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陆澄录(6)
- 传习录:文白对照全译本:儒家传世之作
- (明)王阳明
- 4477字
- 2015-07-16 17:37:05
他因信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改名“知行”。后又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又改名为“行知”,并终生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求知。陶行知根据中国现实,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师生的。”
孙中山,名文,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在《孙文学说》里系统论证了“知难行易”的认识论学说,这也是孙中山哲学思想的最精彩部分,即他的进化论的唯物主义知行学说。孙中山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出于革命需要而探讨知行问题的思想家。他力辟传统的“知易行难”学说,主张“知难行易”,要人们敢于行,积极投身革命实践,这对鼓舞革命党人的斗志,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还提出了“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的观点。“知难行易”的知行观的提出,展开了中国近代认识论上的革命,把中国唯物主义的知行观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人类对知行的探讨还远远不止于此。数千年来,人们对知与行的研究与探讨已经涉足到道德、军事、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我们暂且不论其唯心也好,唯物也罢,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知与行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我们要记住,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而人的能力则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坚持志向,以行动将其实现
王阳明认为:“念念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如果能时刻不忘存天理,时间久了,心自然会在天理上凝聚,这就像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天理的意念一直存在,慢慢就会达到孟子讲的美、大、圣、神境界,同时也能从这一意念存养扩充延伸。”那么,如何才能“结圣胎”,慢慢达到美、大、圣、神境界?王阳明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指点,那就是学会立志。
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创始者,他十分重视个人的主体意识与自主精神。他认为,只要人们心中不忘记天理,便是立志。只要能不忘这一点,那么久而久之,心中自然会凝聚起无比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给人指明方向和目标,促使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最终实现自己的志向。古语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才是我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努力奋斗,有了好的目标才能有好的收获。而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才能算是大志;只有自己的国家富强了、独立了,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大志。
王阳明自小便胸怀大志,想要成为一名圣贤之人。
有一次,年仅十二岁的王阳明在学堂中问他的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唯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听到老师的回答抱着怀疑的态度反驳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老师反问他,那么什么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王阳明说:“读书学圣贤耳。”
年仅十二岁的王阳明便认识到读书登第做状元只不过是外在的成功,而读书做圣贤则追求内在的修养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大人们看来,幼年王阳明的这种口气难免会有些张狂,甚至有些滑稽。但是正是这一崇高的志向给王阳明之后的人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当他在思考和实践时,就常常以此为标准来回答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且最终开创了心学。
纵观古今历史,凡是那些成功者往往都会立大志。岳飞从小便立下“精忠报国”的志向,即使他英年早逝,也成了流芳千古的人物。周恩来总理小小年纪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代伟人,为振兴中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积极向上,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百余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人正在给一群孩子们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太平军的领袖洪秀全。故事刚刚讲完,就有一个小孩站了起来,他称赞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且发誓长大后要做第二个洪秀全。而这个从小立志的孩子,就是后来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的同盟会首领孙中山。
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孙中山先生联合众多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运动。
有无数的孩子听说过太平天国的故事,但是只有少年孙中山提出了“做第二个洪秀全”的梦想,并且为之奋斗了终生。孙中山先生不但实现了这个理想,并且超越了这个理想:“洪秀全实现了皇权的梦却并没有改变整个社会,而孙中山先生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充实而成功的人生,那么我们就要像王阳明和孙中山一样早立志,立大志,就像中科院院士吴传钧所说的那样:“人生短暂,工作为志,乐观为勤,不仅要早立志,而且要立大志,发愤图强,贯彻其中,必有收成。”
动静相互依存
王阳明先生觉得动与静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只有达到“静亦定,动亦定”的境界,才能实现阴阳平衡,让自身与世界万物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新的完整的认识。
在大自然中,阴阳同属一气,因为气的屈伸而产生了阴阳之分。动静也是这个道理,因为理的潜伏与显现而产生了动静之分。春天和夏天可以说是阳和动,但是同时也存在阴和静;秋天和冬天则可以说是阴与静,但是同时也存在阳和动,春夏秋冬生生不息。
在这个世界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依。无论是外界环境还是我们个人本身,都是一个阴阳结合的整体。在很早以前古人就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自然现象,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以及辩证法思想,阴阳在自然界中被用来概括与之相关联的事物和与之相对立的双方,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比如天地相对,而天和地又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
