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认知里,人们对于思维的理解存在诸多误区,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不断专注于思维哲学的探讨和研究,从而提出了具有实用意义的思维观念和方法。那么,究竟何为思维?
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也是构成个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不断思考和探索,单纯的想象、漫无边际的联想、没有依据的遐想都和“想”有关,但是并不能确切地称作“思维”。我们需要了解思维最本质的含义和内涵是什么。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推动他们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思维过程总会存在相似的中心因素,其实质就是依据目的去调节思维,通过对事物的疑问去激发思维。这一切都是思维本身所具备的深刻内涵,它们会在我们的解读中一一展现。
1.思维的四种含义
在与人沟通或者独立思考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我想”,或者说“让我想一想”。其实,这其中的“想”就是我们本章要讨论的主题——思维。
“想”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词,无论做决定还是日常沟通,都离不开“想”。这里,“想”就是思想和思维的意思,它应用的场景非常频繁,以至于有时候我们真的很难去解释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本质。现在,我们要探寻的就是芝加哥大学思维训练课程中的“思维”的一系列连贯含义。
首先,我们思考一下“思维”这个词在不同情境之中的几种不一样的用法和含义,在后期的研究中,这份探讨和思考或许对我们会有所帮助。
一般来讲,思维最经常、最广泛的一种含义是大脑之中出现的想法,也可以说,这是思维最不严谨的用法;第二种含义是,思维是指人们对于未曾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事物的想法;第三种含义则显得更为狭窄,指思维是一种信念,即人们根据某种象征或者证据而得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信念。如果细分,第三种含义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在某些情况之下并没有思考太多,甚至没有思考根据是什么就得出的信念;另一种情况则是人们在证据充足且意识到这些证据作为依据的时候而得出的信念。
对以上所讲的最后一种情况,即思维的整个过程,我们称为“思索”或者“思考”,只有这样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教育意义,也是本书的主题。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来具体地谈一谈“思维”具体的四个含义。
(1)偶然与随便的想法
从最宽泛的角度来讲,思维是指大脑中闪现的任何一种想法。当然,这样的定义并不严谨。依据这样的定义,即使是一个便士,也可以让你产生任何一种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并不能促使人做出与想法等效的交易。也就是说,在这层含义当中,只要是出现在大脑的想法,都可以称为思维,但同样需要明确的是,这样的思维不会给人带来任何逻辑和道理,因为它包含了所有一闪而过的感触、随心所欲的遐想以及零零散散的记忆,那些白日梦、海市蜃楼的遐想以及拂过脑海的思绪,都被划进了思维的范围。
每个人的一生会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这种漫无边际的随想和不切实际的期盼当中度过,这些期盼与随想所耗费的时间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义来界定思维,那么痴呆的人也存在思维。有这样一个故事: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人,他是远近闻名的笨蛋,但是这个笨人有一个梦想,就是竞选市镇的公职。对于他的竞选,人们都不赞成,可是他对邻居们说:“听说你们对我担任公职的知识和能力有所担心,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总会去思考这件事、那件事呢!”从这样的意义来说,这个笨蛋所说的“思考”也可以叫思维,然而他的思维只是随心所欲的想。
思维不只是一连串漫无边际的想法,而应该是连贯有序、因果分明同时又前后呼应的思考过程。或者说,在思维的整个过程当中,不同的部分应该彼此呼应,互为印证,思维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是从此到彼,并一步一步走到最后。用逻辑术语来讲,思维是一个“项”,每一项都会留下一定的存储,供后一个项去使用,就像一列火车一样。
(2)思维是对非直接接触到的事物的想法
在这一层面上,思维的含义局限于人们对那些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想法,也就是人们不能直接看到、听到、闻到、接触到的事物。就如同我们询问一个讲故事的人,问他所讲的故事是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时,他有可能回答:“这只是我想出来的。”故事是想象出来的,不是忠实于实际的记录和观察,那么,这个故事的情节所依托的就是想象。最重要的是它有一定的连贯性,能够将复杂琐碎的事项联系在一起,一环一环紧密相扣。而孩子们所讲的故事就缺少连贯性,情节往往是相互分离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对非直接接触到的事物的想法,是很多情节联系在一起所激发的思索,这种思索能力本身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可以称为谨慎思考的前奏,并可以为思考提供前提。只是,构思并不是为了知识和真理才出现的,它与思维的目的不符——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取真理、知识和信念,所以,尽管这种过程与思维相似,但是并不能称之为思维。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的表达者所表达的并不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而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构造出来的精彩情节。他们或许能够说出很巧妙的故事,但却无法生产知识,他们的思索只是感觉的一种表达和绽放。
