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渡上逢官

却说灌娘自县圃下凡来,身负钦定使命。然而,毕竟来到一处新环境,少了县圃上的规矩,荀灌倒有些不自在。如今,凡间大概不似之前那般昏暗了罢。

荀灌粗略算得当世是晋代,欣慰地笑了。晋是自己的母国,自己对它还是熟悉的。

然而,麻烦还是有的……

荀灌全然不知所处何地,只能毫无头绪地摸索。寻寻觅觅,荀灌终于找到了一条土路。有路就一定有人!别管是什么人,总会透露些有价值的信息的。

荀灌如释重负,就地藏在路边的丛林中,静候行者。这一带好多桃树,泥土又湿又软。荀灌隐蔽在丛中,贪婪地享受着凡间的自然界。

果然,很快就来了一队人马。领头儿的是一位老先生——一副儒官的打扮,皓须苍髯,精神抖擞。看起来年事已高,可在马鞍上笔挺的坐姿似乎彰显着他的与众不同。

老者身后跟着一辆推车,车上满载货物,扣着个大布篷,满满登登。几个伙计左右护着,生怕掉出货来。

这是一支货队,而且八成是官方的。

荀灌见状,忧喜交加。碰着谁都好,就是碰着官不好。当年荀灌大显身手时,正值乱世,晋室于风雨飘摇之际勉强立足江东。此刻,时过境迁,不知眼前这个老官是不是晋臣。即使是晋臣,若他所仕非琅琊王一派,自己贸然去问,也会惹来祸患的。

空林少人,一阵鸦惊雀跃之后,老者便带着队伍走远了。

荒郊野岭中人迹罕见,尽管自己不知这支人马如何,然而,眼下能接触的,不过只有这一队人马了。

荀灌沉沉地思索一番,百般权衡,还是决定跟上前去。即使有祸患,凭那一个羸弱的老者和一班推车的伙计,又能把自己怎么样呢?

溯辙缓行,荀灌不时便来到长江边。荀灌不知,这江水便是长江,对岸那头便是繁华的晋都——建康城。

老者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伫立在江边凝视远方。伙计们也成帮结队地消遣娱乐,把货物围在中心,马马虎虎算是看守罢。

荀灌暗笑,瞧准了机会,化作一颗尘,随着风就钻到了那车货物里。

瞧周围全是精美的小箱子,荀灌索性又化作一只箱子,却没挤得稳当掉出车外,引得伙计们都把注意力集中过来。

“咦?怎么露出来一个?”

“哎呀,货太多了呗,装不下……好啦好啦,反正一会儿装货,再说罢。”

不一会儿,江边飘来一艘船。它太大了,一看就是装货的。

船头迫岸,一个船夫跳下来跟老者寒暄着。伙计们也不消遣了,掀开布篷,开始搬货上船。

“奇怪,这只箱子怎么这么轻啊?”一个伙计手捧荀灌喃喃道。

“不轻能教风吹下来?搬箱子净挑轻巧的,还舔脸拿工钱……”

“它可上锁了,指不定是啥重要的东西呢!”

……

荀灌心想,好在给自己添了一把锁,不然教他们发现自己是空的可就惨了。

荀灌瞧着老者和船夫登船,视线也渐渐被舱门遮蔽。荀灌清楚地感觉到船已经渡起来,就变回真身,躲在舱门后。

少顷,船渐渐停止了摆渡,一阵酒香飘了过来。看来该用膳了。

推杯换盏,酒辞不绝。然而,贪酒的伙计们却扫了兴,有不慎者竟掉下江去。

“你……这酒……”

“这酒性烈。太傅放心,司徒会替您讨一个好听的谥号的。”

“住手!”

荀灌破门而出,教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船桨杂乱地倒在舱边,杯盘羹箸零落狼藉,船夫正在船边儿托着老者半身,老者的青衫已经被船板磨破好多。

“嘿!哪来的村姑,啥时候躲我船里了!”

船夫一边说,一边要把老者也扔下水去。荀灌急忙冲上去抢过老者背在身后,顺势把船夫踢下了水。

“敢叫老娘村姑?反了你了!”

