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作一止,知人表里。【《灌畦暇语》。】

《酉阳杂俎》引语

买鱼得鱮,不如食茹。

宁去累世宅,不去制鱼鱼额。

洛鲤伊鲂,贵于牛羊。

得合澜蠾,虽不足豪,亦足以高。

槟榔扶留,可以忘忧。

白马甜榴,一实直牛。

草木晖晖,苍黄乱飞。【均见《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六《广动植》。】

举场旧话

闻多见少,迹静心勤。【省闲游,事知己也。】卷头有眼,【投谒必其地也。】肚里没嗔。【得失算命,群居用和。】貌谨气和,见面少,闻名多。【古人有言,见多成丑之谓也。凡后进游历前达之门,或虑进趋揖让,偶有蹶失,则虽有烜赫之文,终负生疏之诮。故文艺既至,第要投谒及时,不必孜孜求见也。如其深知已下岁寒之契,师友则不然也。】

上等举人,应同人举。【推公共也。】中等举人,应丞郎举。【计通塞也。】下等举人,应宰相举。【均见《唐摭言》卷十五。此承汤华泉同志见告。】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九 先宋诗上

傅翕

傅翕,字玄风,一名灵璨,字德素。俗姓楼,东阳郡乌伤县竹山里人。建武四年生。居婺州双林寺。世称傅大士、双林大士。太建元年卒,年七十三。

四相诗

生相

识托浮泡起,生从爱欲来。昔时曾长大,今日复婴孩。星眼随人转,朱唇向乳开。为迷真法性,还却受轮回。

老相

览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咄哉今已老,趋拜礼还亏。身似临崖树,心如念水龟。尚犹耽有漏,不肯学无为。

病相

忽染沈痾疾,因成卧病身。妻儿愁不语,朋友厌相亲。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不知前路险,犹向恣贪嗔。

死相

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遍参四大海,观寻五阴山。如来行道处,灵智甚清闲。宝殿明珠曜,花座美玉鲜。心王明教法,敷扬般若莲。净土菩提子,盖得天中天。

观此色身中,心王般若空。圣智安居处,凡夫路不同。出入无门户,观寻不见踪。大体宽无际,小心尘不容。欲得登彼岸,高张智慧篷。

清净明珠戒,庄严佛道场。身作如来相,心为般若王。愿早登莲座,口放大圆光。广照无边界,为佛作桥梁。开大毘尼藏,名传戒定香。

观达无生智,空中谁往来?永超三界狱,不染四魔胎。游戏莲华上,安居法性台。天上悉瞻仰,冥空赞善哉!有缘逢广化,般若妙门开。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行住镇相随,坐卧同居止。分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知佛何在,只这语声是。

寂是法王根,动是法王苗。涅盘既不远,常住亦非遥。回心名净土,烦恼应时消。欲过三涂海,勤修六度桥。定当成正觉,喻若待来潮。

伏藏不离体,珠在内身中。但向心边会,莫远外于空。

万类同真性,千般体一如。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寻渠。四生同一体,六趣会归余。无明即是佛,烦恼不须除。

贪嗔痴

不须贪,看取游鱼戏碧潭。只是爱他钩下饵,一条线向口中含。

不须瞋,瞋则能招地狱因。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

不须痴,痴被无明六贼欺。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

十劝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密。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然出。

劝君二,夫人处世莫求利。纵然求得蹔时间,须臾不久归蒿里。

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

劝君四,努力经营修善事。莫言少壮好光容,未委前程是何处。

劝君五,寻思地狱真成苦。眼前富贵逞容仪,须臾不久还归土。

劝君六,第一莫吃众生肉。若非菩萨化身来,便是生前亲眷属。

劝君七,万事无过须的实。朝三暮四不为人,此理安身终不吉。

劝君八,吃肉之人真罗剎。今生若也杀他身,来生还被他人杀。

劝君九,天堂地狱分明有。莫将酒肉劝僧人,五百生中无脚手。

劝君十,相劝修行须在急。一朝命尽入黄泉,父娘妻子徒劳泣。

颂二首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雕。【延寿《心赋注》引此首。】

还源诗十二章

还源去,生死涅盘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还源去,说易运心难。般若无形相,教君若为观。

还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

还源去,触处可幽栖。涅盘生死是,烦恼即菩提。

还源去,依理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

还源去,何须更远寻。欲求真解脱,端坐自观心。

还源去,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

还源去,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不染世。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此首见《宗镜录》卷十四。】