(3)立足于非直接感受事物的信念
在这一层含义中,思维立足的是某种根据的信念,虽然这种根据并不是人们直接接触到的事物,但可以是真实的知识,或者说是被认为是真实的知识。这种思维的特点在于其根据只是看起来可信的事物,它会拒绝看起来不可信的事物,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去确立自己的信念。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所谓的“根据”又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本身并没有接受检验;另一种情况是根据已经接受检验。在生活当中,这两种情况的差异是十分重要的。
就比如人们说“我曾经以为世界是平的”,或者说“我以为你从我的门前走过”,这些话语表达的都是一种信念。从本质上讲,信念就是人们默认的经过证实或没有经过证实的见解,所以信念的根据可以是充足的,也可以是不充足的,只不过人们在接受一种见解并让它成为自己的信念之前,并不会考虑这些根据是不是充分。
这种思维是不自觉的,因为人们不会去想这种信念是否正确,这样,信念本身就不知道来自哪里。或许它们是从我们无法注意到的渠道,被不知不觉地接受,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这种见解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见解,或者是来自某种权威的传统、模仿、教诲,或者是与自己的期望和心愿相符。总之,它们并不是人们事先弄清了它们是不是已经有实实在在的根据,然后经过自己的判断才形成的信念。
(4)用心调研而形成的信念
经过认真思维,有意识地去思考某个信念的性质、条件以及意义,是思维最精确的定义。在这层意义上,思维不再是自娱自乐的幻想,正如鲸鱼无法腾云驾雾去飞翔,“世界是平的”也需要基于实在事物具有实在的特性这一根据,例如天体的物理研究、地质探测数据等。凡是持有这样的信念的人们,都可以根据这一信念对事物的相关认识来安排自己的行动。
因为一个信念会给另外一个信念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人们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信念是不是有充足的根据或者理由,这一信念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后果。这也就意味着人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人们曾经确信世界是平的,但是航海家哥伦布却发现世界是圆的。人们之所以持有“世界是平的”这样的观点和看法,是因为这种信念被周围普遍接受和宣扬,所以没有人有能力或者勇气去反对或者质疑这一信念。而且,人们所生存的土地看起来也印证了思维这个信念是正确的。
哥伦布的信念是经过了实践与理论的印证的,这标志着我们要进一步去研究事实,重新审视那些客观存在的证据,并且推敲这些证据的理论结果,彼此对照,通过已知的事实去加以核对。哥伦布一开始并没有接受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信念,而是提出了质疑,并进行研究探索,从而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和见解。就是这种敢于怀疑的态度,让他去设想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去思索和调研,终于找到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信念是有道理的。
其实,即使最后证明了自己的怀疑是错误的,最终得出的信念也与传统截然不同,因为它是通过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方式而得出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信念或者假说,都要用一种积极和用心的态度去思考,探寻其成立的依据是否为真,如果是,再进一步考虑这种信念能够导致的结论,这个过程就完整地构成了思考。而前面所探讨的三种含义仅仅能够引出思考,不能称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只有思考真正开始,并在可靠的依据指出上形成信念,才属于真正的思维活动,才可以成为实际意义的思维过程。
2.思维活动的集中共有因素
虽然我们对思维的几种不同含义作了相对具体的探讨和分析,但是事实上,上述几种思维活动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彼此相互交错,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觉得难以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探讨的任何一种思维活动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选用这些例子就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它们的不同。现在,我们不再区分它们的不同,而是转过身看一看非常基本的、介于用心思考和随便想象之间的活动。为了更好地解释思维的中心因素,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某天,风和日丽,一个人随心漫步,边走边想一些事情。忽然,他发现空气变得有点冷了,于是就想:可能是要下雨了吧!抬起头一看,天空果然已经被乌云遮盖。意识到暴风雨可能马上来临,他赶紧加快了脚步。
