夫叫江淹,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郭璞,从此后,江淹再写诗、文便没有优美的句子了。因而后世产生了“江郎才尽”的成语。

当然,所谓郭璞向江淹要去了五彩笔,江淹因此写不出好文章,那只是传说而已。但江淹做官以后,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认真学习,恐怕是他在文坛上从此淹没无闻的主要原因。纵观古今,横观中外,有不少人在青年时代所获得的成就往往比壮年老年时期要多得多。宋朝苏东坡,少时文章议论纵横飞动,冠绝一世,而进入中年后,便逐渐萎顿了。谢肇浙以此为例,曾感叹说:“人之才气,须及时用之,过时而不用则衰矣”。19世纪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一篇评论果戈的论文中说:“优秀的人们,这样或那样地,都是在生活的重担下变得疲惫无力的;但等时机一到,当他们从对于鲜丽的青春的热情迷恋中醒过来,用成年人的敏锐的眼光来看生活的时候,他们就都萎亡了。普希金的性格虽然轻松而欢快,可是在30岁时,却像果戈一样,精神变得疲惫无力了。失去了成为民族领导者的力量,过不了几年就死了”。这里讲的江淹、苏轼、果戈他们都是在青年时创造出了最佳成绩,中年以后逐渐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了,这不能不很让人遗憾。对于那些本来很有才气,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年龄区”而遗恨终生的人那就不计其数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及时发挥出来呢?

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个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的人,很难在比赛中夺取冠军。青年人要有远大抱负,要相信世上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山峰。马克思曾多次运用过这样一句格言:“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

正确处理积累和创造的关系。输入是为了输出,学习是为了积累起来的知识去创造,古今中外,有不少人,知识非常渊博,但却毫无建树。东汉时的胡广,知识非常渊博,有“万事不理问伯始”之说(胡广字伯始);唐朝李善,也是知识广博,为《昭明文选》作法,旁征博引,后人叹服,但却没有自己创造的东西。在知识不多时便可直接进入创造,按创造目标的需要选修知识,这样的例子也不少。爱因斯坦在大学时,对数学不感兴趣,但到他攻克广义相对论时,发现所欠缺的正是非欧几何那个武器,于是,他下苦功学了7年数学,终于取得辉煌的成果。尤其我们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据有人估计,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7年至10年就要翻一番。因而,尽可能地早一点选择目标,使自己的知识积累带有方向性。否则,就会被越来越爆炸了的知识所吞没,纵你有满腹学问,也可能一生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