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是指出生至断奶阶段的牛。哺乳期犊牛的生理机能处于急剧变化阶段,可塑性大。犊牛的饲养是奶牛生产的第一步,提高犊牛成活率,培养健康的犊牛群,给育成牛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加强犊牛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创建高产牛群的重要环节。

一、保证犊牛健康成长的措施

1.初生犊牛的护理

对刚刚从母体生下的犊牛应立即做好以下工作。

(1)清除口腔和鼻孔中的粘液 犊牛自母体产出后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及鼻孔内的粘液,以免妨碍犊牛的正常呼吸和将粘液吸入气管及肺内。

如果犊牛产出时已将粘液吸入而造成呼吸困难时,可两人合作,握住两后肢,倒提犊牛,拍打其背部,使粘液排出。如果犊牛产出时已无呼吸,但尚有心跳,可在清除其口腔及鼻孔粘液后将犊牛在地面摆成仰卧姿势,头侧转,按每6~8秒一次的频率按压与放松犊牛胸部进行人工呼吸,直至犊牛能自主呼吸为止。

(2)断脐带 清除犊牛口腔及鼻孔中的粘液以后,如其脐带尚未自然扯断,应进行人工断脐。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腹部8~10厘米处,两手卡紧脐带,反复揉搓2~3分钟,然后在揉搓处的远端用消毒过的剪刀将脐带剪断,挤出脐带中粘液,并将脐带的残部放入5%的碘酒中浸泡1~2分钟。

(3)擦干被毛 断脐后,应尽快擦干犊牛身上的被毛,以免犊牛受凉,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更应如此。也可让母牛自己舔干犊牛身上的被毛。

(4)喂初乳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5~7天内所分泌的乳,与常乳相比,初乳中含有许多增强犊牛免疫力的物质,因此对新生犊牛具有特殊意义,根据规定的时间和喂量正确饲喂初乳,对保证新生犊牛的存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2.犊牛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1)死亡原因分析

①因难产引起的犊牛死亡 因母牛分娩困难或人工接助产不当均会造成新生犊牛的某些疾病,如吸入羊水造成窒息假死或异物性肺炎;肢体拉伤、脱臼等。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接产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关。

②因护理不当造成犊牛死亡 新生犊牛出生后,由于护理不当,易发生多种疾病,如感冒、肺炎、便秘、腹泻、脐炎、脐尿管瘘和关节扭伤、碰伤等,这些疾病极易造成犊牛死亡,个别犊牛治疗后会留下后遗症而被迫淘汰;因护理不当犊牛被冻死、卡死也时有发生。

③因母牛产前饲养管理不良造成犊牛死亡 孕牛由于运动场小而缺乏运动,加上饲养环境不良,饮水受限,饲料营养不科学易造成难产或母牛产后身体孱弱,产后腹泻,经常导致犊牛死亡。

④母牛老弱病残造成的犊牛死亡 老弱病残的母牛身体虚弱,生产性能减退,这些母牛受孕后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就容易造成死胎弱胎或难产现象,产下的犊牛成活率不高。

⑤因喂养不当造成犊牛死亡 新生犊牛生长发育快,代谢功能旺盛,随犊牛体重增加,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逐渐增加,如果喂养乳量不足或开口料营养缺乏,则易发生营养不良,导致其生长缓慢,体质差,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力弱,最终导致死亡;另外,如果喂养犊牛时不定时定量,乳温忽高忽低就极易引起犊牛腹泻、肠痉挛、肠套叠等疾病;卫生消毒不严格也容易使犊牛患上大肠杆菌、球虫等疾病,这些均可致犊牛死亡。

(2)预防对策

①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A.母牛分娩前应保证60天的干奶期,以利于乳腺的休息和再生,满足胎儿发育需要和恢复母牛体力;

B.干奶期要限制喂过量青贮和能量饲料,由少到多适当增加精料,精料营养配方要科学全面以防乳房水肿;

C.注意钙磷平衡和适当补充镁和氯化钠,防止发生产后瘫痪及异食癖;

D.对老弱病残母牛应尽早淘汰。

②及时科学接助产,确保母子平安

A.接产人员要加强对母牛分娩前的观察,有分娩前兆应当赶入产房待产,充分做好助产的准备工作;

B.产房内应铺柔软垫草,环境应宽敞卫生安静;

C.母牛进入产房待产后应密切注意羊水破水时间,接助产时先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外阴部,助产者要将指甲剪短磨光消毒防止划伤奶牛产道和感染细菌;

D.如果遇到难产,又没有助产经验,要赶快请兽医及有经验人员帮助;

E.幼犊出生后要迅速将口鼻周围粘液及羊水擦干净或倒提犊牛让羊水流出,避免吸入肺部;

F.犊牛移入犊牛圈动作要温柔,防止弄伤犊牛;

G.断脐时要正常操作并及时用碘酊消毒,防止发炎和破伤风等疾病。

③精心饲养干奶牛,增加运动对干奶牛要细心关照,精心饲喂,饲养密度应适当,有条件的牛场让其自由散养,拴养式牛场在天晴时应多让牛只出去运动场散步,增加运动量,不能暴力驱赶奶牛以防流产,牛床地面应防滑,防止奶牛摔伤;另外绝对不能喂霉烂饲料。

3.新生犊牛防“五病”

