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

◎杜安世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注释】

①剑外: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②尚色依依:指杨柳虽然还是绿色,依依柔姿却不可与春天相比。③暮天:傍晚的天空。④遣客:指诗人自己。⑤:艰险崎岖。⑥瞻京都迢递:回望来路,京都已经很遥远,不能再见。

【译文】

巍巍剑阁之外,寒冷的霜覆盖树木的枝丫。看看那衰残的柳树,尚且碧色依依。傍晚的天空十分寂静,排成阵列的雁群高飞,飞入碧云端。江山一派秋色,放逐之人心下悲伤。

蜀道奇险,只能缓慢行走。瞻望京都,它是那么遥远。听见巴峡传来阵阵猿啼。唯独我无计归家。空自怅望,每每无言,独自对着那夕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之愁。

上片词人描绘了三幅秋日图景,渲染出一片苍凉与寂寞。“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 “剑外”是词人的漂泊之地,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巍巍”写出剑阁地势之险要,渲染出词人漂泊之地的偏远;而山高寒重,故而“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这两句写柳,突出的是一个“衰”字,说柳条尚依依,但毕竟已经衰残,不能与春日的杨柳同日而语。“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这三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雁暮归图,寂静而悲凉。其中“静”字用得极为传神,不仅写出了环境之旷远、天穹之寥廓,还写出雁唳长空的悲凉。“江山秋色,遣客心悲”,末两句由景及人,点明游子的悲愁。

下片抒情。“蜀道巇崄行迟”, “巇崄”与上片首句“巍巍剑外”相呼应,申述蜀道的奇险;“行迟”则写出行路的艰难。“瞻京都迢递”,游子行路已久,回望京都已遥不可见。本来京都就已经望不见,词人还要往西去。行至巴峡的词人听闻两岸猿猴凄厉的鸣叫声,心中更觉悲伤,不禁凄然叹道:“惟独个、未有归计。”最后以“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作结,将羁旅的寂寞写尽。无声往往胜有声,通过“怅望”、“无言”、“独对”数语,我们可以体味到词人那种难言的凄凉与寂寞。

⊙作者简介⊙

杜安世,生卒年不详。字寿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有《四库总目》。有《寿域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