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在“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上的基本成就

一 中国提前完成消除饥饿目标

(一)中国消除饥饿目标的实现情况

千年发展目标要求“1990~2015年,将饥饿人口的比例减半”,消除饥饿是一个最基本的目标要求。国际上通常用食物不足人口比例和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发生率来刻画饥饿目标的实现程度。

1.食物不足人口数显著下降

中国已经提前实现将饥饿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达不到最低食物能量消费量的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17%减至2002年的7%。《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报告》,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chinese/millenniumgoals/china08/preface.html。更具体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1990~2016年,中国食物不足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比重持续快速下降(见图1-1)。1990~1992年,有2.89亿人属于食物不足人口,几乎占总人口的1/4(23.9%)。千年发展目标提出的2000年前后,食物不足人口数快速下降到2.112亿人,占比下降到16%。2010~2012年,食物不足人口数降到1.632亿人,占总人口的11.7%,占比减半目标已经完成。2014~2016年,占比进一步下降到9.3%,约有1.34亿人依然面临食物不足问题。

图1-1 1990~2016年中国食物不足人口数量及占比

注:食物不足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对应右侧坐标。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农发基金和世粮署《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实现2015年饥饿相关国际目标:进展不一》,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

2.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

从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看,中国也取得了显著成果。1990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12.6%,近乎1/5的儿童存在低体重问题,到2000年,该比率显著下降到7.4%,几乎下降了一半,到2010年下降到3.4%,最后下降到2015年的1.5%(见图1-2)。如以低体重率减少一半为目标的话,中国提前实现。

图1-2 1990~201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

资料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与营养检测系统。

(二)中国在世界消除饥饿目标中的贡献

从最基本的食物不足人口占比方面看,在世界消除饥饿目标中,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与各大洲相比,中国贡献突出。如图1-3所示,以1990~2016年食物不足人口占比下降比例来看,中国下降了60.9%,只低于东南亚的68.5%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62.7%,高于世界其他地区,高于亚洲的48.9%和东亚的58.5%的平均水平。大洋洲在此期间食物不足人口占比仅下降了9.9%,中非和西亚不减反增,分别增加23.2%和32.2%。

图1-3 1990~2016年中国及世界地区食物不足人口占总人口的下降比例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农发基金和世粮署《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实现2015年饥饿相关国际目标:进展不一》,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

第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间相比,中国的贡献更加突出。如图1-4所示,1990~2016年,中国是所有区域中食物不足人口占比下降比例最大的国家,达到60.9%,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区域平均水平高出约16个百分点,约是低收入经济体下降比例的2倍。

图1-4 1990~2016年中国及世界相关区域食物不足人口占总人口的下降比例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农发基金和世粮署《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实现2015年饥饿相关国际目标:进展不一》,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

二 中国营养状况改善成绩显著

(一)中国营养不良人口数量显著下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1990~2014年,中国营养不良人口显著下降(见图1-5)。1990~1992年,中国有2.889亿营养不良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23.9%,近乎1/4人口营养不良,2000~2002年,营养不良人口占比下降到16.1%,最后下降到2012~2014年的10.6%,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及占比都减少了约一半,取得了较大成就。尽管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但是中国仍是位于印度之后全球第二大营养不足国家(营养不足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9%)。

图1-5 1990~2014年中国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及占比

注:营养不良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对应右侧坐标。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农发基金和世粮署《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实现2015年饥饿相关国际目标:进展不一》,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

(二)中国居民膳食结构逐渐改善

中国改善营养的另一个成绩是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在逐步优化。谷物类和根茎类食物消费量下降,而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牲畜肉、奶类和蛋类食物平均每天的摄入量呈上升趋势。例如,2000~2014年,粮食占饮食摄入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63%下降到2014年的46%;肉类则由4%增加到8%,增加了一倍;蔬菜及食用菌占比由28%增加到32%(见图1-6、图1-7)。

图1-6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7 2014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

资料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其他方面的改善

1990年以来,中国不同年龄组成人和儿童的体重都呈增长趋势。例如,与2002年相比,2013年中国城市和农村2~5岁儿童在各阶段的体重都有所增长,农村儿童体重增长幅度要高于城市。中国成年男性的平均体重也由2002年的62.7千克增加到2012年的66.2千克。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肥胖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营养指标是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在这方面中国取得明显改善。1990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32.3%, 2015年,快速下降至9.4%,下降23个百分点。