初生牛犊由母体子宫内进入外界环境,其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容易患各种疾病,养好初生犊牛,要重视防范五种情况。

(1)防假死 由于分娩时间过长,胎膜未能及时破裂,或胎儿倒生,产出缓慢,致使犊牛无呼吸而仅有微弱心跳的“假死”。急救时,首先将犊牛后躯抬高,用纱布擦净口腔和鼻中的粘液和羊水,将连着橡皮球的胶管插入鼻孔和气管中,吸尽粘液。然后再将犊牛平躺,用手掌有节奏地轻压胸腹部,以刺激心脏和呼吸反射,必要时配合使用一些刺激中枢的药物和强心剂。

(2)防脐带出血 主要是犊牛出生后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影响脐静脉的封闭,因而引起脐带出血。这时需要重新结扎脐带,把脐带断端用碘酒消毒。若脐带断端过短,血管缩在脐孔内,可先用消毒纱布填塞脐孔,压迫止血后再缝合脐孔。

(3)防脐带炎 断脐时消毒不严或犊牛之间互相舔吮脐带,被细菌感染而引发脐带炎。病症初期,可在脐孔周围涂擦碘酒,注射抗菌素,亦可作全身抗菌处理。如果发现脓肿应开刀,挤出脓液,撒上消炎粉,并用消毒液清洗后涂抹碘酒,再用绷带保护。

(4)防便秘 此症通常指犊牛出生后24小时内不排粪,且表现不安,出汗,不吃奶,心跳加快,常卧地不愿走动。直肠检查,可以摸到干硬的粪块。预防该病,主要是应尽早让犊牛吃到初乳。治疗犊牛便秘,要及时用肥皂水灌肠,使粪便软化,以便排出。直肠灌注植物油或石蜡油300毫升,也可热敷及按摩腹部,或用大毛巾等包扎犊牛腹部保暖减轻腹痛。

(5)防腹泻 腹泻取决于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和犊牛本身抵抗力高低及环境因素。大肠杆菌是最为常见最突出的病原。治疗时,若犊牛已脱水,可每天3次皮下注射等渗液体。为防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可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腹泻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喂初乳和营造良好的卫生条件。

4.防止犊牛互相吸吮的措施

犊牛互相吸吮是犊牛群养时易养成的恶癖,有此恶癖的牛常互相吸吮脐部、睾丸和乳头等,经常吸吮易引起脐炎、睾丸炎或瞎乳头。犊牛在吸吮时食下牛毛在胃中形成毛球,可使胃发生功能障碍,严重时因消化道不畅造成死亡。

初生犊牛牛舍要求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干燥清洁,保持清洁卫生,可防止犊牛间互相吸吮,而无病原污染,故很少发生疾病。

5.犊牛喂养的科学方法

(1)犊牛的人工喂奶方法 犊牛的人工喂奶方法基本有两种,即用桶喂和用带奶嘴的奶桶饲喂,而以后者较好,但差别不大。

(2)犊牛的哺乳期和哺乳量 传统上犊牛哺乳期为6个月,喂奶量为800~1 000公斤。随着人们对犊牛消化生理认识的深入,为了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使得哺乳期不断缩短,喂奶量不断降低。目前全世界犊牛培育的哺乳期和喂奶量差别很大,短则2~4周,长则20周以上;喂量少则几十公斤,多则几百到一千公斤,很难定出统一的标准。根据目前我省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采用2~3个月哺乳期,总喂奶量为250~350公斤较为可行。

(3)固体饲料的饲喂与断奶 犊牛初乳期过后,即在出生后5~7天便应开始训练其采食固体饲料,并根据其采食固体饲料的情况逐渐降低犊牛喂奶量,当犊牛固体饲料的采食量达到1.5公斤左右时即可断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犊牛断奶。犊牛提早断奶不但可以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还可促进犊牛瘤胃的发育,为以后提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但必须注意饲喂犊牛的固体饲料必须营养全面,容易消化,且适口性要好。

6.喂脂肪可提高犊牛成活率

饲喂脂肪的意义在于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但添加脂肪还有其他潜在的益处,如促进脂溶性营养物质的吸收和降低粉尘等。

脂肪饲料有酸化肥皂、牛羊脂和油脂等。

二、犊牛的饲养管理

新生犊牛期的饲养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出生后的犊牛立即与母牛分开人工哺喂初乳;另一种是犊牛生后留在母牛身边(或隔栏内)共同生活3~4天,自行吸食母乳。稍大的牛群前者较实用。

1.犊牛的生长发育规律

(1)阶段性规律 阶段性规律是指牛在不同生理阶段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哺乳期,新生犊牛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开始启动并逐渐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对各种疾病的免疫能力已初步形成,该期为出生后生长强度最大阶段。幼年期,奶牛绝对生长逐渐增强,相对生长逐渐下降,各器官机能迅速发育,开始有初步性机能。

(2)不平衡性规律 不平衡性规律是指奶牛在同一生理阶段内不同器官组织是按不同比例进行生长发育的,犊牛以体高的生长占优势,犊牛出生后以骨骼肌肉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下降,直至成年停止。犊牛出生时神经组织已基本发育成熟,而以生殖器官及其功能的发育最晚,出生后犊牛的生殖器官及功能的发育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性成熟前生长发育迅速,并很快达到性成熟。