阴阳即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无法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面,而阴阳中还可以分出阴阳。即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以我们人类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腹部为阴,上腹与下腹部相对而言,上腹部为“阴中之阳”;五脏为阴,心肺位居上焦,所以心肺为阴中之阳脏。再比如背部为阳,而后背的下半部分则可以成为“阳中之阴”。所以说,每一个整体都是分为阴阳两面的,而且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互通的。
正因为世间万物都有阴阳相容的特点,因此我们看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只看阴不看阳,或者只看阳而不看阴。这种看待事物的方法是不全面的,只有抱着完整的态度去看待事物,我们才能对人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样,动静也如同阴阳一般,动中有静。正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话正是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每天都坐在同一个地方,我们也移动了八万里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你静止坐着也行进了八万里呢?因为地球在自转,这就叫做静中有动。而动中有静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在坐车时,透过窗口看时会发现,四周的景物都在飞速的向后跑,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它们是在运动的,而我们本身却是静止的,但是实际上,我们都是伴随着车子在飞速前进,而窗外的物体却是静止的。
很多事情都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我们在学习时也是这个道理。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步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及时改正我们的方法与策略,而不能一味的死脑筋,不懂变通。当然,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飞速增长的时候,我们也要静下心来将他们巩固,沉淀在自己的心中,而不能转眼就忘记。
人生是一个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过程。当我们遇到了人生的喜与悲、顺与“背”的时候,我们都要以一个平常心去看待,保持一颗淡定的心。
有忍心才能得人心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在和别人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谦让,这样才能使自身受益。而相互攀比和互争高低只能让自己受到损失。王阳明这就是在告诫人们需要有宽容之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与支持。
王阳明就是一个懂得包容的人。公元前1522年,一位泰州商人穿着奇装异服来到王阳明的家中求学,想要拜王阳明为师,王阳明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过了不久,这个商人打算穿着奇装异服继续出门游历、讲学。王阳明问他为什么要穿得如此奇怪,那人回答说:“这是反对理学陋规、讲究心学的穿着。”虽然他以此为借口,但是王阳明知道他其实是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才穿着奇异的服装,打着王阳明的旗号去讲学。于是就直接戳穿了他的谎言,说他只不过是想出名而已。这位商人被老师看穿了自己的用心,于是想保持着最后一点尊严离开。但是没想到王阳明丝毫没有计较这件事情,反而继续留他在家中,对他传道授业。从此之后,这个商人便洗心革面,一心向学,而他就是王阳明最优秀的学生,也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
人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你是其他人的上级或者是师长,而你却不能容忍自己的下属或者是学生有任何过错和不足,那么久而久之,你在你的下级面前就会树立起一个“暴君”的形象,让人们远离你,排斥你,最终放弃你。
1945年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实力悬殊,国民党的军队以正规军为主,大多采用美国提供的现代化军事装备,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实现了名义上,掌握着全国的税收和财权,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可谓是春风得意。共产党一方则是先后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为抗日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导致实力受到削弱,装备也是“小米加步枪”,至于经济实力就更难以与国民党匹敌了。但是,正是在这样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领导群众取得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战争的胜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场内战中,蒋介石的独裁政治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战争中,蒋介石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例如工作失误对自己的下属大发雷霆,甚至恶言相向,著名的口头禅“娘西劈”就让很多人头痛。因蒋介石的一意孤行导致国民党最后退败到台湾地区后,他并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严加责怪自己的得力部下——陪伴他走过风雨的陈氏家族掌舵人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
长此以往,陈氏兄弟当然对“领袖”很失望,这时候“第一夫人”宋美龄找到他们,送给他们一本圣经,希望他们能够尽释前嫌。这时候的陈氏兄弟已经与蒋家离心离德,他们指着墙上蒋介石的照片说:“活着的上帝都不相信我们,死去的上帝更无能为力了!”就这样,陈氏兄弟淡出国民党政坛,而蒋介石少了两名得力干将。
可以想象,能够与蒋、宋、孔三家并成为四大家族,说陈氏兄弟曾经誓死追随蒋介石也不为过,为什么他们最后却不愿意再为蒋介石的政治生命努力了呢?就是因为蒋介石对待下属的工作失误时没有“忍心”,稍有不满便破口大骂,人人都有尊严,又有谁愿意无条件承受别人的怒气呢?更何况很多时候错不在己呢!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其他人的教导者或是领导者,大肚能容,才能得人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一想自己在犯了错误之后,是不是特别愧疚,总是想法设法弥补自己的过错,以此得到别人的谅解呢?将心比心,你的下属也是一样的心态。人人都可能会出错,除了违反你的处事原则,为什么不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为自己多赢得一些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呢?戴罪立功自古以来就是上位者正确对待下属的明智之选,因为得到别人宽容的人,争取良好表现的动力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