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外科十法

外科十法者,予归宗普陀时所作也。余自普陀生长天都,五十有三载,业医者凡三十年爰着《医学心悟》一书,详言内证,梓行于世,而外科有未及。壬子冬,还归普陀修行,适逢圣祖仁皇帝广发帑金,修葺我菩萨行宫,前后寺僧及任务人等,不下数千人,其中病患不一,予为调治悉痊。复有患背疽者,有患广疮、疥癣者,投以膏散,不半月而收功。因思予在天都时,仅着内科,而未及外科,亦一时之阙略也。乃复聚精会神。参悟外科旨要,约以十法。而施治之道,似无余蕴。言简而赅,方约而效,以之问世,庶几其有小补乎?将见十法一书,与《医学心悟》,并行于天壤间也。

内消法(一)

内消者,肿毒初起,随用药消散也。凡病痈疽、发背、对口、疔毒,其初起憎寒壮热,有似伤寒,而痛偏一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当初起时,脓尚未成,不过气血乖违,逆于肉里耳。外敷以远志膏,或贴普救万全膏,内服银花甘草汤,实时消散。若系疔疮,急宜刺破,或艾灸肿处,涂上蟾蜍饼,贴以万全膏,内服菊花甘草汤,随即平伏。菊花连根带叶,皆治疔疮之圣药也。其中亦有挟风寒而发者,宜先用芎芷香苏散以散之,随服菊花、银花等药,即可内消。须及早下手,不可迟滞。

艾灸法(二)

隔蒜灸法,胜用刀针。书云: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痛时。凡治痈疽、疔肿、流注,及一切无名肿毒,以大蒜切片安疮顶上,用陈艾炷安蒜上,香点灸之,其艾炷大小,看疮毒大小为取裁。若痛疽之大者,以蒜捣饼,敷上灸之。不痛者灸至痛而止,痛者灸至不痛而止。若内已有脓,即将乌金膏涂灸处,外用普救万全膏贴之,烂开大口,卸却瘀脓易收功也。若口不收,或腐肉不脱,洗用防风汤,敷以海浮散,外贴万全膏,腐自去,新自生。计日可愈。

神火照法(三)

凡肿在头面以上者,不宜艾灸,恐引火气上攻,宜用火照法,神乎其神。法用火照散,安纸燃中,以麻油浸点,每用火三枝,离毒半寸许照之。自外而内,俾气透入,皮色紫滞者立转红活,若疮热平塌者,立转高耸。仍须不时照之,则毒瓦斯顿解,转阴为阳,以收全功。且此法不止施于头上,即如发背等毒,亦宜用之。其头面患毒,亦有用艾灸而愈者,因其毒纯阴,平塌顽麻,非艾灸无功。但艾炷宜小,如黍粒样式。二法乃疮疽门之宝筏。

刀针砭石法(四)

凡毒有胀痛紧急,脓已成熟,无暇待灼艾火照者,即宜用刀法开之。但刀法,须在的确脓熟之时,又须要深浅合度。以左手按肿处,先看脓之成否。如按下软而不痛,肿随手起者脓已成也;按下硬而痛,或凹陷不起者,脓未成也。已成脓者可刺,未成脓者,宜姑待之若脾气虚弱者,宜托补之。又须看其脓之深浅,以手指按下,软肉深者,其脓必深;软肉浅者,其脓亦浅。若脓浅刀深,恐伤好肉。脓深刀浅,恐脓不出而肉败,最宜斟酌。更有伏骨之疽,脓腐于肉,皮色不变者,宜以刀刺入深处,放出瘀脓,或灸开大口,放出之,不得姑息因循,俾毒瓦斯越烂越深也。其小刀,须利刃,勿令病者见,恐惊彼耳。砭法,施于头面及耳前后,因其漫肿无头,急用此法,以泻其毒。取上细瓷锋,用竹箸,夹住紧扎,放锋出半分,对患处,另以箸敲之,遍刺肿处,俾紫血多出为善。刺毕,以精肉切片贴,再用鸡子清,调乳香末润之。此地不宜成脓,头肉中空,耳前后更多曲折,提脓拔毒,恒多未便。