荀灌气不过,把老者安顿在一边,从腰间抽出一鞭,把船夫又捞回船上,踩着小腿迫使他跪下,反剪着他的手,猛一击后脖颈子,便索了船夫的命。

荀灌把尸体丢进河里,赶紧过来给老者验脉,瞧是小毒,便给老者揉背捶胸,点点经脉穴位。不一会儿,老者咳出一口黑血,微微挣开了眼。

“老先生,醒一醒……”

老者醒来,惊讶地瞧着眼前的女子。

“你是……”

“老先生,船夫已经正法,没事了。”

老者轻轻扶一下头,见周围没有别人,就问:“伙计们呢?”

“民女来迟,没能救得他们。他们全掉到河里去了。”

“唉……”老者沉沉地叹口气,“也罢!还是多谢女侠相救。老夫不胜感激!呃……这茫茫江上,女侠何时冒出来的?”

“实不相瞒。民女躲在这船舱许久,就是为了等一个可信的人托付一件事,此事……非同小可!”

“噢?莫非有什么冤情?”

“不不……其实无冤。只是……”荀灌说着,也作起了戏,捏作惆怅的神色,欲言又止,尽显无奈。

“女侠只管放心。老夫乃当朝太傅顾庸顾慕常。你只管说,老夫定会助你!”

荀灌赶紧拘礼下拜道:“先生原来是太傅!失礼失礼。民女所言,或许太傅不信,望太傅待民女言毕再作打算。”

“但讲无妨。”

顾庸静静地听她讲异元神界,讲荼教,讲县圃,尽管常识告诉顾庸这些不过是神话罢了。考虑到荀灌严肃的神情和她不凡的身手,顾庸还是仔细地把荀灌的话记下来了。荀灌也留了心眼儿,没有把自己是荀灌的身份告诉顾庸,而是装作不知所措的上仙,来找顾庸倾诉。

“这么说你是神仙?”

“差不多罢。小仙在凡间行事,多少需要个名号,还望先生赐教。”荀灌说着,拱手礼拜。

顾庸见荀灌言辞恳切,便说:“你我在渡上相识,不妨取个谐音,称‘杜三’娘,如何?”

荀灌听后,微微一笑,旋即又稍作愁态:“先生……当真肯帮忙?”

“也算是老夫报得女侠救命之恩了。”顾庸面色庄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待老夫面圣,必将一本奏折呈上,以老夫元老之位,假以圣意助尔行事;若上奏不成,再另谋它法。”

荀灌一听到“面圣”这个字眼儿,担心惹荼教察觉,忙说:“此路漫漫,实在不易,先生暗中协助便可,不必……”

“哈哈,老夫还未尝干过偷偷摸摸的事……”

“先生莫当儿戏。”荀灌赶紧打断他,“此事务必万般稳妥,杜三娘方敢行事。”

“好罢,老夫也品味一番暗中行事的感觉罢。老夫历任五朝,一向光明磊落,此番权当是找点乐子罢。”

“五朝?”

“噢,女侠有所不知。当今天下南北对峙,而正朔在南。大晋于建康立都,据淮水,防北蛮。琅琊王元皇帝睿袭承宣王霸业,至今已有九世皇帝。老夫幸于永和二年入仕,至今太元十一年已有四十载,仕五帝。非以元老自居,实乃天命使然,幸甚至哉!”

荀灌暗喜,原来自己身处的天下还是司马睿的天下!荀灌的父亲荀崧是司马睿的人,尽管荀崧所守的宛城是否还在晋室控制下不得而知,但是,凭借这层关系,荀灌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变得顺利些了。

江南多雨,此时又是七月,江面上开始跳跃点点雨滴。顾庸听到稀稀淅淅沥沥的雨声,无奈道地叹口气。

“太傅为何嗟叹?”

“唉,可怜老夫没有赏雨的情致啊!”

