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图馆:宋词三百首
- (清)朱孝臧编选 方青羽编
- 818字
- 2024-12-23 15:28:13
诉衷情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①,最断人肠!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5_0001.jpg?sign=1739277237-GkRK3L3JZNEAxZxqHeUlJk009Fu7nE77-0-42b8467d4aeafa6b13eef45a83688c59)
【注释】
①“拟歌先敛”二句:是说唱歌之前先做愁态,笑之前先要皱眉,以此来增添妩媚。
【译文】
清晨将帘幕卷起,看见满地清霜,她用热气呵手,试着描画梅花妆。只因有离别的幽恨,所以她将双眉画成绵长的远山。
回忆往事,痛惜年华流逝,容易令人伤感。打算唱歌却先做愁态,想笑却先要皱眉,这最叫人断肠啊。
【赏析】
这首词抒写的是一位歌妓的离愁别恨。词人通过对歌妓在冬日清晨梳妆的描述,展现了她内心的落寞与苦闷。
上片描写歌妓对镜梳妆的情景。“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天气以及人物情态。“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霜”,说明气候只微寒;“梅妆”,为南朝宫中传出来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别样打扮。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古人有以山水喻别离的习惯,由于心中装有离恨,因而她将双眉画得如远山一般绵长。将双眉比作远山,想象奇特而生动,既写出了歌妓眉似远山之美,又揭示出她内心的痛苦和凄寂。
下片描写歌女的内心感受。“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这三句写她追忆往事的心情。她想到自己的歌唱生涯异常凄惨,嗟叹自己那青春年华都在陪酒卖唱中抛掷了。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这几句总结了歌女卖唱赔笑的生活,并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她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流露出词人对歌女深深的哀怜之情。
⊙作者简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5_0002.jpg?sign=1739277237-rRFayfT9IqzYTDOLlJHmcDy31NQqIUe7-0-376007a5b2dcfcb16087b51a6e641c89)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谥“文忠”。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诗、词等方面都卓有成就。其诗开创了宋代诗坛的新面貌;其词在北宋前期与晏殊并称。词多缠绵悱恻之作,不脱花间词的痕迹,亦有清丽明快、疏旷豪放之作。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踏莎行
候馆梅残①,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③。平芜尽处是春山④,行人更在春山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6_0001.jpg?sign=1739277237-JWTVcYh18PTnkbxFh7zoNWUdmwEfcebf-0-6a0f14d4aba510286d61af2c3fb41d6b)
【注释】
①候馆:驿馆。②摇征辔(pèi):指策马远行。③危阑:高楼上的栏杆。④平芜:绵延不断、向远方伸展的草地。
【译文】
驿馆中梅花凋残,溪桥边柳叶细细。青草飘香,春风和煦,目送爱人骑马远去。离愁随着心上人的远去也渐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一般。
寸寸柔肠,满眼的泪水。楼太高了,不要独自倚靠高处的栏杆。原野的尽头是青翠的山峰,远行的人还在那青山之外。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词作。本词写法特别,不是只写游子的离愁或思妇的离愁,而是结合了两者,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闺中思妇的别恨。
上片写游子在旅途中的离愁。“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开头三句描绘了一幅早春行旅图。梅残、柳细、草薰、风暖点明时令,即仲春。“候馆”点明事件,即行旅。首三句以实景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直接抒写离情:“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目,以不断之春水暗喻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
下片写想象中闺中少妇的离愁。陌上游子忧愁到极点,进而想象对方的相思情状:“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寸寸”、“盈盈”两词写出了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楼高莫近危阑倚”,这是行人的劝慰之辞,深情而体贴。希望她不要登高眺望他的踪影,因为“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即便她凭栏远眺,看到的也不过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以及原野尽头的春山。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7_0001.jpg?sign=1739277237-StcpMt7wzQJW8vdbgBUGJZRDlRyuwWJn-0-c5b132492efc6bd8248d893147e0d25a)