还源去,心性不沈浮。安住三【《宗镜录》卷二七作「王」】三昧,万行悉圆收。

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

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浮沤歌

君不见骤雨近着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有时忽起名浮沤,销尽还同本来水。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实总名虚。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此时感叹闲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皇皇人世总名虚,蹔借浮沤以相比。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独自诗二十章

独自山,茅茨草屋安。熊罴撩人戏,飞鸟共来餐。

独自居,何意此勤劬。翘心寻本性,节志服真如。

独自眠,寂寞好思玄。休息攀缘境,不着有无边。

独自坐,静思观无我。调直个身心,慈悲成萨埵。

独自处,本誓如应语。示道在经中,扣破无明主。

独自行,见色恰如盲。轻躯同类化,蠕动未曾惊。

独自戏,问我心中有何为?若见无记在心中,急断令还般若义。

独自往,触处随缘皆妄想。妄想心内逼驰求,即此驰求亦非往。

独自归,登山度岭何所依?比至所依无定实,熟观此境竟何为?

独自作,问我心中何所著?推【《止观辅行传法诀》作「巡」】检四运并无生,千端万绪何能缚?【此首又见湛然《止观辅行传法诀》卷二之三。】

独自语,问我心中何所取?照了巧说并皆空,咽喉唇舌谁为主?

独自精,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林何处生?

独自美,迢迢弃朝市。追昔本愿证无生,不得无生终不止。

独自佳,禅味朝餐不用虾。弊此抟食如应与,假借五阴以为家。

独自乐,但欲求无学。急断三界绳,得免泥(上囗下牛)恶。

独自好,决求菩萨道。万行为众生,未取泥洹宝。

独自欢,试取世缘看。捉此无常境,一理向心观。

独自奇,正是学无为。回首多许念,运向涅盘池。

独自足,愿心无限局。怨亲法界语圆真,始得应身化群育。

独自宿,意里心储蓄。为作良友系衣珠,历劫弥生根会熟。

尔时大士语诸弟子昼夜思维观察自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止息攀缘人法相寂是为解脱乃作五章词曰

一更始,心香遍界起。敬礼无上尊,心心已无已。

二更至,跏趺静禅思。通达无彼我,真如一不二。

三更中,观法空不空。无起无生灭,体一真如同。

四更前,观法缘无缘。真如四句绝,百非宁复煎。

五更初,稽首礼如如。归依无新故,不实亦不虚。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夫心性虚凝,量同法界,真如绝相,无作无缘。湛尔常存而无住,法流满世界而实理不迁,妙道归空而普同万有,法王依此而喻说金坚,故借言欲显其相,而复不为言之所诠。然触事该罗,而事无不摄,性本解脱而无十缠,缘所不起,呼之为妙,言方不及,故号自然。常与世和而世法不染,俗是其体而亦不为俗之所牵,尔乃虚玄绝妙,空廓坦荡,虽无状而现形,虽有形而无象,散合无方,而非还非往,虽聚敛而不促,设开舒而不广,实非物而有音,具大音而希响。性寂虚冲,非一非两,广照分明,徒自明而自朗,未曾暂有,而全体现前。虽复现前,而难习难仿,细于毫末而不微,生遍三千而不长,理无决定,而形事微妙而忽怳。生死坦然,非因育养,识类含生,同斯法纲。就悟名为涅盘,而不知者说为忆想。斯则真实无疑,能柔能强,广望则世界不容,息念则举体皆空。乃是无色之色,恬静渊洪,止之则为无量无穷之体,合之则为无只无双之宗,普周万国,无远弗到,包罗太虚,无物不容,非凡非圣,非智非愚,惟有无心质士,合此虚宗。会之者豁冥昧,照之者朗迷蒙,遮那湛然,无增无减,四生三有,阒尔还空。若乃幽微寂寞,难见难知,莫立一名相,而不合不离,非断非常,而二边俱会,无明无暗,非慧非痴,此非世间智辩照之所能及,是无生慧者之所深思。斯乃自悟虚心,即长生而不灭,见而非见,无着无依,世有九十六种外道,亦所不及。惟是无上佛法,要切良基,余既瞥闻,不能默已,抱愚竭智,聊述拙辞。虽不会妙理,然其语意大指,终归真如,然烦债群迷,制斯遣虑,愿高明正士,见者不嗤。