围药法(五)

书云:用膏贴顶上,敷药四边围。凡肿毒之大者,将以成脓,用乌金膏贴疮头上,然后用万全膏贴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贴膏处取其出脓,敷药处取其消散,并能箍住根脚,不令展开。其作三层敷围法,第一层,用乌金膏贴疮头,若漫肿无头,以湿纸粘贴,先干处,是疮头也。第二层,万全膏贴之。第三层,芙蓉膏围之。然予尝用万全膏,遍敷肿处,连根脚一齐箍住。其中消处自消,溃处自溃,竟收全功。可见膏药之妙矣。

开口除脓法(六)

凡治痈疽,口小脓多,则脓不出,或出而不尽,或薄脓可出,硬脓难出,以致瘀不去而新不生,延绵难愈。法当烂开大口,俾瘀脓尽出为善。其烂药,乌金散最佳,祛瘀肉,不伤新肉,且不甚掀痛,为至妙也。若有脓管,以棉纸拈裹药纳入,频换数条,即化去耳。亦有顽梗之极,非乌金散所能去者,则用化腐紫霞膏搽之,然终不若乌金散为至稳。

收口法(七)

凡治痈疽最难收口者,由瘀肉夹杂,瘀脓不尽所致。庸工不识,妄用补涩之剂,勉强收口,恐他日内毒复发,更甚于目前。惟予所用海浮散堪称至宝。以此敷上,瘀肉自脱,不必用刀,新肉自生,又不藏毒,万举万当也。大法先用防风汤洗之。再上末药。洗时须避风为主。书云:频将汤洗,切忌风吹是已。更有体虚不能收口者,须内服补药以助之。

总论服药法(八)

凡痈疽服药,宜照顾脾胃为主。不得已而用清凉,但期中病,切勿过剂。大法初起时,设有挟风寒者,宜先用芎芷香苏散一剂以散之。散后而肿未消,随用银花、甘草以和解之。若肿势掀痛,大便闭结,内热极盛者,则用卫生汤,加大黄以疏利之。若病势虽盛,而元气渐虚者,则清药中,须兼托补之剂,透脓散主之。若脓水已溃,必须托补元气为主,参耆内托散主之。如或元气虚寒,则补托药中,须用辛热以佐之。脾虚者,理中汤、参苓白术散。气虚下陷者,补中益气汤。胃经受寒,饮食停滞者,藿香正气散。气血两虚者,十全大补汤,加附子、鹿茸辈。间亦有虚而挟热者,即于前方中,去附子、姜、桂,加麦冬、银花、丹皮等药以收功,是又不可不知也。大抵有阳毒,有阴毒,有半阴半阳,宜细辨之。阳毒者,疮势红肿,疮顶尖耸,根脚不散,饮食如常,口渴便结,五心烦热,脉洪数。阴毒者,疮势灰白,平塌顽麻,少痛,根脚走散,食少,便溏,手足厥冷,口鼻气冷,脉沉迟。半阴半阳者疮肿虽红,不甚尖耸,饮食差减,大便不结,寒热往来,微渴喜热,脉虚软。此三者,必须细辨,俾用药寒温得宜,方为合法。治阳者,清凉解毒。治阴者,温中回阳。半阴半阳之治,清不伤胃,温不助邪,如斯而已矣。

复论五善七恶救援法(九)