【译文】
去年元宵夜,花市灯光明亮如同白昼。月儿爬上柳梢头,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月儿与灯光依旧,却不见去年约会之人,眼泪打湿春衫袖。
【赏析】
这首词结合元夜观灯这一风俗,叙写了主人公观灯时的回忆与感想。全词通过对“去年”元夜的甜蜜情景与“今年”元夜的凄凉情景进行对照,表现了主人公为物是人非、旧情难续而伤感的心理。
上片回忆去年的一段情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点明时间,描写去年元夜灯市的繁盛景象。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两句由闹转静,描写一段封存在主人公记忆中的缱绻情事。主人公与恋人避开人流,避开华灯,在黄昏月上之时,秘密约见,倾诉衷肠。这两句词意境清幽,深为后人所称赏。
下片叙写今年观灯时的感伤心情。“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词人由回忆转到现实中来,眼前景象依旧,月儿皎洁明亮,灯市灿烂如昼。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不见去年人”令词人多么感伤,最后竟“泪湿春衫袖”。时光飞逝如电,旧日的欢乐如今已化作泡影,看着眼前旧物,却不见旧时之人,怎能不令人伤心?忆旧伤今是人们感情生活中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所以这首词虽历经千年却依旧能引起后人的共鸣。
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意象明净自然,结构回环往复,颇具民歌风味。
词的品赏知识
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婉约词派是宋词中的主流,无论是词作数量还是词人数量都在宋词和词人中占大多数。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以下几位:
晏殊:晏词富于哲理、引人深思;珠圆玉润、气象富贵、格调闲雅;和婉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柳永:柳词情意凄凉而境界开阔,描写委曲而笔力矫健。《雨霖铃》即是其代表作。
欧阳修:欧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这首《生查子》就将男女之情写得朴实生动,情意绵长。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①,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②。离歌且莫翻新阕③。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8_0001.jpg?sign=1739277237-QtcbZlLcxZzmzkTRz0Ih3unLuGbW1Xd3-0-c4862aabac8c6a4c4232fe18f07130c0)
【注释】
①拟把归期说:心中想把归期告诉对方。②风与月:指风月美景。③离歌: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阕:量词,一首歌为一阕。
【译文】
我在饯别宴席上打算说说自己归来的日期,正要说时她就愁容惨淡,无语哽咽了。人本身就是痴情之物,这离恨与风月无关。
且不要唱那新翻的离歌,一曲唱完能叫人愁肠百结。只需要将洛阳的花儿看尽,才容易与洛阳的春风分手。
【赏析】
这首词作于词人离别洛阳和恋人话别之时,词境凄凉。
彼时词人西京留守推官任满,将要离开洛阳,恋人为他送行,两人心中无限凄凉。此地一别,两人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词人想虚构一个归期,安慰安慰对方,可话还没说出口,她就凄惨地呜咽起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两句是词人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充满哲意。
随即词人由哲思重新返回到眼前的情事上来,这段写得分外凄伤。白居易在《杨柳枝》中有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这里反用其意,说无论旧曲新曲,都不能起到安慰人的作用,反而会增添离别之人的痛苦。末二句突然扬起,由先前离别时的哀伤转为豪兴。他认为既然“人生自是有情痴”,人的别情生来就有,无法借外力(离歌)排遣,不如让自己的感情得以充分抒发出来,这样它才不会郁结于心头。这首《玉楼春》关乎儿女情长,而词人能从其中发掘出哲理,确实难能可贵。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①。垂杨紫陌洛城东②,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9_0001.jpg?sign=1739277237-7izioaai5f7Ejt6YBvvdXD1jh5f6lztA-0-5f82d6fd39c14a6faea5d40a7c78b05d)
【注释】
①且共从容:意谓暂且一起悠闲一刻,不要急于离去。②紫陌:指京城郊外的道路。
【译文】
我端起酒杯问候东风,你且和我从容宴饮,洛阳城东宽阔的街道两旁垂柳依依。也是在这里,我们携手相伴,游遍花丛。
苦于聚散太过匆忙,这离恨无穷无尽。今年的花比去年红。可惜明年的花会更好,但又怎能知道我将和谁一同欣赏呢?