2.犊牛饲养

(1)犊牛吃初乳的科学 初乳最主要的作用是预防犊牛发生恶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感染。为了使犊牛获得有效抗体,必须在出生后2小时内喂足初乳,最早可于出生后30分钟,最晚也要在8小时以内喂够2公斤初乳,才能保证犊牛的健康及获得免疫能力。

①初乳的特点 初乳色深黄而粘稠,并有特殊气味。与常乳相比,初乳干物质含量高,尤其是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是常乳的几倍至十几倍。另外,初乳酸度高,含有镁盐、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初乳的这些特点,对于初生犊牛是非常重要的。

初乳的饲喂时间:犊牛应在出生后1小时内吃到初乳,而且越早越好。

②初乳的喂量及饲喂方法 第一次初乳的喂量应为1.5~2.0公斤,不能太多,以免引起消化紊乱,以后可随犊牛食欲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初乳的日喂量一般为犊牛体重的15%。初乳每日饲喂三次,如果喂前初乳温度太低应用水浴保温到35~38℃再喂。饲喂初乳后1~2小时饮温开水一次,3~5天后转为常乳饲喂。

③特殊情况的处理 犊牛出生后如其母亲死亡或患乳房炎,使犊牛无法吃到其母亲的初乳,可饲喂其他产犊时间基本相同的健康母牛的初乳。如果没有产犊时间基本相同的母牛,也可用常乳代替,但必须在每公斤常乳中加入维生素A 2 000国际单位,60毫克土霉素,并在第一次喂奶后灌服50毫升液体石蜡或蓖麻油,以促使胎便排出。5~7天后停喂维生素A,土霉素减半直到20日龄左右。

(2)发酵初乳培育犊牛新技术 用发酵后的初乳培育犊牛,具有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节省商品奶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

①具体操作过程 先将挤出的初乳用纱布过滤,存入干净桶内密封保存,并置于常温下自然发酵。在此期间,每天要均匀搅拌2次。当发酵初乳的酸度在85~130°T(°T表示牛乳的酸度:°T指滴定100毫升牛乳样品,消耗0.1摩尔每升的氢氧化钠的量)之间,肉眼观察可见色泽微黄,气味芳香并略带酸味,搅拌时可见黏稠度增加,上部呈块絮状,下部清彻透明(乳清),这时发酵初乳制作完成。

②喂法与喂量 发酵初乳在饲喂犊牛前,首先要充分搅拌,再按1:1或1:2掺入温水,使奶温保持在37℃左右。其次在饲喂发酵初乳的第5天,适当喂些混合精料和优质干草;第7天在发酵初乳中加入煮熟的玉米粥,一日加3次,每天总量控制在5克左右;从第10天开始正式训练犊牛摄食精料和饲草,先少后多,逐渐增加,一般到30日龄时训练全过程结束。这时犊牛每天摄食的混合精料总量达到0.75公斤左右,以后混合精料的喂量要随犊牛的体重增加而增加。在加喂精料时,在本着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当配以青绿多汁饲料的原则。

③发酵初乳的保存 发酵初乳如果在短期内吃不完,最好保存在冰箱内或其他冷藏设备内。如果没有上述冷藏设备时,要放在农家地窖内保存,或者在发酵初乳中加入0.1%的甲醛溶液(甲醛溶液浓度为37%),充分搅拌均匀后封严保存,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可保存2个月左右。

(3)犊牛的开食与补饲

①代乳料 代乳料是模拟牛奶的特性所制作的商品饲料,用水冲调后可代替部分或全部鲜奶饲喂犊牛,所以又称人工奶粉。使用它代替鲜奶饲喂犊牛在经济上比较合算。

②犊牛开食料 为了降低犊牛培育成本,又能够满足犊牛营养需要,适用于犊牛早期断奶所使用的一种特殊饲料,其特点是营养全价,易消化,适口性好。

(4)从小培养犊牛采食精饲料的能力犊牛 生后10~15天就可以开始训练采食精料。初喂时,可将精料磨成细粉度与食盐、骨粉等矿物质饲料混合,涂于犊牛口鼻处,教其舐食。最初几天每头10~20克/天,几天后增加至100克/天左右,待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饲喂混合“干湿料”,即将干粉料用温水拌湿,经糖化后给予。这样可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但要注意不得喂酸败饲料,以防引起腹泻。干湿料的给量随日龄渐增,1月龄每天250~300克,2月龄可增加到每天500克左右。

犊牛从11日龄开始,除喂全乳外,还可以饲喂营养完全的代乳料,尤其是含有80%以上脱脂乳的代乳料。在这些代乳料中,每公斤添加维生素A 30IU、维生素D 8~10IU浓缩物以及50毫克的抗生素。

3.犊牛早期断奶技术

早期断奶是指哺乳期为30~50天,其喂奶量(鲜奶)在90~150公斤(或相当同样奶的干物质量的人工乳)范围内的犊牛饲养方法。

(1)该法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两点 一要有高能量、高蛋白质含量的,能确保犊牛营养成分的全价配合精料与优质粗饲料为基础;二要有符合犊牛发育生理规律的饲养管理技术。