或问:痈疽,五善七恶,何谓也?答曰:五善者,饮食知味,一也;便溺调匀,二也;脓溃肿消,脓水不臭,三也;神气清爽,动息自宁,四也;脉息有神,不违时令,五也。七恶者,大渴发热,泄泻淋闭,一也;脓溃尤肿,脓稀臭秽,二也;目睛无神,语声不亮,三也;食少不化,服药作呕,四也;恍惚嗜卧,气短乏力,腰背沉重,五也;唇青鼻黑,面目浮肿,六也;脉息无神,或躁动不和,七也。古语云:五善得三则吉,七恶得四则凶。余谓七恶之凶,不待四矣。然而急救之方,正不容以不讲。大抵热渴、淋闭、喘急、内热,皆真阴受伤,宜六味汤,加麦冬、五味。如不应,用八珍汤,加麦冬、五味。更不应,用十全大补汤,兼服六味地黄丸。此乃补阴生阳之说也。若气短、倦怠、昏愦、乏力、饮食不化,乃阳虚之候,宜用补中益气汤。若卧睡不宁,宜用归脾汤。若饮食减少,面目浮肿,宜用香砂六君子汤。若兼脾胃虚寒,更用理中汤。肾气虚寒,须用桂附八味丸,兼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此温补回阳之法。若痈疽溃后,脓血去多,变为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肢体振摇,而发痉者,并用参、归、术,并附子等药以救之。如不应,用十全大补汤,间有可生者。当此时势,性命急如悬缕,司命者,宜叮咛反复,熟思而审处之。

将息法(十)

凡病中设有挟风寒者,即宜断去荤腥油腻,微服散药,俟外邪祛尽,另用滋味调补。大抵将息痈肿,不可缺少滋味,以血肉能生血肉也。然又不宜过多,使肉气胜谷气;更忌生冷滞气之物,恐反伤脾胃耳。并宜避风邪,戒嗔怒,寡思虑,少言语,兢兢保养为贵。至于病后将息,毒大者,三年内宜远帷 ,毒小者,期年内宜远帷 。犯之则成虚损,或成偏枯,或阴减天年,不可不慎也。其他戒怒慎风,亦须常作有病时想。

以上十法,乃治痈疽发背之大纲,大者可为,小者可知已。余生平喜治外症,其心法全在于此。约而能己该,确而可守也。至于周身上下所患之病名,备载于后,以资参考。

外科症治方药

发背

(对心发 肾俞发 搭背 手发 足发)生于背,名曰发背,肺经火毒也。生于背下,与心相对,名曰对心发,心经火毒也。生于腰,名曰肾俞发,肾经相火之毒。若生于肩脊,名曰搭背,右为肺火,左为肝火也。生于手背,名曰手发,生足背,名曰足发,脾经湿热之毒也。有如莲子形者,头多突起。有如蜂窠形者,孔多内陷,外结螺靥。此二种,须防毒陷。大率此症,皆由膏粱浓味,或六淫外客七情内郁所致,积聚不散,以致荣气不从,逆于肉理耳。初觉肿痛,即宜用药消散之。散而不去,则用艾灸、提脓等法。痈疽之症,始为热中,末为寒中,不可不察也。

凡一切痈疽肿毒,初起之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酒煮烂,捣为泥,敷患处,用油纸隔布扎定,越一宿,其毒立消,屡试屡验,其效如神。

普救万全膏(见痹症。)

治肿毒初起时,皆可立消,内服此药,外敷远志膏,一切恶毒,无不消散但宜早服为妙,倘疮已成脓,无从消散也,必须外溃。

金银花(二两) 甘草(二钱水煎,清酒冲服。若毒在下焦,加牛膝二钱。)

每岁端午日,蓄蕲艾一二斤,愈久愈良。用时取叶为炷,或加麝香、木香、雄黄末,搓成团,安蒜上灸之,名药艾丸。

治疔毒、脑疽、乳痈、附骨疽、臀痈,一切患症,或不痛或大痛,或麻木,用蟾蜍(酒化,一钱) 轻粉(五分) 乳香 没药 雄黄 巴豆(各二钱) 麝香(三分) 朱砂(一钱)朝脑(一钱以上各为细末,于五月五日午时,在净室中,用蟾蜍酒和药丸,如绿豆大,每用一丸,口涎调涂,贴疔疮上,以膏盖之。