【赏析】
这首词作于明道元年(1032)春,当时词人正担任西京留守,写词人与友人在洛阳东郊旧地重游时的感受。
上片纪游,由眼前之景而回忆往昔之景。“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在和暖的春风中,词人设宴为友人送行,他并未作惜别语,而是举起酒杯劝友人暂时忘掉分离的痛苦,尽情欢乐。词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人生常常是离别多,欢聚少,因而特别珍惜与友人相处的短暂时光。
“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送别之际,词人回忆起过往的那次欢聚。他们携手游春,踏遍花丛,十分欢快。这几句写出了词人与友人之间深挚的感情。
下片抒怀,悬想未来。往昔相聚的欢乐与今天分别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词人生出“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这样充满哲理意味的感慨。
“今年花胜去年红”,今年有友人相伴,词人在相聚的欢乐气氛中看花似乎都比去年的红。其实花开花谢乃是自然现象,今年的花未必比去年红,词人通过这一对比写出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接着词人又对明年展开联想:“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两句抒发了对人生多变的感慨,词意更深。
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①,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②。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③。凉波不动簟纹平④。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30_0001.jpg?sign=1739277237-r6h1ceG7pP2RbkPfvRSaAn10SSjy37m1-0-c2af757103535428ce216bc51a54f6bf)
【注释】
①柳外轻雷:柳梢之外是云空,轻雷自云空响起。②小楼西角断虹明:小楼西边的天空上出现了一弯被楼角隔断了的彩虹。③玉钩:指挂帘帷的钩子。“玉”是夸张的说法。④簟:指竹席。
【译文】
柳林外传来阵阵轻雷,池面上细雨蒙蒙,雨打荷叶发出细碎声响。雨停后,小楼西角挂着半截彩虹。人倚着栏杆,等待明月升起。
燕子飞来往画栋内窥视,玉钩松开帘幕垂下。平展的竹席凝着凉意。两只水晶枕头,旁边横着一枚金钗。
【赏析】
上片写楼外之景。“柳外轻雷池上雨”,这一句写雷声。夏季多雷,一“雷”字点明时令。“雷”字之前冠一“轻”字,说明雷声很轻,雨虽急却不大。接着便写雨声:“雨声滴碎荷声。”两个“声”字叠用,使雨声荷声一齐在人耳畔响起,十分热闹;一个“碎”字,写出了雨打荷叶之声的清晰。“小楼西角断虹明”,雨停了,天空放晴,出现断虹一弯。断虹现于小楼西角,由此引出上片闻雷听雨之人:“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她独倚画阑,久久不愿离去,等待着天边那一钩新月升起。此情此景,是多么曼妙温丽呀!
下片写室内美人。“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这两句以燕子所窥点明倚阑之人已归层内。一个“窥”字用得极为精巧,细致地写出了燕子的动作、神情。“凉波不动簟纹平”,这一句通过写凉席,表明此时美人已经睡下。“不动”、“平”衬托出静处生凉之境。“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由这两句我们可以想象出卧房中躺着仙女般美好的人物。词人并不直接描写女主人公的睡态,而是从侧面进行描绘,给人以无限想象。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①,楼高不见章台路②。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31_0001.jpg?sign=1739277237-lJXquVQpdIbvrwgK7JCdavRygE9KKJIF-0-773a1740e25f916536ff585c9eb56bd9)
【注释】
①玉勒雕鞍:镶玉的马笼头和雕花的马鞍。游冶处:即冶游处。指歌楼妓馆。②章台:妓女住所的代称。
【译文】
庭院幽深,不知道有多深?那里杨柳丛丛,堆叠着烟雾,那里帘幕重重,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寻欢作乐的地方,家中虽有高楼,却望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这是三月的一个傍晚,门掩住黄昏的景色,没有法子将春留住。带着眼泪问花花儿不语,那纷乱的落花反而飞过秋千去。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闺怨的词作。词人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着重描写了少妇独守空闺的寂寞心情。
上片描写闺中少妇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想见意中人而不得的心情。“庭院深深深几许?”首句连用三个“深”字,极写少妇所居庭院之幽深,衬托出她的寂寞。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堆烟”写庭院之静;“帘幕无重数”,进一步写闺阁之幽深封闭。这两句愈发烘托出闺中少妇的孤独与怨艾。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这位女子的幽怨是因为丈夫的花心,他终日游荡于歌楼妓馆之中,不以她为念;而她却整日盼望夫君归来,伫立高楼,遥望他的身影,然而楼虽高,却仍然望不到丈夫游冶的地方。