(2)代乳料及其使用目前 国外犊牛培育期一般是3~5周左右,哺乳量控制在100公斤以内,有的甚至减少到20公斤左右。英国一项试验表明,犊牛出生后最初几天喂初乳,1周后改喂常乳,并开始训练犊牛采食代乳料(国外叫“开食料”),任其自由采食,并提供优质干草,当它每天能吃到1公斤左右的代乳料时,就可断乳,这时犊牛约为30日龄。全哺乳期共约消耗鲜乳96公斤。

4.犊牛的管理

科学、严格的饲养管理对保证犊牛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犊牛的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认真作好。犊牛的管理包括:

(1)编号、称重、建系谱 犊牛出生后应称出生重,对犊牛进行编号,对其毛色花片、外貌特征(有条件时可对犊牛进行拍照)、出生日期、系谱等情况作详细记录,以便于管理和以后在育种工作中使用。

(2)犊牛生活的场所——犊牛栏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放入保育栏内,每牛一栏隔离管理,15日龄出产房后转入犊牛舍犊牛栏中集中管理。

犊牛栏应定期洗刷消毒,勤换垫料,保持干燥,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并注意保温。

(3)犊牛的运动运动 可锻炼犊牛体质,增进健康。户外运动可使犊牛接受日光浴,促进血液循环和维生素天的合成,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在夏季犊牛出生后3~5天,冬季犊牛出生后10天即可将其赶到户外运动场,每天0.5~1小时,1个月后增加至每日2~3小时,上、下午各一次。

(4)犊牛的刷拭 刷拭可保持犊牛身体清洁,防止体表寄生虫的滋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强皮肤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同时可使犊牛养成驯顺的性格。因而,应每天对犊牛刷拭1~2次。

(5)去除多余的副乳头 奶牛乳房有四个正常的乳头,每一乳区一个,但有时有的牛在正常乳头的附近有小的副乳头,应将其除掉,其方法是用消毒剪刀将其剪掉,并涂碘酊等消炎药消毒。

(6)犊牛健康的观察 犊牛期是牛发病率较高的时期,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几周,主要原因是犊牛抵抗力较差。此期的主要疾病是肺炎和下痢。因此,每天要注意观察犊牛的情况。

三、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指断奶后到初产前的母牛。育成牛培育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牛的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

1.断奶后育成牛的饲养

断奶期由于犊牛在生理上和饲养环境上发生很大变化,必须精心管理,以使其尽快适应以精粗饲料为主的饲养管理方式。3月龄以后的犊牛采食量逐渐增加,应特别注意控制精料饲喂量,每头每天不应超过2公斤;要尽快多喂优质青粗饲料,以更好地促使其向乳用体型发展。90~180日龄育成牛的饲养参考方案如下:

(1)91~120日龄,犊牛料2公斤,干草1.4公斤或青贮5公斤;

(2)121~150日龄,犊牛料2公斤,干草1.6公斤或青贮8公斤;

(3)151~180日龄,犊牛料2公斤,干草2.1公斤或青贮10公斤。

犊牛料组成(%):玉米50,麸皮15,豆饼15,花生饼5,棉仁饼5,菜籽饼3,饲用酵母粉3,磷酸氢钙1,碳酸钙1,食盐1,预混料1。粗料用中等青草和玉米青贮各50%(按风干计算),每5公斤玉米青贮折合1公斤干草。

2.7~12月龄育成牛的饲养

7~12月龄母牛是达到生理上最高生长速度的时期,在饲料供给上应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避免生长发育受阻,以至影响其终生产奶潜力的发挥。虽然此期育成母牛已能较多的利用粗饲料,但在初期瘤胃容积有限,单靠粗饲料并不能完全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因而在日粮中补充一定数量的精料是必要的,一般每日每头牛1.5~3.0公斤,视牛的大小和粗饲料的质量而定。粗饲料供给量为其体重的1.2%~2.5%,以优质干草为好,亦可用青绿饲料或青贮饲料替代部分干草,但替代量不宜过多。

7~12月龄育成牛的饲养参考方案如下:

(1)7~8月龄,精料2公斤,玉米青贮10.8公斤或青干草0.5公斤;

(2)9~10月龄,精料2.3公斤,玉米青贮11公斤或青干草1.4公斤;

(3)11~12月龄,精料2.5公斤,玉米青贮11.5公斤或青干草2公斤。甜菜渣0.6公斤。

精料参考配方组成(%):①玉米50,麸皮15,豆饼15,棉仁饼6,玉米胚芽饼8,饲用酵母粉2,磷酸氢钙1,碳酸钙1,食盐1,预混料1;②玉米50,麸皮17,豆饼10,葵花籽饼8,棉仁饼7,饲用酵母粉4,石粉1,磷酸氢钙1,食盐1,预混料1。

3.13 ~18月龄育成牛的饲养

13~18月龄育成牛的饲养参考方案如下:

(1)13~14月龄,精料2.5公斤,玉米青贮13公斤,青干草2.5公斤,糟渣类2.5公斤;

(2)15~16月龄,精料2.5公斤,玉米青贮13.2公斤,青干草3公斤,糟渣类3.3公斤;

(3)17~18月龄,精料2.5公斤,玉米青贮13.5公斤,青干草3.5公斤,糟渣类4公斤。

精料参考配方组成(%):①玉米47,麸皮21,豆饼13,葵籽饼8,棉仁饼7,磷酸氢钙1,碳酸钙1,食盐1,预混料1;②玉米45,麸皮17.5,葵籽饼17,棉仁饼8,玉米胚芽饼7.5,碳酸钙1,磷酸氢钙1,食盐1,预混料1。

