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礼仪概论(1)
-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 亦然
- 3637字
- 2015-08-21 12:21:27
第一节礼仪的概念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它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交往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原始部落里,礼主要用于供神、祭祀,以示对天地神灵、祖先等的敬意。
在周代,礼除了用于祭祀之外,还作为治国之本。孔子认为:“为国以礼。”《礼记·经解》上说:“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由此可见,周礼不仅内容大为增加,而且还包含着社会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和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礼已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表征,成为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准则。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有人提出了“仪”这一概念。据《左传·昭公五年》记载,鲁昭公到晋国去访问,晋平公对女叔齐说,鲁昭公很懂得礼,女叔齐却不以为然,回答道:“鲁昭公哪里知礼?”晋平公觉得很奇怪,就反问道:“鲁昭公从效劳一直到赠贿,从没有失礼之处,为何说他不知礼?”女叔齐说:“鲁昭公在外交上善于应酬,那只不过是仪,根本算不上礼。”在他看来,礼乃立国治政的大法,仪是指一种礼节、仪式、仪文。这在当时是较流行的观点。如齐国的晏子认为:“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礼可以治国,礼能改变政局发展的趋势。先秦时代在人们的心目中,礼和仪的含义是不同的。不过,在当时礼和仪也很难明确区分,其实所谓的“礼”中也包含着一定成分的“仪”。
到了封建社会,礼仪逐渐成为统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的工具,有些还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礼制”。
现代礼仪的内涵已与古代礼仪的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礼仪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封建礼制是一种愚民政策;现代礼仪吸收继承了古代礼仪中的文明成果,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文明素养、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现代礼仪包括礼节、礼貌、仪式、仪表、风俗习惯等,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制订的或历史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
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Etig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告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引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综观中外对“礼仪”含义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
其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如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
其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一致的。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是说“你好”。
其三,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等。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
关于礼仪的根源问题,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但至今并无定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祭祀说。即认为礼仪源于祭祀,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
(2)风俗说。即认为礼仪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系统的礼仪。
(3)父权制说。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
(4)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
我们认为,不能以某种行为或需要作为礼仪的最初起源,若从时间上分析,它源于原始社会,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
在西方,礼仪的演变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体现在关于礼仪的哲学论述上。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14~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的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公元1466~1536年)撰写的《礼貌》,《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
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第二节礼仪的特性
礼仪不应该是纸上谈兵、不着边际,也不应该是故弄玄虚、生编硬造。“礼者,敬人也”,这是礼仪的精义。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就看能不能敬人、敬大多数人,而不能为虚伪而礼仪,为造作而礼仪,为礼仪而礼仪。
一、礼仪具有世界通用的特性
无论是交际礼仪还是公关礼仪,都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可谓千姿百态。从人种来说,有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从民族来说,有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阿拉伯民族、印第安族、日耳曼族、日本大和民族、朝鲜族等;从语言体系来说,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等。人们尽管分散居住在不同地方,但是,许多礼仪都是世界通用的。例如:问候、打招呼、礼貌用语、各种庆典仪式、签字仪式等,大体上是相同的。虽然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风俗习惯,但就礼仪本身的内涵和作用来说,仍具有共通性。正是由于礼仪具有这种共通性,所以才形成了国际交往礼仪。
二、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共享狩猎成果,从盲目迷信、敬畏鬼神到崇尚科学、论证无神,从战争到和平,尤其是文字的发明,使人类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文明、宣传文明、实践文明。文明的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比如待人接物热情周到、彬彬有礼;互帮互助、彼此尊重、和睦相处;注重个人卫生,穿着适时得体;见人总是微笑着问候致意,礼貌交谈,文明用语。总之,礼仪是人们内心文明和外在文明的综合体现。
三、礼仪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下面是一个反映礼仪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特征的例子:
20世纪初,在欧美,如果有一位少妇外出遛狗,将被视为极大地丧失风度,有辱礼节。即使那只哈巴狗很有“教养”,也仍会表明少妇是没有教养的,周围的异样眼光将使她陷入尴尬境地。
但是20年之后,欧美大兴遛狗之风,成为少妇最应有风度的行为之一。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这不但符合礼节,而且是一种上层生活的表现。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来更高阶段的礼仪,必然适应更高度的文明,从而更能为所有的人自觉遵守。
第三节礼仪的功能
礼仪是一门独立的应用科学,礼仪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其内容相当丰富,它所发挥的功能也是相当广泛的。例如在社交中,人们讲究礼仪,重视礼节、礼貌,主张以礼相待、平等交往,力求“人和”。这种公关礼仪表达了人类自古以来对社会和谐、人类和睦的孜孜追求和向往,蕴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礼仪的功能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提升人的品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出现在正式社交场合的人来说,仪表非常重要。质于内而形于外,文化修养高、气质好的人,懂得如何修饰自己的形象。仪表端正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自尊和品位格调,也是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尊重。
美国行为学家迈克尔·阿盖尔做过实验:他以不同的仪表装扮出现在同一个地点时,得到的反馈完全不同。当他身着西装以绅士的面孔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还是打听事情的陌生人都彬彬有礼,显得颇有教养;而当他装扮成流浪者模样时,接近他来对火或借钱的人以无业游民居多。尽管不能以貌取人,但人际交往中仪表所表达出的意义胜过语言,甚至可以透视出一个人的灵魂和内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