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儒家是礼治主义者。在古代中国,礼既是国家制度、行为规范,也是修身的工具,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承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礼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遗憾的是,如今在我国数以十万计的大中小学校里,居然没有一所学校开设介绍中华传统礼仪的课程;相反,介绍西方礼仪的课程,倒是时有所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主要是近百年来的历史原因,人们视礼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有道是“否极泰来”。当我们把礼批得臭不可闻时,社会渐次失去了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几乎不见有表达温情与尊重的礼仪。人们变得粗俗,不拘小节,没有教养,以致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我们赴海外观光的国民把自身的陋习带到了世界各地,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负面报道不时见诸媒体,损害了我们的民族形象,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深思。随着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如何重振中华礼仪之邦,成了举国关注的议题。不过短短几年,礼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焕然一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事实证明,礼乐文化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谁都不能抹杀。

世界上每个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礼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只有野蛮民族才没有礼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该同步发展,这是古代中国的贤哲早已认识到了的道理。《管子》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最明快的表述。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民众的道德礼仪教育,适其时矣。

我从2001年春季学期开始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选修课,至今已是第六年。我目睹了学生对传统礼乐文化的兴趣和赞叹,也见证了它对于变化学生的气质、涵养学生的德性所起的积极作用。我深信,这是一门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人际和谐的课程。近年,邀请我去讲授礼乐文化的学校、媒体、机关、团体等越来越多,以至于应接不暇。所到之处,反响都非常热烈,证明大众对于礼乐文化是普遍认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对此,我充满信心。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我曾经撰为《中华传统礼仪概要》一书,交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成体系的知识结构,一个学期32个课时远远不够,因此,在教学中只能从中选择最核心的内容讲授。本书的内容,与《中华传统礼仪概要》有某些交叉,但又各有特色,由于是课堂实录,故有不少临场发挥的部分。课程需要常讲常新,因为时势在不断变化,学生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需要教师解释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教学中可以引用的新材料也是层出不穷。此外,课堂教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答疑。教师由此可以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了解学生既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以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这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大有助益。通过答疑,不仅可以补充讲授中未能展开的内容,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情感,不少优秀的学生,就是通过提问,才被我深深记住的。所以,我总是尽可能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它每每是自己感到最愉悦的一段时间。这些内容,在本书中会有比较真实的反映。

中华礼学博大精深,即使以毕生精力钻研,都未必能穷尽。我读书不多,学养很浅,本书的错误,恐怕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彭林

2007年教师节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