13月龄至初配受胎时期的育成母牛消化器官已基本成熟,如果能吃到足够的优质粗饲料,基本上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但如果粗饲料质量较差,应适当补充精料,精料给量以1~4公斤/天·头为宜,视粗饲料的质量而定,并注意钙、磷、食盐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4.育成牛的管理

育成母牛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公母牛分群饲养,7~12月龄的牛和13月龄到初配的牛都应分群饲养。

(2)母牛达16月龄、体重达350~380公斤时进行配种。

(3)因这一时期的育成牛采食大量粗饲料,必须供应充足的饮水。

(4)由于此期育成牛生长较快,应注意牛体的刷拭,及时去除皮垢,促进生长,由此亦可使牛性情温顺,易于管理。

(5)育成母牛蹄质软,生长快,易磨损,应从10月龄开始于每年春秋两季各修蹄一次。

(6)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运动,促进牛的发育和保持健康的体型,为提高其利用年限打下良好基础。

5.初孕牛的饲养管理(青年母牛)

初孕母牛的日粮:初孕母牛体况不得过肥,视其原来膘情确定日增重,肋骨较明显的为中等膘,一般认为,以看不到肋骨较为理想。保证优质干草的供应,喂量达到体重的1~1.5%。精料应逐渐增加,一般为4~6公斤,以适应产后增大精料喂量。

在妊娠的第6,7,8,9个月,胎儿生长速度加快,所需营养增多,应提高饲养水平,增加精料给量,在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同时,使母牛适应高精料日粮,为产后泌乳时采食大量精料做好必要准备,但须避免母牛过肥,以免发生难产。

青年母牛的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运动量,以防止难产。

(2)防止驱赶运动,防止牛跑、跳、相互顶撞和在湿滑的路面行走,以免造成机械性流产。

(3)防止母牛吃发霉变质的食物,防止母牛饮冰冻的水,避免长时间雨淋。

(4)加强母牛的刷拭,培养其温顺的习性。

(5)从妊娠第5~6个月开始到分娩前半个月为止,每日用温水清洗并按摩乳房一次,每次3~5分钟,以促进乳腺发育,并为以后挤奶打下良好基础。

(6)计算好预产期,产前两周转入产房。

第二节 产奶牛的饲养管理

一、母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根据奶牛产奶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可将奶牛的饲养分为5个不同时期:干乳期、围产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要想满足奶牛营养需要,提高产奶量,各个时期的饲养也不尽相同。

1.干乳期

干乳期是指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天这一段时间。干乳期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比其他阶段都低,应控制精饲料、多汁饲料的喂量,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多喂优质干草,精粗料比为2:8,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同时应补喂矿物质、食盐等,禁喂甜菜渣。

2.围产期

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时间。围产期的饲养是提高泌乳期产奶量的关键,分娩前四周,可补饲镁(例如氧化镁),直到产犊为止。分娩前两周,可逐渐增加精饲料喂量,但不得超过奶牛体重的1%(对产前乳房水肿严重的奶牛,不宜多喂精料),同时减喂食盐,防止母牛便秘。钙的喂量必须减少,以防高钙诱发乳热病。分娩两周后,在奶牛食欲良好、消化正常、乳房生理肿胀消失后,日粮按标准喂给,逐渐加喂青贮、块根类饲料。精粗料比为2:3,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3%。

3.泌乳前期

泌乳前期也称泌乳盛期,是指母牛产后16~100天,此阶段的营养需要,一部分为恢复体质,更主要的是为了满足产奶需要。产后4~6周奶牛达到泌乳高峰,此时可采用引导饲养方法饲喂,即产后5~7天开始,给母牛饲喂优质干草和充足饮水,精料每日增加0.5公斤,饲养水平为饲养需要标准的1.2倍,直至泌乳量不再上升为止,然后开始正常饲养。每产2.5公斤牛奶增加1公斤精料,精粗料比为5:5。全天要均衡饲喂,以稳定奶牛瘤胃酸碱度,减少消化道疾病。

4.泌乳中期

泌乳中期是指产后101~200天,此阶段奶牛采食量增大,饲喂精料量应较前期减少,精粗料比为4:6,干物质进食量可达体重的3.5%~4.5%。期间奶牛产奶量稳中有降,月减少5%~7%,所以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使产奶量下降缓慢些,防止奶牛体重下降。

5.泌乳后期

泌乳后期是指产后201天至干乳期前,此阶段奶牛产奶量已大幅度下降(每月递减8%~12%),精料给量应适当减少,精粗料比以35:65左右为宜。但在干奶前1个月左右精料给量应增加1公斤左右,以确保满足胎儿发育所需营养,同时也要防止牛体太肥。

二、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

根据我国奶牛评定标准,一个泌乳期初产母牛产奶量达5 000公斤以上,成年母牛产奶量在8 000公斤以上,即可算高产奶牛。

高产奶牛的主要特点是产奶量高,代谢强度大,饲料转化率高,对饲料及外界环境反映敏感。高产牛产奶多,因而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多,每天约需供应80~100公斤饲料,要消化吸收如此多的饲料和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及整个有机体工作强度大。只有保持强健的体质,才能适应生理机能的激烈活动;因此必须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