“怎么……”

顾庸摆摆手,示意荀灌不要多言。看来,顾庸不想把自己的忧愁说出去。

“杜三娘明白,请太傅好生休息。”

荀灌拘礼拜别后,便退出舱外。

“太傅?”荀灌自忖道,“多大的官儿不在朝廷里议事,竟这般着急入朝觐见,必然有要事上奏……果真如此,荀灌便助太傅一臂之力。此舟不时便可迫岸。”

荀灌确认顾庸熟睡后,双手叠掌在胸前推出一团雾气出来,击向船舱。这是定气法,是能让一个特定的小环境不受外界干扰而保持稳定状态的法术。

紧接着,荀灌跳出船板,踏水而行,踩着一脚的水花,跳上半空,使了一凝气诀,将雨水、白雾和些许江水都弥漫在空中,逐渐聚合形成一个老大的水球。

荀灌瞧准了江面上可怜的那一叶小舟,大喊一声“走!”,便将一掼疾流砸入小舟身后的江面之下。这疾流冲入水下猛然刹住闸,平行于江面朝着东岸猛冲。那叶小舟剧烈地震荡了一下,仿佛教那疾流驮着,直奔对岸。

荀灌跳上了船。待那疾流弱了恰逢周遭水汽又逐渐浓稠。荀灌稳住江里的暗流,便又跳了起来,使了凝气诀,借巨大的水球再推波助澜,送走了小舟好远。然而,还是不见对岸。

“老天!真不愧是大江!这么宽!”

荀灌正准备再一次使凝气诀时,却发现在前方有五只船正向小舟靠过来。

荀灌担心不妙,便赶紧抽身回到小船上。江上的雨雾还是很大,来船毕竟看不清小舟的样子。

荀灌刚刚踩稳船板,便听见对面问话:

“来船可是太傅的船?”

荀灌没奈何,高声答道:“正是!”

“怎么是个婆娘?”

“在下杜三娘,蒙太傅恩惠,愿助此行,保其平安。太傅中毒卧榻,正在舱中调养,不便答话。杜三娘遂替而答之。”

“哈哈哈……顾庸老儿!你命大啊!还叫个婆娘来护着你……甭管谁护着,司徒教你死,你活不了!”

“你们想干什么!”

“杀了顾庸!剩下的,全给我当宝贝搬走……包括这婆娘!听这声音,人儿长得应该不赖,今晚上让弟兄们爽一爽!哈哈哈……”

荀灌听罢,勃然大怒,施法把周遭的雾气和细雨都收束在两只手上,瞧准了五只船的位置——原来还是挺精良的船嘛,却因为杂寇掌舵没有丝毫相称的气质——猛地掼将过去。

好嘛!两股气正好砸进五只船前的水里,却在水里搅出两股漩涡,飞湍煞流,涡急势险,黑洞洞吓破匹夫胆,深幽幽难测漩涡心。五只小船哪抵得过这凶险的摧残?容不得那些杂寇再多说什么话,便连人带船卷了进去。

听着哀嚎和求饶的声音,荀灌不为所动。要说荀灌定力真强,渺渺江面,唯有这一叶舟稳稳当当留在涡沿儿上。荀灌估计差不多了,便将两手合在胸前,两股漩涡也撞在了一起。巨大的涡力撕扯着江水,霎时血肉纵横,手脚乱滚,一大片掺着骨渣和肉屑的血水漫染一片江。

小舟却稳稳地浮在血水之上,稳稳当当地缓行,慢慢驶离了血污。

“看来太傅此行凶险,得速速渡江!”

荀灌静静地站在船板上,感知长江的河脉后抬起双臂,一柱水龙卷便冲出江面,稳稳地拖住了小舟。荀灌拿起鞭子,瞧准东方猛抽一鞭,将浓浓雾气击出一块空白。

“走!”

水龙卷像温顺的马儿听懂号令一般,托着小舟向东前进。

终于,荀灌远远地瞧见岸,便渐渐按下龙卷。待龙卷沉入江面下,小船也离岸边不远了。

“糟了!也不知太傅醒没醒?”

荀灌赶紧把定气法收回,闯进舱去看。

顾庸正坐在案边写着什么。荀灌悄悄地凑过去。

“太傅先生……”

顾庸停下笔,瞧瞧荀灌,说:“呵呵,杜三娘来了?唉,干嘛把老夫锁在舱里嘛!不过也好,老夫能静下心来拟奏。”

“太傅恕罪!”荀灌赶紧请罪道,“杜三娘怕惊扰先生休养,故将先生锁在舱里,望先生恕罪!”

