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景观快题手绘元素表现

第一节 植物的画法

一、植物的线稿画法

在景观表现中植物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形态及用线处理上也就不同,应学会表现各种植物的形状、疏密和质感。

1.植物线稿的基本技法

(1)基本笔法

植物的线条可以采用各种不规格曲线,曲线非常适合表示树冠的团块感,有短线、云朵线、齿轮线、尖角线等。

短线

云朵线

齿轮线

尖角线

(2)树木的枝干画法

画枝干应注重枝和干的分支特性。枝的分支应讲究粗细枝的位置安排、疏密布置,以及整体的均衡。主干应注重布局安排,力求重心稳定,开合曲直得当,在主干的基础上添加小枝后就可使树木的形态栩栩如生。

(3)树木形态的画法

应根据树木的种类、远近等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我们可以用几何形的方式来分析树的形态结构,将一棵形态复杂的树控制在一个最简便、最清晰、最能表现其外部轮廓的几何形式之中。这样便于对树种的描绘,例如,灌木类是圆球或圆球的组合,落叶乔木形似圆球形,常绿树近似于圆锥体。抓住树木的几何形态,就抓住了不同树种的相貌特征。

1 写实式的画法

2 图案式画法

外轮廓线条要流畅,内部结构线条要有疏密变化,注意点线面的结合。

2.不同植物单体的画法

一般植物分为四大类:乔木、灌木、地被、花草。

(1)乔木

1 表现步骤

画乔木树种首先要把握树冠带给我们的外形感受。先找准对象轮廓特征,再深入内部的结构、比例、姿态等关系。以下是乔木的表现步骤。

①用四边形外框,确定乔木的高宽比。

②接着略去所有细节,只将整株乔木作为一个简洁的平面图形,画出树冠轮廓,明确乔木的枝干结构。

③继续刻画乔木的整体轮廓线。

④最后用线条体现树冠的质感和体积感。

2 乔木的表现实例

乔木是具有明显主干的直立树木。近景边缘乔木,在画面中起到框景的作用。前景植物树干刻画不能过于仔细,树冠要画得自然有变化。

(2)灌木

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是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画灌木时要有几何体的概念。

(3)花卉、地被的画法

花卉、地被是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不同的地被可以根据其形体选择不同的表现线形。

短线

尖角线

齿轮线

云朵线

(4)针叶树的画法

针叶树包括松类和柏类,这两类植物形态特征比较明显。柏树以圆锥树形居多,松树则要注意画好树叶的组团关系。

(5)棕榈类植物的画法

热带棕榈类植物树形具有独特的气质,能够有效地表达一定的环境气氛。用尖角线来表现棕榈类植物。

棕榈树的表现画法

棕榈树的平面画法

二、植物的马克笔上色

在表现图中,植物着色没有严格的季节及时间的要求。只要准确地表达出冷暖关系、明暗关系,色彩搭配准确就可以。

1.表现植物的基本马克笔笔触

(1)团状弧形笔触

适用于外形规则的球形植物,如大型乔木、绿篱等。

(2)发射状针形笔触

适用于叶片形态狭长且明显的植物,如针叶类、阔叶类、棕榈类以及花草等。针叶形笔触要在团状基础上,根据叶片的长势变化笔触的长短、方圆、大小。可以由外向里画,也可以从里向外画,做到统一中有变化。亮部的笔触较虚,暗部笔触偏实。一般根部的颜色深,外面颜色浅,或反之也可以。

(3)排线块面笔触

利用马克笔块状笔触不同角度的组合排列,形成“谷”字形或“品”字形的单元形态,再将几个单元形态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体树形。在此基础上,加重局部暗部,添加点叶,就可以形成生动的效果。

画到外轮廓时,要利用笔触的形状,以及组块之间的留白来体现轮廓的起伏。注意暗部不能画得太闷,需要留些空白使画面透气。

这种画法较为灵活多变,广泛适用于多种种类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2.不同植物马克笔表现

(1)乔木

1 实景式画法

①先抓住主要形态,先用浅绿色画树冠的亮面。笔法上要用团状弧形笔触表现出树形的主要特征。

②趁着第一遍还没干,叠画中绿色,趁湿叠色能将两种颜色的笔触很好地融合到一起。

③继续用略深的绿色画树冠的暗面,表达出树冠的层次关系。

④最后用深绿色画树冠与树干相接的暗面,用笔上要少而精,不要涂死。

2 图案式画法

用不同粗细、轻重、虚实的线条来表现树木。

3 乔木表现实例

(2)针叶树

1 实景式针叶树画法

①先用线条表现过程中,要用尖角线来表现树冠蓬松疏散的特点。树干要画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

②接下来用p166+165马克笔画树冠的亮部。用笔要用团状弧形笔触,使颜色衔接自然。

③继续用p31+p184马克笔叠加树冠灰面,要选择整个树冠中相对较灰的部分,适当调整外形,使之有变化。

④接着用p149马克笔画树干,在用p98黑色画树干的暗面和向下弯曲枝干。最后用p195+p26画地面植物,强调画面整体黑白关系。

2 针叶树柏树的图案式画法

①先用p166/p198/p26分别画柏树的亮面。

②再用p28/p134分别画柏树略灰的部分.