1.干奶期要喂得好

从产犊前两周开始,在干奶期给料的基础上,逐日增喂一定数量的精料。即第一天喂给1.8公斤精料,以后每日增加0.45公斤,直到产犊前平均每100公斤体重采食1.0~1.5公斤混合精料为止。例如体重550公斤的奶牛,两周共喂60~70公斤精料。

2.干物质浓度要高

为了满足营养需要,必须提高干物质的营养浓度。在泌乳初期及高峰期,增加优质干草、青贮料、多汁料等饲料,以满足产奶需要。

3.泌乳期要喂得饱

采用粗饲料自由采食,精料日喂3次。产犊后,精料增量不宜过快,以每日增量0.5~1公斤为好,精料给量不超过10~15公斤,否则易破坏食欲。

4.饲料营养调剂好

调剂饲料时,即注意蛋白质饲料的供应,也要重视碳水化合物等能量饲料供应,而且在产犊后升乳期要避免使用高蛋白饲料“催奶”。

5.日粮适口性好

在日粮安排上要注意,精料中玉米比例要适当,麸皮等可加大些,并且多供给豆科青饲料和全株玉米青贮等易发酵、易消化及蛋白质和能量含量高的饲料,但青贮料也不宜喂得过多。

三、奶牛加强夜间管理

实践证明,凡是夜间管理较好的奶牛,产奶量可明显提高(能提高产奶量15%~25%)。因此,为了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养牛户应积极采取夜管措施。

1.保持夜间安静

奶牛喜欢环境安静,尤其是在夜间害怕惊扰。所以要避免在夜间牛舍附近开动机器、鸣喇叭或大声呼叫等,以便让奶牛安静过夜。

2.增加夜间运动

有条件的养牛户,在夜间12点左右可把奶牛赶到运动场活动1个小时左右(恶劣天气的夜晚除外),这样能提高奶牛的消化能力,增强食欲,提高产奶量。

3.适量加喂夜食

除白天给奶牛喂足草料外。夜间10时左右还应投喂适量的草料,然后让奶牛饮足清洁水或粥料。这样可保证奶牛夜间胃肠中有食物,满足其产奶等体能消耗的需要,使产奶量大大提高。

4.夜间刷拭牛体

每天晚上10时左右或挤奶之前用刷子把牛体刷拭一遍,既能保证牛的皮毛光顺清洁,又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体温,使奶牛舒适过夜,从而提高奶牛的泌乳量。

5.注意夜间观察

多数母牛都是在夜间开始发情的,饲养人员应抓住夜间这一关键时刻,认真检查和观察母牛的发情,以免因检查不力而造成奶牛空怀期延长,影响产奶量。同时,要注意观察奶牛在夜间的休息,反刍、精神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牛体健康多产奶。

6.延长光照时间

夜间可采用白色荧光灯照明,光照时间由原来的9~10个小时延长到13~14个小时,这样奶牛的代谢能力就会加强,就可以提高消化率和饲料利用率,产奶量也会随之增加。

四、不同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

1.春季奶牛的饲养管理

春季奶牛的饲养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水。奶牛最好饮用温水,或饮温热高粱、玉米面糊,切忌用冷水饮牛,以免引发牛的胃肠道疾病。

(2)牛舍内注意保温,预防感冒。奶牛卧床应保持干燥,最好铺些柔软干草。切忌牛舍地面湿滑,以免奶牛滑倒受伤。

(3)牛舍内注意通风、保持干燥。及时清除牛粪尿,切忌氨味过大,以免引发奶牛呼吸道疾病。

(4)青贮饲料和干草要合理搭配。干草至少要占到食草量的20%,切忌单喂青贮料或突然更换饲草,以免引发牛胃疾病。

(5)经常用扫帚或毛刷清除牛体身上的泥土、粪渣等脏物,保持牛体清洁卫生,以防奶牛体寄生虫病的发生。

(6)牛舍、运动场及运动场周围每周至少消毒两次,挤奶前用温消毒液擦洗、按摩乳房,料槽、水槽经常消毒,挤奶器具每次用完后立即消毒、洗净,以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7)加强防疫,预防烈性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防奶牛猝死症,对已防疫的牛打上耳标,建好防疫档案。

(8)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联系,避免因管理不当与疫病预防、治疗不及时造成损失。

2.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适宜的温度为10~16℃。改善夏季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途经,一般有以下具体措施。

(1)搭设凉棚,喷洒凉水,安装风扇等措施来排热降温。

(2)选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青粗饲料,例如苜蓿、胡萝卜、南瓜皮、优质干草等。

(3)精料喂量增加10%,精料中蛋白质饲料增加5%。

(4)延长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为促进采食,夜间的喂量应占60%左右。

(5)饲喂稀料,既增加营养,又能满足水的需要。

(6)补喂小苏打,按精料的1%添加。

(7)坚持饲料品质检查,青贮出窑、干草进槽应进行质量检查。

(8)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减少疾病的发生,例如乳房炎、子宫炎、腐蹄病、食物中毒等。

(9)保持牛体和牛舍环境的清洁卫生。

(10)驱灭蚊蝇。

3.秋季奶牛的饲养管理

在秋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奶牛极为敏感,当日平均温度超过临界温度24℃时,奶牛泌乳量开始下降。要实现高温、高湿季节奶牛的高产、稳产,应加强以下特殊管理措施。