第一回明心非断常

君不见自心非断亦非常,普在诸方不入方。亦复不依前后际,又复非圆非短长。湛然无生亦无灭,非白非黑非青黄。虽复念虑知诸法,而实不住念中央。众生入而无所入,虽取六境无所伤。智者分明了知此,是故号曰法中王。自悟知此非知法,因尔智慧等金刚。不藉外缘资内府,戒定慧品自闲防。安住普超三昧顶,忆想颠倒永消亡。觉诸烦恼真如相,称此空名为道场。为众班宣演常教,如此妙义未曾彰。行路难,路难微妙甚难行。若以无知照知法,现前证得本无生。

第二回明真照无照

君不见真照分明性无照,通鉴坦荡复无平。安住无明知明照,了达明照之无明。一心永断于诸行,始复勤行于不行。一心非心亦非一,无一无心行不生。识心即是无生法,非离生法有无生。若知诸缘性无起,随心颠倒任纵横。解了空心无隔碍,世间言论不庸争。若复苦欲争言论,方为贪痴之所盲。是故经言乐知见,五阴尘劳随复生。若能专心复本际,自得正道坦然平。性正心平无有正,假设平正引群生。行路难,路难常居五阴山。涅盘虚玄不为寂,虽有生死独清闲。

第三回明心相实相

君不见心相微细最奇精,非作非缘非色名。虽复恬然非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心性无来亦无去,缘虑流转实无停。正觉此之【《宗镜录》卷二九作「觉此」】真常觉,方便鹿苑制尊经。为度妄想诸邪见,令知寂灭得安宁。广说菩提与诸行,而此二法即音声。了达音声处非处,三毒烦恼不亏盈。又达五阴皆空寂,正慧无生制六情。于兹六情随念灭,即是真了涅盘城。行路难,路难无往复无还。贪嗔不在于内外,亦复的不在中间。

第四回明无相虚融

君不见决定法中无决定,虚妄颠倒是菩提。若心分别菩提法,分别菩提还复迷。若了此迷无分别,迷与分别即菩提。分别菩提非一异,恒一同体不相离。安住性空真实性,空性无空亦不齐。同体大悲含一切,故知真性不乖迷。只此昏迷即无性,亦复不论齐不齐。若舍尘劳更无法,喻若莲花生淤泥。如来法身无别处,普通三界苦泥犁。三界泥犁本非有,微妙谁复得见蹊?行路难,路难本自是泥洹。内外身心并空寂,颠倒贪嗔何处安?

第五回明凡圣非一非二

君不见烦恼茫然非是一,虽复非一亦非多。若能照知其本际,即是真身卢舍那。入于微尘亦无碍,无碍体寂遍娑婆。凡圣两途非二处,生死涅盘常共和。虽复强立名和字,只个爱痴真佛陀。般若深空智非智,以无心意制众魔。余既诚心学此术,聊抽拙抱作斯歌。行路难,路难心性实极宽。贪欲本来常寂灭,智者于此可盘桓。

第六回明心性无染

君不见智人求心不求佛,诸法寂灭即贪淫。爱欲贪淫从心起,我亦征心于无心。若也求心复不得,自然无处起贪淫。贪淫无起亦无灭,颠倒非浅亦非深。又亦不得非贪欲,无得不得妙难寻。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坚固林。余事贪淫为佛事,更无三毒横相侵。若求出离还沉没,分别出没还复沈。诸佛善得于三毒,众生虚妄不能任。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诸佛心。行路难,路难心中本无物。无物即是净菩提,无见心中常见佛。

第七回明般若无诤

君不见般若真源本常净,生死根际自虚微。即此生死真般若,离斯外觅反相违。心若分别于生死,诸苦毒难竟相追。今若事之为功匠,虚妄颠倒不能归。而此但假空言语,净秽两边俱不依。无心舍离于生死,涅盘无心亦不追。涅盘无心即生死,生死无心般若晖。般若无心明照用,无照无用断言辞。亦复不欲有诸见,即是法王无上医。善解于此无心药,三有诸病尽能治。行路难,路难遣之而复遣。识此遣性本来空,无心终是摩诃衍。

第八回明本际不可得

君不见本际之中无复本,无本真际无人知。若人无知了斯际,清净微妙不为奇。知与无知常自尔,苦乐等同于大悲。三界众生乃迷骛,于其实录是无为。亦复无此无为法,强自生心是苦疲。苦疲皆空如炎响,生灭不住不分离。能知此心无隔碍,生死虚妄不能羁。而此一心皆悉具,八万四千诸律仪。亦复不堕过人法,崄巇绝危而不危。一切法中无有法,世人遑遽欲何为?行路难,路难心中无可看。昔日谓言诸佛远,今知贪嗔是涅盘。

第九回明无断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