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逻辑

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拉开序幕。迄今三十余年,中国经济改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份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再出发的行动纲领。

中国经济改革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在争议中前行。全面总结中国经济改革还为时尚早。不过,三十余年的改革毕竟为我们准备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素材。借此,我们可以管窥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及其背后隐含的大逻辑。

第一,改革本身是有周期的。改革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体制、制度有惰性,世界与中国莫不如此。20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改革,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的全社会都在呼唤改革和变化,改革的动力来自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兴奋和激情,由此所焕发的改革动能无与伦比!经历30多年,改革动能与改革红利基本上消耗殆尽。现在到了改革的一个低潮期,也是改革的一个攻坚期。这就是为什么改革要再出发,改革共识需要重建。

第二,经济改革离不开其他领域的改革。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相互配套、协调,总体推进。如果只是经济改革单兵突进,往往会造成孤军深入,弄不好前功尽弃。特别是局部的、碎片化的改革,常常是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甚至会造成制度摩擦。制度变革本质上应该是整体推进的;否则,就会产生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因此,中国经济改革需要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齐头并进,进入“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新阶段。

第三,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中国转型与发展的历程本质上是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统一的进程。尽管这么做可能会牺牲一些效率(比如改得不太快,因为考虑稳定问题而制约了改革速度),但是最终实现了长期的持续增长。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离开社会稳定,不仅改革发展不可能顺利推进,而且已经取得的成果可能会丧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会选择渐进式改革,会允许双轨制的存在,会容忍由此所带来的套利与效率损失。这些问题常常为人所诟病。特别是一些集团利益的固化也被认为是这样一种不彻底的改革所带来的。然而,与休克式疗法相比,人们会发现,中国能够取得长期稳定增长的局面,恰恰是和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而实施有效的改革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三维的统一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强调效率的一维视角迥然相异。

第四,改革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相吻合。中国改革并没有以西方主流理论为遵循,而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指南。中国改革的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甚至会改写理论。当然,这并不表明中国改革是没有理论逻辑的。改革的历程显示,中国不是“碰巧”成功了。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立、渐进有序开放、通过自贸区来尝试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协定(TPP)的高标准等,这些实践都蕴含着中国改革的智慧,而其中自有理论逻辑在,是符合理论解释的。这个理论逻辑就是:一方面把握改革初始条件的特殊性,立足于中国国情;另一方面积极融入全球化,主动适应和契合世界发展的潮流。以这样的逻辑推动各领域改革,实际上也超越了渐进与激进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