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演变

1.5.1 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之前的理论思想

1.建国前的工业化理论思想

早在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考虑如何探索工业化道路问题。1944年4月,毛泽东即强调“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次年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简称党的“七大”)上,深刻论述了工业化与民主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中国工业化的实现必须以“节制资本”和“统制对外贸易”为前提。同年6月,刘少奇在论述新中国的财政经济政策时指出:“中国要工业化,路只有两条:一是帝国主义,一是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很多工业化的国家走上帝国主义的路。如果在没有工业化的时候,专门想工业化,而不往以后想,那是很危险的,过去日本和德国就是个例子。”

2.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理论思想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根据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工业化的可能性和艰巨性,提出“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从1956年到197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觉察到苏联模式的弊端,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一是在工业化发展速度方面,提出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二是针对前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强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三是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特点,提出大中小企业并举、城市和乡村工业共同发展。但是在工业化的制度安排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的探索基本没有突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大框架,因此也就没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3.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理论思想

1979年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得到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

1979年3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以工业化为主题的现代化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由此,“小康社会”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成为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克服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长期困扰我们的急躁、冒进习惯,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涉及工业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2)发展工业化的观念出现转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业化思想出现了一些变化,这是与其他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观念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工业化目标的多角度把握上:一是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角度把握;二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把握;三是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把握;四是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的振兴相统一的角度把握。总的来说是逐步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潮流。

3)实施“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这个战略一方面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用温饱、小康、比较富裕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1995年,我国关于第九个五年计划(简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表述的新“三步走”战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步骤,同时包含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体制的建构、民主法制的完善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等社会综合发展指标,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4)以改革为工业化发展动力

邓小平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等论断。此后,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5)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我国传统工业化的后期开始把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利益的满足作为我国现代化的宗旨,提出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改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开发。

1.5.2 新型工业化理论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六大”)确立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出通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随后,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经济学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何国勇,《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出版,2004。

1.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目前,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与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模式和我国过去工业化道路相区别的新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概括起来,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基础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基础,主要探讨的是信息技术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一是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活跃生产力的代表,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同时,信息技术广泛被用于传统制造业,推动了制造业的进步。例如,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工作(CAX,Computer Aided X)、产品数据管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准时工作管理(JIT,Just In Time)、从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到制造资源规划(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CIPS,Computer Integrated Process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等。这些概念与名词反映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轨迹。再进一步分析,制造业信息化大致包括4个层次:一是产品开发级,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等。二是车间级,包括车间作业调度、物流管理、PLC控制、DCS、MRP等。三是企业级,包括从车间到企业的过渡层,采用MRP、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理念。四是企业对外级,包括电子商务[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间业务的电子商务)、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等。这4个层次就是工业生产和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二是信息技术在企业界的广泛运用,大大缩短了技术与产品更新的周期,使产品个性化设计越来越突出,并使生产更加自动化,从而更加增强了信息技术具有领先水平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力,其垄断性带来的优势更为明显。国外专家预计,到2011年,汽车、计算机等30%以上的产品将实现批量定制生产;到2012年,世界上80%的工厂生产将实现计算机集成。

三是经过21世纪前二三十年,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化、信息化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一大批高新技术将日趋发展和成熟,并走向产业化,其中包括生物产业、纳米产业、超导产业、光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宇宙空间产业、海洋产业等。上述众多新兴产业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组合,“相约发展”(各种新技术的产业化将可能同时或相继展开),必将把人类技术文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3.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对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要性的探索,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种观点提出,发达国家走的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我国传统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的大量破坏为代价的。因此,在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决策,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自然要求,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必由之路。

另一种观点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观点认为,从本质上讲,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展国家在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中,借助科学技术的助推力,实现超常规发展,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超越他们的发展水平。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跨越式发展有不同的特征。在21世纪初期,我国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就必须依靠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这是因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可以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和能源的消耗,转变为依托信息和知识的推动,从而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新的推动力;可以将信息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4.关于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涵盖多重历史任务的经济发展过程,总结学者们的意见,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如下一系列关系。

一是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手段,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载体,两者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替代。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是缺乏物质基础的信息化;而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也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化,必然缺少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赶超,就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进程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二是要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源泉,以知识创造、发明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是我国又是一个没有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之成为我国在21世纪新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雄风,再现传统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处理好工业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要处理好信息化问题,前提是要处理好工业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基础在于社会有足够存量的知识和发明,有能将这些知识与发明应用于实际经济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对研发和科技创新要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

四是要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过去,我们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式道路,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要走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为主的集约式发展道路,通过高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是要处理好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新的工业化道路是与知识经济相伴而行、相融而发展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提高始终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要的比较优势,但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始终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