“没事没事……噢,船可过半程了?”

“回太傅,快到对岸了。”

顾庸激动地扔下笔,蹒跚地走出舱,看着眼前雄伟的石头城,不禁眼含热泪。这是他阔别三年之久的帝都,是他朝思暮想的圣地。本来,在重重阻力下,顾庸明知自己年迈,恐怕回不来建康了,曾经在梦里一次又一次地想象着回到建康的那一幕。可真正再见到石头城,顾庸却被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堵在心里。

“老夫……真的回来了……”

荀灌不再打搅他,默默地拿起船桨,一下一下地划水。荀灌远远望着逐渐迫近的石头城,也不禁触景伤怀。故国神游,自己离开晋国已有几十春秋,今天却不再是以晋人的身份归国,而是代表县圃,为仙界办事而来到晋国作匆匆过客罢了。

于荀灌而言,再无祖国!

“师父!”

一声惊叫打破了伤怀的意境。荀灌寻声看去,一个白衣儒士正骑马徘徊在江边,激动地挥手。

顾庸捻着胡须,也微笑着挥挥手。

“杜三娘,那位便是当朝司空阮藉,他呀……”

顾庸滔滔不绝地讲阮藉的事,掺着浓厚的爱才之心,大多夸赞之词。荀灌耳里听着,手却没停。不一会儿,船便靠岸了。

阮藉赶紧下马奔至船前,跪地行礼道:“师父远道而来,序章碍于公务,未曾远迎。序章有过,请师父叱责!”

“何过之有?序章可是老夫最得意的门生啊!”顾庸把他扶起,微笑着说。

阮藉杜三娘把船停稳,也下了船。

“哈哈,这位是杜三娘。老夫此行顺利,多亏了这位女侠啊!”

“在下阮藉,字序章,多谢女侠相助。”

“哪里的话。杜三娘可受不起啊!”

“序章,你可带伙计来了?”

“带了。师父莫急,马车就备在林中,序章这就把他们叫过来。”

阮藉吹了一声口哨,林子里便跑出好多马车。趁着伙计们忙活时,三人聊了起来。

“自从师父领幽州刺史后,雷昀在朝堂上更是嚣张至极,谢安远避朝政,他雷昀还真当自己是下一个权臣了!前些日子陛下突然推崇佛法,雷昀便力捧陛下重修瓦官寺,还命我来督办。今日陛下刚刚去过寺里礼拜,序章不得不陪在左右。我看,雷昀就是在无限度地讨好陛下,祸国啊!”

想起江上的事情,荀灌问道:“雷昀可是司徒?”

“正是,怎么?”

“方才有一伙人打着司徒的旗号要害先生。听他们言语下贱,民女一时恼怒,便杀之沉于江底。莫非……”

“雷昀欺人太甚!恳请杜三娘随师父一同入朝,以证人身份揭发雷昀罪行!”

“此事没那么简单。”顾庸摇摇头说,“杜三娘借法术为之,陛下必然不信。”

“太傅先生,民女愿随您入朝。看得出先生是忠心老臣,杜三娘愿暗中相助,保太傅安全。”

还没等顾庸回答,就有个伙计过来请他们上车。

“我们车上再谈罢。”顾庸捋捋胡须,引杜三娘和阮藉上了马车。

车队扬起好长的烟尘,渐渐消失在茂密的树林里。

奢华的雷府里,雷昀正闲适地品茶。

有个伙计急匆匆地闯进来说:“老爷,坏了,顾庸他……他没死,已经随阮藉驾车赶来建康了。”

雷昀把刚刚拿起的茶杯砸在桌上,脸色一沉。

“不可能!”

“真的。其实他该死,但有个奇女子伴其左右,好像保了他一道儿。”

“奇女子?”

雷昀暗忖许久,摆摆手,伙计知趣儿地退下了。

“事情似乎变得越来越好玩儿了呀!好哇,看咱们谁赢!”

雷昀饮尽最后一杯茶,便走向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