(1)调整日粮成分 喂给奶牛高质量饲草,多喂一些精料或者高脂肪物质来提高日粮的能量,可用豆类、全棉籽以及动物性的脂肪类,补充量以1%~1.5%为宜。在全价日粮中要提高蛋白质水平1%~2%,使蛋白质含量在19%以内,粗纤维含量不要过多,特别是青贮饲料。实践表明:产奶量为32公斤/天以上的奶牛,秋季饲喂青贮饲料应控制在17~22公斤/天最佳。

(2)增加奶牛饮料 给奶牛调制适口性好的营养丰富的饮料,促进奶牛增强食欲。实践表明:每天以140公斤饲料加入600公斤水的比例烧煮成薄粥状饮料另加红糖9公斤,一日三次将饮料倒在剩料上,可使剩料全被吃光。

(3)加强防暑设施 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防暑降温设施,主要方法有遮阳、通风、喷水、洗牛等方法,例如在场外凉棚,用电扇吹,用凉水喷淋地面、墙面、屋顶、牛体等。

(4)改变饲喂方法 由于天气炎热,白天奶牛饮食最差,所以可以通过把日粮大部分放在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饲喂,可以在晚间12点左右加喂料一次。这样可以减少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影响,减少剩料,提高产奶量。

(5)搞好疾病防治 高温季节尤其要及时清除牛舍粪尿,定期消灭蚊蝇,搞好环境卫生,尽量减少奶牛发生疾病,尽量避免夏季配种和产犊。分娩和流产母牛,及时灌服红糖麦麸汤或羊水,促进胎衣及时排出。中午最热时不要挤奶,挤奶前用温水擦洗乳房,挤奶后用0.1%高锰酸钾药浴,降低乳房炎发病率。

另外在秋季夜牧,改在夜晚放牧,可使每头奶牛日均产奶量增加500克以上。

4.冬季奶牛的饲养管理

虽然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但是,由于冬季异常寒冷、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冬季养奶牛应加强饲养管理:

(1)做好防寒保暖 冬季,牛舍内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8~17℃,当夜间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体能过多消耗。在冷空气入侵、气温突然下降时,应及时堵塞后窗和通风孔,搞好圈舍的保温。特别是围产期的母牛、新生犊牛、高产牛的圈舍要适当加温,保证牛舍温度在15~17℃。此外,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最好是上下午各活动3个小时。

(2)调节牛舍湿度 奶牛全部进入圈舍后,要注意保证牛舍内通风良好,湿度不能过大,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

(3)饲料应多样化 进入冬季后,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力求多样化。在精饲料的供给方面,蛋白质饲料不变,玉米的供给量要增加20%~50%,从而增加能量饲料的比重;在粗饲料方面,最好饲喂青贮或啤酒糟等,以此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绿多汁饲料。

(4)饮水必须加温 未经加温处理的自来水和井水,在冬季容易结冰,奶牛饮用后常导致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因此,在给奶牛饮水时,最好将水加热到14~25℃。如果向温水中加点食盐和豆粉,不仅增强牛的饮欲,而且有降火、消炎的作用。

(5)补足食盐 食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随着冬季奶牛胃液分泌量增加,食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食盐的日供给量应视奶牛体重的大小和产奶量高低而定,一般每日供给50~100克。除按日粮1%拌入精料外,也可专设盐槽,让牛自由舐食。

(6)加强运动 奶牛在冬季一般每天中午前后将其赶出舍外活动,进行日光浴及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提高产奶量。

(7)注意刷拭牛体 刷拭牛体不仅可以使奶牛保持体表清洁,而且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调节体温和增强抗病能力。因此,每天应早晚两次刷拭,每次3~6分钟,周密刷拭全身各部位,不可疏漏。此外,要定期对牛舍、运动场进行消毒,并按防疫程序进行疫苗注射,防止传染病发生,发现疾病早治疗,确保奶牛健康,保证多产奶。

(8)搞好卫生 圈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奶牛躺卧的地方,最好垫上软草。潮湿的地方,应经常撒些草木灰或生石灰,既可消毒防病,又能吸潮除臭。冬季应对牛驱虫一次。

第三节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随着精液冷冻技术与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种公牛饲养数量逐步减少,但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为保证优质精液的供应,促进我省奶牛业的顺利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一、饲料的日喂量

精饲料按体重每100公斤给予0.4~0.6公斤。一头种公牛精料日给量最好不要超过8公斤,一般在5~6公斤为宜,但精料质量要求应该是优良的。青粗饲料的喂量,按体重每100公斤可给予干草1~1.5公斤,青贮0.6~0.8公斤,胡萝卜0.8~1.0公斤。青粗饲料的日给量总共在10~12公斤左右。夏季喂青割草(中等品质,以禾本科草为主),体重每100公斤可喂给2~3公斤。此外,每头种公牛每天可补喂鸡蛋0.4~0.5公斤,或牛乳2~3公斤,或鱼粉100~150克,骨粉每天给予100~150克,食盐70~80克。