我们能否在这样的描述当中发现思维活动的印记呢?漫无目的地走路一定不是,抬头观察天空也不是,想到下雨可能是,这属于一种推测——他感受到了冷风,然后抬头看见乌云,推测天快要下雨了。
我们再设想另外一种情景:一个人走在野外,他突然感受到了清凉,但并没有想到下雨。然后抬头看云,他看到天空有各种各样的云彩,这时候,他感觉天上的云彩像一种形状,像奔跑的马,或者一个人的脸。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关于云彩的联想。在两种情况下,两个人看到了一样的东西,即天上的云彩,然后联想到了没有看到的事物——下雨和奔跑的马、人的脸。暂且不去关注是什么因素让他们感受到清凉,单单就联想到不同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共同因素,即想到未观察到的事物。
但是,它们又有很明显的区别。虽然看到天上的云彩而联想到奔跑的马或者人的脸庞,但是观察者不会相信云彩真的是马或者人脸,也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事实。所以,这只是一种想象,而不是思考。相反,抬头看见满天的乌云,然后联想到乌云与下雨的关系,并由此推测出天要下雨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乌云成了下雨的依据。
思考还需要包含预示的关系,所以,想到一件事物预示出另外一件事物,从而考虑到一件事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看作另外一件事物的信念的依据,这一切的过程和作用就是开动脑筋思考的中心功能。
在这里,和“预示”这一词相同或者相似的词语还可以有“显示”、“指明”、“指出”、“表示”、“象征”、“暗示”等,当然,还有“表明”、“提示”这样的相近词。有时候提到由一个原则原理联想到对另外一个原则原理的信念,还经常用到“意味着”这个词。
所以,思考意味着对一种事物建立信念,是相信或者决定不相信信念的建立不是根据对这一事物的直接观察,而是借助其他的事物,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信念的依据理由或者凭证。以我们经常遇到的下雨这一事物为例,有时候,我们知道下雨是直接感受到天上落下的雨滴;有时候是看到地面或者草坪上的雨水雨珠;有时候是看到外面的人们都打着雨伞;有时候是注意到气候变凉、乌云密布。
再如看人,有时候是直接看到了一个人;有时候是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人;而有的时候则是根据一些迹象,例如影子、鞋印等,来判断我们所看到的一个模糊的影像是一个人。
在本书中,我们所谈到的思维就是指这样的一种思想活动,即以一种观察到的事物为依据,去推测或者判断出其他的事物,然后将作为依据的事物当作后者推测出的事物的依据或者基础,这就是信念的产生。不过这个时候,信念还不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好比一个人说:“我想应该是这样的。”这其实意味着他还不确定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推断而得出的信念有可能在后来被证实,但是在这个阶段,它一定还包含一些推测成分。
3.思维过程的实质:按照目的调节思维
我们已经探讨了思维这一思想活动在思考过程当中比较显见的表现,现在我们来谈一谈思考过程当中的一些次级过程。
思考的次级过程,简单来讲,就是用一种相对成熟、专业的思考方式去思考的过程,至少同婴儿孩童时期的初级过程相比是如此。这个过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一种困惑、犹豫和怀疑的状态;其二是一番思索或者考察,要进一步去查清楚事实,用事实去证明或者否定自己所想到的信念。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1)困惑、犹豫、捉摸不定的状态
以上文抬头看天的事件为例,我们说到,一个晴朗的天气,一个人在路上突然感受到阵阵阴凉,在刚刚感受到阴凉的时候,这个人一定会感到纳闷和困惑:明明是艳阳高照,怎么会有阵阵凉意呢?他至少会有一瞬间存在着这样的困惑,因为这种感受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所以,这样的感受会让他感到惊讶和突然,需要他进一步探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然,作为旁观者,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否严重,这种现象总归是一个会让人有一瞬间的困惑的问题。正是这种突然的变化,使那个人感受到了不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他对原有的天气的信念才受到了挑战,从而进入了这种困惑、捉摸不定的状态。
(2)查明情况
然后,这个人抬头看天——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就是为了解决刚刚阴凉的感受所带来的困惑和疑问。这个动作所蕴含的是这样的思维和心理过程:艳阳高照的天气怎么会突然出现一阵凉意呢?面对突如其来的凉意,他最初的感受是困惑,然后突然想到变天,所以抬起头,看到了满天密布的乌云。
如果说这就是调查研究,或许有些牵强,但是这样的举动的确是为了查明情况,解决内心感到困惑的问题。而这个过程就有可能证实他的推测,也有可能否定他的推测。可以说,他抬头看天,为的就是掌握和感知新的事实,查明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推测的那样——要变天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例:一个人走在一条他并不熟悉的道路上,走着走着,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他停下脚步,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条,犹疑不决。这个人有两个选择,或者随便选一条,碰运气;或者思考一下,判断哪一条更加正确。
