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叶斯·路透
-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 竭宝峰编著
- 2308字
- 2015-12-28 10:04:40
叶斯·路透是世界著名的路透通讯社的创始人。今日的路透通讯社与美联社、塔斯社、安莎社鼎足抗衡。但路透在创建路透社的初始阶段所付出的心血,谁又完全知晓呢?结识大数学家高斯博士路透的父亲是一个犹太牧师。同别的牧师家的孩子一样,路透从小就过着法规森严的生活。但他丝毫不想继承父业当一名牧师,却痴心想当一位商人。
父亲去世后,他就下决心终止学业而去经商。在哥廷根有一个开银行的表哥,他想求得表哥的帮助。
路透从此开始了他的商旅生涯。他不甘心整天无所事事地呆在表哥的银行里消磨时光,总想找点事干干。于是,他当推销员,当沿街叫卖的小贩,这些都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经验。
一个偶然的机会,路透对银行的汇兑业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他在表哥的银行里担任汇兑行情业务的工作时,经常在冥思苦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快地了解各国外汇行情的状况?一次,路透去见了大数学家高斯,他发现了高斯在汇兑行情的计算上出了一个大错,并指了出来。这位大数学家不仅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称赞了路透的非凡才能,这件事成了他们后来频繁往来的基础。
当时,高斯正埋头于一种划时代的通讯工具——电报机的研制工作。这对一心想要尽快了解外国汇兑行情的路透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尽管他们二人对电报机持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前者热心于发明创造,后者则侧重于实际价值。
路透参加了高斯的电报机实验,他用心地观察着试验的进展情况,心里却在琢磨着:如果能用这套设备传送消息,便会发生情报革命,其结果有可能为一种新型的电讯活动服务。
没想到,正是路透这么随便一琢磨,竟琢磨出一个世界通讯王国。
和自己的“老板”竞争路透从高斯博士那里获益匪浅,他懂得了许多关于电报机的实用化知识与技术。怀着闯天下的雄心,去了德国首都——柏林。
在柏林呆了8年后,他又只身去了巴黎。由于他熟练掌握了英、法、德三种语言,被巴黎最大的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聘为翻译。
正式工作之后,路透对哈瓦斯通讯社庞大的通讯网惊叹不已。这家通讯社每天都能收到欧洲各地的主要报纸,从所有报纸中挑选有价值的文章译成法文,作为通讯社的新闻稿,这些新闻稿不仅分送给巴黎的报纸,而且还向国外的客户提供,甚至连俄国也购买哈瓦斯社的稿件。
由于路透努力工作,他很快就熟悉了业务。几个月后,他主动提出了辞呈。
既然译成法文的新闻在政界和财界很受欢迎,为什么自己不能单独经营呢?第二年春天,路透也搞了一个通讯社,和自己的“老板”哈瓦斯公开竞争。
他的起居室变成了编辑部和印刷厂,社长、总编、发稿主任、翻译、印刷工人、通讯员和收发员,全由路透一人兼任,夫人除了翻译或抄抄写写外,还兼作“厨师”,两人每天东奔西跑,忙得不可开交。
如果走进他们潮湿的起居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发了霉的窗帘布和壁炉中尚未燃尽的木炭。剩饭剩菜散落在木炭灰上,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已无暇顾及生活上的细枝末节了。壁炉墙上镶嵌的大理石板裂痕累累,桌子底下还搭了狗窝。
利用电讯、火车、信鸽和跑步,完成通讯大联合路透夫妇在离开巴黎两个月后,柏林同比利时交界处的古城亚琛之间的电报线正式开通。
哈瓦斯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认为有利可图,立即派人前往亚琛调查,结果使他非常震惊,这条电报线的两端已被人捷足先登了,抢他生意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以前的部下——路透。
此外,路透还在科隆设立了一个分站,收集德国各地的汇兑和证券交易的行情,再用火车送到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的订户手中。
当时德国已经有了系统的铁路运输网,有不少人利用火车进行通讯联络工作。路透也充分利用了火车这个工具,有人甚至说:“通往亚琛的列车不装上路透的快讯稿件就不开车。”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期后,市场上竟出现了抢购路透快讯的局面。
然而,路透刚喘了口气,分发距离却出了问题:许多订户抱怨他们收到快讯的时间有早有晚太不公平。因为这些快讯大多是重要的市场行情,早点知道自然大有好处。
出现这个矛盾的原因就是由于订户散居各地,住处近的自然要先获得信息。
路透为此想了一个新点子:在分发快讯时,再也不派人送或者邮递,而是把所有的订户都集中在一个大屋内,按时向大家宣布。
1849年春天,路透的快讯服务已走入正轨。
正在这时,巴黎到布鲁塞尔的电报线开通了。路透很快想到,如果再架设一条从亚琛到布鲁塞尔的电报线,岂不把欧洲两个最大的商业都市柏林和巴黎连结起来了?然而,亚琛到布鲁塞尔还没有电报线,用最快的交通工具也得花9个小时。
这种速度显然不适于传送快讯,时间拖久了,柏林到巴黎的消息就变成了旧闻,自然失去了价值。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路透绞尽脑汁设想了多种方案。
用专职邮差、骑马信使和电报线接力的办法都行不通。
怎么办呢?突然,一个新点子浮现在他脑海,他冲着妻子兴奋地喊:“火车要用9小时,用这个点子,两小时就足够了!”接着,他滔滔不绝地说明了用信鸽传递稿件的设想。
于是,路透马上向一个酒店老板租了一批信鸽。
每天上午,路透派往布鲁塞尔的工作人员都要向亚琛报告有关信息,做法是:把布鲁塞尔股市收盘价和巴黎发来的最后一封电报的内容都抄在一张薄纸上,然后让鸽子带过来。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为了慎重起见,布鲁塞尔要将三份同样的信息绑在鸽子腿上。
在亚琛,路透夫妇和接鸽小组耐心等待鸽子飞回来。信鸽把信息带回来后,立即复写若干份。
复写一定要认真仔细,绝不能出现错字和遗漏。这一工作一般由路透夫人来完成,她字迹工整、娟秀,仿佛印刷的一般,顾客没有挑剔的。
从柏林到巴黎的快报体制,就是由电讯、火车、“跑步者”组成的。路透完成了通讯大联合。
长跑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到路透肩上,当时33岁的路透,身强力壮,每天坚持跑步把稿子送到电报局。
路透社后来迁居英国,成为英国最大的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