种公牛应保证充足的饮水,配种或采精前后,运动前后半小时内都不要饮水,以免影响公牛的健康,更不要饮脏污水、冰碴水。

二、种公牛的管理

要管理好公牛,首先应了解它的特性。从生理的角度看,种公牛和别的种公畜不太一样,它具有“三强”的特性,即记忆力强、防御反射强和性反射强。

1.记忆力强

种公牛对它周围的事物和人,只要过去曾经接触过,便能记得住,印象深刻者,多年也不会忘记。

2.防御反射强

种公牛具有较强的自卫性。当陌生人接近时,立即表现出要对陌生人进行攻击。因此,不了解公牛特性的外来人,切勿轻易接近它。

3.性反射强

公牛在采精时,勃起反射,爬跨反射与射精反射都很快,射精时冲力很猛,如果长期不采精,或采精技术不良,公牛的性格会变坏,容易出现顶人的恶癖,或者形成自淫的坏习惯。

公牛个体之间,尽管在性格上各有不同,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性格温顺,但三个特性都是共同存在的。总之,在饲养管理种公牛的过程中要注意“恩威并施,驯致为主”。

第四节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其对产奶量的贡献率为:品种、遗传因素占30%;饲料、营养因素占50%,环境和管理因素占20%。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

一、遗传因素

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它是影响产奶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和个体因素。不同品种牛的产奶量差异很大,一般乳用牛的产奶量高于乳肉兼用牛,而乳用牛中高度培育品种高于地方品种。目前,黑白花奶牛(也叫荷斯坦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奶牛品种,产奶量最高。就我国来讲,中国荷斯坦牛(原称“中国黑白花奶牛”,1992年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仍是唯一的奶牛专用品种。

二、生理因素

1.年龄和胎次

奶牛泌乳能力随年龄和胎次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初产母牛的年龄在2岁半左右,由于本身还在生长发育阶段,所以产奶量较低。此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长,产奶量逐渐增加。待到6~9岁,即第4~7胎时,产奶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10岁以后,由于机体逐渐衰老,产奶量又逐渐下降。

2.泌乳期

泌乳期母牛从产犊开始泌乳到停止泌乳为止的这段时期称为泌乳期,乳牛在一个泌乳期中产奶量呈规律性的变化。分娩后头几天产奶量较低,随着身体逐渐恢复,日产奶量逐渐增加,约在第20~60天,日产奶量达到该泌乳期的最高峰(低产母牛大约在产后20~30天,高产母牛大约在产后40~60天)。维持一段时间后,到泌乳第3~4个月开始又逐渐下降。泌乳7个月以后,迅速下降。泌乳10个月左右停止产奶。一般盛乳期产奶量达到305天产奶量的45%左右,是夺高产的关键时期,所以特别要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3.干乳期

从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天这段时期称为干乳期。母牛干乳期一般为40~60天。但因奶牛的具体情况不同,干乳期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干乳期饲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奶牛下一胎产奶质量和数量。

4.初产年龄

奶牛的初产年龄不仅影响头胎产奶量,而且影响终生产奶量。实践证明,育成母牛体重达到成年母牛体重的70%左右时配种,在28~34月龄产头胎犊比较合适。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外在因素,是直接影响奶牛泌乳潜力发挥的关键性因素,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料种类及饲喂方法等,对产奶量都有影响。但其中营养物质的供给,对产乳量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且不同种类的饲料及其配合比例,对奶牛产奶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影响。

(1)精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 在奶牛饲养中,精饲料主要满足奶牛的产奶营养需要。

(2)粗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的产奶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干物质进食量与粗饲料的品种和质量。粗饲料质量差,采食量不足,不仅影响奶牛稳产、高产,使乳脂率下降,而且会引发许多疾病,粗饲料中粗纤维占日粮干物质的比例以17%为宜,不低于13%。粗饲料中干草与青贮的干物质比例以50:50为宜。如果青贮喂量不足,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达不到要求;而干草不足,粗纤维采食量达不要求,这样都会影响奶产量。

(3)多汁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 饲喂多汁饲料,例如青草、块根、蔬菜、瓜果及糟渣料等,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有一定作用,但喂量不宜过多,以5~10公斤/日为宜。

(4)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产奶量的影响 为了维持奶牛的正常泌乳机能,日粮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牛奶中含量较高的矿物质,例如钙、磷、镁,微量元素铜、锌、锰、硒、碘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 12等。补充这些物质可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

2.挤奶与按摩乳房

正确的挤乳和按摩乳房是提高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挤奶技术熟练,适当增加挤乳次数,能提高产奶量。据研究,每天挤乳3次比挤乳2次可增加产奶量10%~20%。一昼夜产奶量在15公斤以下的奶牛,可采用2次挤乳制。对一昼夜产奶量在15公斤以上的乳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则应采用3次挤乳制。每次挤奶时按摩乳房,使乳腺泡中的奶全部挤尽,能使泌乳量和乳脂率增加。

3.产犊季节

在我省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是冬季和春季。在12,1,2,3月份产犊的母牛全期产奶量较高,在7,8月份产犊的母牛全期产奶量较低。

4.外界气温

中国荷斯坦奶牛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0~20℃,最适宜的温度是10~16℃。奶牛虽然耐寒不耐热,但冬季也要注意保温,保证供应足够的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一般对产奶量不会有很大影响。

5.疾病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疾病有乳房炎、肢蹄病、代谢病、消化系统疾病、产科病,以及消耗性疾病和引起体温升高的其他普通病和传染病。其中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危险最大。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2%~3%,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0%~25%;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8%~62%。因乳房炎淘汰的母牛占成年母牛淘汰数的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