若是给出后一种选择——思考一番,然后发现事实,去证明哪一条路正确,他就需要进行仔细观察,判断到底哪一条路是正确的。他或许应该站在高点的石头上或者爬上树向远方眺望;或者每一天走一段试一试,通过路上的线索和印记,结合自己的记忆,去判断正确的方向;如果能够发现路标,那就更好了。
这个例子还可以更加抽象化。在生活当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类似“岔路口”的问题,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样做;面对不同的选择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选哪个等。当我们的生活或者活动一帆风顺、顺利前进的时候,或者在我们的心态足够舒适,可以有很多闲情逸致,任由自己的思绪浮想联翩的时候,我们都不会费尽心思去思考。
但是,一旦我们前进的道路遇到选择,或者我们的信念遇到困难和障碍,我们就会停下来去思索。在这种捉摸不定的状态之下,思维就会像登山一样,争取攀登上一个足够的制高点,从而极目远眺,看到更加全面和广泛的事实,并判断这些事实之间的联系。
在思想感到困惑的时候去争取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整个思维过程的持续和导向作用因素。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克服的困难没有出现,那么思维过程就是随心所用,也就是开始我们所说的第一种思维含义;如果思维的过程是通过一种和平的方式转到另外一种情景或者事物,那么思维就是第二种类型。
但是,如果存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或者是一种模糊不定的状态需要得到澄清,那么思维就有了一个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说,思维需要流入一个渠道。任何一个可以想到的结论都会受到这个起调节作用的目的的检验,检验的目的是确认这些结论是不是适用于所面临的问题。
同样,采取的探索的类型也会受到理清思想困惑的需要的控制。比如一个旅行者的目的如果是发现最美的风景,那么他所要思考和检验的事项,就会与以发现城镇为目的的旅行者不同。虽然他们都是旅行者,但是他们的目的不同,所以思维过程也存在差异。可以说,问题决定着思维的目的,而目的控制着思维的过程。
4.怀疑心态——激发思维的基本要素
思维产生的缘由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或者怀疑,这一点在前文中已经说明。在此,我们明白了思维并不是自发的燃烧,不是源自于一些自发的原则,它的产生和过程总会有一个诱因,也就是说,引发和激起思维的总会是某样具体的事物。不论是一个孩子,还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如果他们不曾有过困惑和心身不宁的体验,不曾遇到过烦恼的困难,那么,让他们去思维是不可能的,就像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身体抬起来一样。
激发思维要求的是遇到一个困难,然后联想下一步应该怎样做,接着进入思考,琢磨解决困难的初步方案,找到解决具体情况的合适理论,再去考虑每一步的具体解决方法。一般而言,任何一种困惑都很难有现成的解决方法,所以人们只能依靠现有信息的启示去思考,这就是思维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联想。那么,联想的源泉是什么呢?很显然,人们的联想只能依靠过去的经验和曾经学习的知识。对于当前的困难,如果这个人多多少少了解当时的情况,接触过或者解决过类似的问题,那么他就会有更多、更适合的联系去实现问题的解决。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困惑会一直保持,除非这个人面对困惑时,具有能马上想到的相当类似的经验,否则他不会想出任何办法去解决当前的困难。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如果遇到一个此前从未经历过的困难,让他马上想到解决的办法都是不现实的。
当然,有人会说,他想到一个办法,就会马上确定下来。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不过,这只是一种没有批判的、最低限度的思维。只要在大脑当中将想到的解决方法认真思考一番,就意味着要找寻更多的证据,探寻更多的信息,去进一步验证和考虑这个方法。最后的结果就像上文中所说的那样,要么证实了这样的见解,要么发现了它的不足和缺陷。
当遇到一个真实的困难,而且此前确实有解决类似困难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时候,思考的优势和劣势就会明显地显现出来。还有一个最省心省力的办法,就是一个见解表现出来的时候,稍微思考一下就行了,而不是过深地去求证和研究,这样就不会劳神费心。毕竟认真思考总会让人感到疲惫,总需要克服那种“差不多就行了”的思维习惯和惰性,而且既然是克服,就必然需要付出一定的脑力劳动。
不论如何,思考本身就意味着在困惑面前有了一种见解,然后将这种见解先搁置,先去思考一番。这种搁置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焦虑或者辛苦,但不久我们将会看到,培养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最重要的就是养成一种正确的态度:一个见解出现的时候,先将它搁置,然后运用各种方法去思考,从中探寻新的信息和资料,去证明这个见解是否真正可行,或者将它证实,或者将它否定。也就是说,要保持一种怀疑的心态,保持一种系统而又持续的探索,这就是对思维的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