治疔之仙药也。

白菊花(四两) 甘草(四两水煎顿服,渣随即再煎。重者不过二剂,即消,至稳至效。一切消疔之剂,皆不及此。

凡毒多有挟风寒而发者,宜先用此散之。如毒不消,随服银花、甘草等药川芎 白芷 紫苏叶 赤芍 陈皮 甘草(各一钱) 荆芥 香附 秦艽(各一钱五分连须葱白二寸,水煎服。)若兼伤食,加山楂、麦芽、葡子。若内热极盛,加连翘、蒡子

去腐肉,不伤新肉,最为平善。

巴豆去壳,新瓦上炒黑,研细听用,多寡看疮势酌量。

防风 白芷 甘草 赤芍 川芎 归尾(各二钱) 雄猪蹄(一节加连须葱白五根,用三大碗水煎,以绢片蘸水洗之,拭干然后上药,其深曲处,以羊毛)

敷此,腐肉自化,新肉自生,此外科回生保命之灵丹也。

乳香 没药(等分上二味,安箬皮上,火炙干,为极细末,敷患处,再贴膏药。此散毒净则收口,毒不净则提脓外出,其神妙难以言喻。)

朱砂 血竭 没药 明雄黄(各三钱) 麝香(五分上五味,为细末,用绵纸条,长尺许,每条裹药三分,真麻油浸点,自外而内,周遭照之,疮毒随药气解散,自不内侵脏腑。初用三条,渐加至五、七条,疮势渐平,又渐减之。

熏罢,随上乌金膏,贴以万全膏。若肿势漫衍,周遭用芙蓉膏敷之。如再熏,须洗去末药,其贴膏药处,药油可不必洗。

赤小豆(四两) 芙蓉叶(四两) 香附(四两) 菊花叶(四两) 白芨(四两为细末,每末一两,加麝香一分,米醋调,涂住根脚,鸡子清调亦可。

治痈疽发背,瘀肉不腐,及不作脓者。又治恶疮,内有脓,而外肉不穿溃轻粉 蓖麻仁(研,各三钱) 巴豆(研白仁,五钱) 白结(二钱) 樟脑 螺狮肉(各一钱) 金顶砒(五分为末,瓷罐收贮,临用时麻油调,涂顽硬肉上,以万全膏贴之,至顽者,不过二次即软其力大于乌金散。)

解毒消痈、清热、活血、止痛,初起相宜。

白芷 连翘 花粉(各八分) 荆芥 甘草节 蒡子(各一钱) 防风 乳香 没药(各五分) 银花(二钱) 贝母 归尾(各一钱五分水煎服。若大便闭结,热势极盛者,加酒炒大黄二三钱。)

凡痈毒内已成脓,不穿破者,服即破。

黄 (四钱) 皂刺 白芷 川芎 牛蒡子 穿山甲(炒研,各一钱) 金银花 当归(各五分酒水各半煎服。

丹溪云:痈疽未溃,以疏托解毒为主,痈疽既溃,以托补元气为主。二语人参(一钱,虚甚者,倍用) 黄 (酒炒,三钱) 当归(二钱) 川芎(酒炒,五分) 炙草(一钱五分) 陈皮(五分) 金银花(五钱) 丹皮(一钱) 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一钱五分大枣五枚,水煎服。)

温补中气,挽回元阳。

人参(二钱) 黑姜(一钱五分) 甘草(炙,二钱) 白术(陈土炒,三钱) 附子(姜汁甘草水制,一钱)大枣五枚,去核,水煎服。

健脾养胃。

人参(一两) 茯苓(蒸,二两) 山药(炒) 苡仁(炒) 扁豆(炒) 莲肉(去心炒,各二钱) 砂仁(一两) 神曲(炒黑) 甘草(炒,各五分) 白术(陈土炒,四两) 陈皮(微炒,一两)共为细末。每用三钱,开水下。

中气下陷者举之,巅顶有病,需此。

人参 炙甘草 当归(各一钱) 升麻 柴胡(各三分) 陈皮(五分) 黄 (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

散风寒,消饮食,止呕吐泻利。

藿香 砂仁 浓朴 茯苓 紫苏叶 陈皮(各一钱) 白术(陈土炒) 半夏 桔梗 白芷(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