下片写少妇的心情。“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暮春时节,思妇感物伤怀,她看到“雨横风狂”的景象,不禁生出“无计留春”的感慨来。这三句隐含着词人对岁月易逝、人身易老的感慨。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为全篇警句,深得后人喜爱。这两句以眼前之景写少妇心中之情,写出了她的痴情与绝望,蕴藉深厚。“泪眼问花”,她含着眼泪问花可知道她心中的怨恨,但花却不语,就连花儿也不同情她的遭际,一跃身“飞过秋千去”。
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①。酒盏旋将荷叶当②,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③。
花气酒香清厮酿④,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⑤,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32_0001.jpg?sign=1739277237-eiKffUuMkMhKcOnhZcjL3vaWOI3iEV33-0-5ebe99ae781327c7e5079525d125d2dc)
【注释】
①逡(qūn)巡:顷刻。②旋:随即。当(dànɡ):代替。③生红浪:莲塘泛舟,有莲影映于酒杯之中,故显出红色波纹。④清厮酿:形容花香酒香混成一片。⑤一饷:一会儿,片刻。⑥阁:同“搁”,搁浅。
【译文】
忽然听到莲花底下的划桨声,顷刻有女伴来寻访。随即将荷叶当成酒杯。荡起莲舟,酒杯里时时生起红浪。
花和酒的清香混成一片,花的红晕和人脸的红晕相互辉映。醉酒后的她们在荷叶的绿荫中睡了片刻,惊奇一看,才发现船头已经搁浅在沙滩上。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采莲姑娘在荡舟采莲时饮酒逗乐的情景。词人以清新爽利的语言,刻画了一群天真烂漫、活泼俏丽的水乡姑娘形象,将一幅有声有色的风景图呈现在读者面前。
“花底忽闻敲两桨”,首句起得突兀,着意写桨声,使人顿生疑惑:不知这划桨之人是谁?他(她)要去做什么呢?紧接着词人便给我们作了回答:“逡巡女伴来寻访。”这一句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以及荡桨之缘由——她们原是来寻访女伴玩耍的。
“酒盏旋将荷叶当”,这是一个倒装句,原句应为“旋将荷叶当酒盏”,用倒装是为了协调平仄和押韵。“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这是描写采莲姑娘们游船逗乐的情景:随着莲舟摇荡,那“杯”中酒映着荷花,泛起层层红浪,画面活泼生动。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这里描述花、酒与人都沉浸在一片“香”与“红”之中。这两句纵横交织,叫人分不清花香与酒香,分不清花容与人面。
接着词人笔锋一转——“醉倚绿阴眠一饷”,画面由热闹转为平静。此句“绿”字与上句中的红字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视觉带来非凡享受。“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这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写姑娘们从“眠”到“醒”的情态。一个“惊”字使画面由静转为动,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为上下文转接的纽带。
渔家傲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①,合欢影里空惆怅②。
愿妾身为红菡萏③,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33_0001.jpg?sign=1739277237-JWCa5iXwUbgcjgnwYZpUj71DZYAQnBQN-0-f04aa1f4557d8e59bb76b86e50be1539)
【注释】
①无计向:无计可施。②合欢:并蒂而开的莲花。③菡(hàn)萏(dàn):荷花。
【译文】
近日来门前溪水见涨,情郎几次偷偷划船来看我。船太小难以支起红色的斗形小帐,没办法,只能在合欢影中空自惆怅。
希望我是红色的荷花,年年生长在秋江上;再希望你为花底的浪花,没有障碍,随着风雨长相往来。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爱情的词作。词以一水乡女子的口吻写出,借物喻人,热情歌咏了青年女子对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上片叙事。“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两人大概隔溪而居,平时见面的机会很少。只有趁溪水涨时,才能驾船偷偷相会。“几度”二字写出双方相爱之深;而“偷”字,则说明他们为秘密相爱。
“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红斗帐,一种红色的斗形小帐,在古诗词中常象征着男女的好合。合欢,指并蒂而开的莲花。两人虽得以相见,但无奈船太小,支不开红斗帐,使两人不得好合。“合欢影里空惆怅”,这一句尤妙,将物和人对照起来,莲并蒂,而人却不能好合,这两句生动地表现出了男女主人公对影神伤的情态。
下片抒情。“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这三句紧承上片莲花而来,设喻写情。红菡萏,即红莲花。面对秋江上的红莲,女主人公不禁从心底生出这般愿望:她自己是年年开放于江上的荷花,而情郎为“花底浪”,两人从此“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荷花与细浪是紧密相依的,女主人公借它来比喻情人间的亲密关系,生动而形象。
整首词集抒情与比兴为一体,语言通俗清新,富有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