③最后p31/p38线和点结合的笔法画柏树的暗部。

(3)棕榈科植物

棕榈科植物一般呈扇叶状,表现时先把握总体的球状体积,着重刻画边缘部分具体的叶片结构形态。用笔要有变化,笔触点线面的对比和笔触长短不一形成的趣味性。用笔时注意叶片的向心性。同一个叶片表现时要注意从根部到亮部由深到浅的颜色变化。

1 棕榈树表现步骤

①把整体当成一个倒的圆锥体,根据光源方向,分出大体的明暗关系,确定大体色调。用p192马克笔浅绿色一次铺满中间层次和暗部,亮部要留白。

②用p167+p165马克笔中绿色叠加暗部,选择整个树冠中最重的部分加重,用笔要有一定的速度,趁湿接笔,使颜色衔接自然,暗部颜色融合在一起和亮面产生虚实变化。

③选择几处最前面的叶片充分刻画其结构。适当调整外形,使形态更生动。用p186马克笔深绿色刻画叶片朝下的面,并画出投影,增强树冠的结构特征。用p98黑色画几个点强化结构。根据画面整体,添加一些周边的零散叶片,使画面更生动耐看。

2 椰子树的表现步骤

①线条要注意前后堆叠关系,表现不同朝向叶片的透视变化。分出大体的明暗关系,确定大体色调。着色时不必考虑具体的叶片形态。用p165浅绿色一次画满整个中间过渡层次和暗部,亮部留白。

②用p165+p32马克笔从暗部开始叠画叶片,选择从整个树冠中最前面的叶片根部以及朝下的部分开始加重,也可以几组相邻的叶片一起画,使暗部的颜色融合在一起,和亮面产生虚实变化。

③最后整体调整画面。用p38深绿色马克笔加强局部叶片,用p98黑色马克笔选择几处最前面的叶片充分刻画结构,增强体积感。

3 棕榈棵表现实例

(4)灌木

1 马克笔表现步骤

①灌木色调特点是上浅下深、上虚下实,先用p192浅黄绿色画灌木的受光面。

②接着用p166中绿色画灌木的背光面,要注意与受光面的衔接。

③最后用p165+p184偏冷的深绿色画灌木的暗面。注意点与面的结合。

2 灌木表现实例

(5)花卉

1 马克笔表现步骤

①表现花卉先从形态来画,用p11浅粉红色画灌木的受光面。

②接着用p137较深的灰粉红色画花卉的暗面,用发射状针形笔触。用笔要有空隙,不要画得太满。

③最后用p169深粉红色画花卉的暗面,笔法上要用点和线相结合的方式表现花卉。

2 花卉表现实例

3.植物组团

(1)马克笔表现步骤

①在表现近处的乔木时,用笔的遍数不宜过多。先用p197号马克笔画乔木的受光面和灌木的受光面。

②再用p25略深的黄绿色画乔木的灰面,画面上要层次丰富。

③用p167+p187中绿色画乔木的暗面。再用141号马克笔画针叶树的亮面。

④最后用p25中绿色画灌木。用p38蓝绿色画针叶树深的部分,注意针叶树色彩较深,灌木次之,草乔木最浅。

(2)植物组团表现实例

三、植物的平面图表现

植物在景观应用中有乔木、灌木、花卉、绿篱、草坪、藤本植物、水生植物等不用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植物图例表达各异。

1.树木的平面表示方法

树木的平面表示以树干位置为圆心,树冠的平均半径为半径画圆,中心用点或小圆表示。树木有针叶树和阔叶树之分,在配置时有孤植和丛植、群植和林植、片植、篱植等不同的种植方式,在表达时应该有所区别。

(1)单株针叶树的平面表现

针叶树的树冠外围线为锯齿形线或斜刺形线。

(2)单株阔叶树的平面表现

阔叶树的图例外轮廓为圆形或裂形线,表现手法上有轮廓型、分枝型、枝叶型等。

轮廓型:树木平面只用线条勾勒出轮廓。

分枝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表示树枝或树干的分叉。

枝叶型:在树木平面中既表示分枝,又表示冠叶。

(3)树丛、树群的表现

注意树冠重叠部分的表现,可以画出上方树的完整树冠,而下方树的树冠被遮挡住了就不画,可以把两树冠重叠的部分擦掉不画,也可以上下树冠都画出来。树例的落影是平面表现最重要的手段,它能增加图面的立体效果,使图面更加明快、有生气。树例的落影常用落影圆来表示,当然有时也参照树形稍作些变化。

(4)树林的平面表现

树林有疏林和密林之分,区别是疏林的图例中要留有一定空隙,而密林不留空隙。

疏林

密林

2.花卉的平面表示方法

花卉在景观应用时常呈带状种植,做镶边植物,其图例表现如图。

3.绿篱的平面表现

绿篱在景观应用时有自然形的绿篱和整形绿篱,其区别是整形绿篱的平面形状多为规则型,自然形绿篱的平面形状是不规则形。

整形绿篱

自然形绿篱

4.草坪的表现

草坪一般有圆点法和短线法等表现方法,马克笔以平涂方法画草坪。

四、树木的立面表现

在景观表现图中,树木的立面表现有写实画法和装饰性画法两种。写实画法应注意树的质感和体积感的表现。树木的受光部多分布在树冠上部,暗部集中在树冠下部,特别是树枝与树冠交界处明显偏暗。

工程图一般用装饰性画法,要注意树冠的整体造型,突出画面图案化的效果,一般将其归纳为单纯明确的几何形,线条的组织上常常都很程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