其他如贫血、糖尿病、孕产妇及婴幼儿营养不良等问题均有所改善。

三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不管是消除饥饿还是贫困,充足的粮食产量是最基本的保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用世界不足10%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联合国制定千年发展目标以来,中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由1991年的43529万吨一路增加到2015年的62144万吨(见图1-8),其间从2004年到2015年实现了粮食“十二连增”。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334.05万公顷(约170010.75万亩),比2014年增加61.79万公顷(约926.85万亩),增长了0.5%。从人均粮食占有量角度看,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也逐步提高,从197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的319公斤,增加到2014年的445公斤(见图1-9)。中国粮食自给率在近几年均保持在95%以上,这表明粮食安全有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同时,食物供给也日益丰富。例如,1991~2015年,谷物、油料、甘蔗、茶叶和水果的产量基本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增长趋势(见表1-3),基本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图1-8 1991~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9 1978~2014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1-3 1991~2015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四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坚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改善

中国农业不仅具有很好的生产条件,而且在不断改善。第一,灌溉条件快速发展。如表1-4所示,全国农田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从2000年的2449.3万公顷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2941.5万公顷,再稳步增长到2014年的3021.6万公顷。农用排灌柴油机由2000年的688.1万台增加到2014年的936.1万台。第二,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库建设加快,从2000年的85120座增加到2014年的97735座。灌区数由2000年底的5683处增加到2014年底的7706处。而且,利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灌溉的面积不断增加。第三,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从2000年的8096万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11161万公顷。堤防保护面积也从2000年的3960万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4279.4万公顷。第四,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000年的52573.6万千瓦增加到2014年的108056.6万千瓦,将近翻了一番。

表1-4 2000~2014年中国农业生产条件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国家财政在农林水事务上的支出不断增加,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改善的坚实基础。如图1-10所示,国家财政在农业上的支出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2278.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077.4亿元,4年时间翻了一番,2014年进一步增加到5816.6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15%。国家财政用于水利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1122.7亿元一路快速增加到2014年的3478.7亿元,增加了2倍。农业综合开发是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支出从2008年的25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60.7亿元,增加了1.2倍。

图1-10 国家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各项支出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农村要素市场更加完善

要素市场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来看,中国农村要素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1.农村耕地流转市场

中国农村耕地流转市场快速发展。1996年,仅有2.6%的耕地发生流转,到2004年耕地流转面积占比已增加到10.5%,比1996年增加了3倍,随后一路稳步增加,到2015年已有1/3的耕地发生流转(见图1-11)。中国耕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提高了土地配置效率,为农业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图1-11 1996~2015年中国耕地流转面积占比

资料来源:笔者调查及农业部数据。

2.农村劳动力市场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发展。第一,1978~2014年,中国农村就业人员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态势,但最终还是从1978年的3.06亿人增加到2014年的3.8亿人,1995~1998年四年基本稳定在4.9亿人的最高水平。但农村就业人员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从1978年的38.78%快速增加到1990年的56.70%,随后平稳小幅增至2014年的61.33%(见图1-12)。这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在不断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农业规模经营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劳动力市场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必然带来农民收入的增加,2000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为31%(见图1-13),不足1/3;到2014年,工资性收入占比达40%(见图1-14),增加了9个百分点。

图1-12 农村就业人员及其占农村人口的比例

注:农村就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对应右侧坐标。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13 2000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14 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3.农村金融市场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在稳步发展。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财税、货币信贷、监管政策相结合的正向激励扶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涌现,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改善。

第一,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稳定增长。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8.1%(见图1-15),同比增长13%,按可比口径较全年各项贷款增速高出0.7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1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6.7个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涉农贷款累计增长285.9%,为支持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和农民纯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15 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及其占比

注: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例对应右侧坐标;各项贷款为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总和。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第二,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扩大了服务覆盖面并提高了渗透率。通过多年持续努力,中国正在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功能互补、相互协作,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持续增强。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普及,通过互联网渠道和电子化手段开展金融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众筹融资、网络销售金融产品、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也在快速涌现,部分互联网金融组织还在支持“三农”领域开展了有益探索。

第三,推动偏远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持续推进,乡镇基础金融服务有效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启动时(2009年10月)的2945个减少到1570个;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和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双覆盖的省份(含计划单列市)从2009年10月的9个增加到25个。2014年,银监会又启动实施了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印发《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用3~5年时间总体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通过设立标准化网点、开展简易便民定时定点服务、布设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种服务形式,金融服务已覆盖52万个行政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的研究数据,截至2014年末,全国已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92.9%以上的贷款投向了“三农”和小微企业。全国已有1045个县(市)核准设立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达54.57%。

(三)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正在形成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谁来种地”成为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形成的散户经营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为此,中国正在培育多元化的、更适合当前实际的农业经营体系,既包括农业生产主体,也包括服务主体。第一,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是重要的经营主体。据农业部统计数据,目前家庭农场总量达87.7万家,其经营的耕地面积是1.76亿亩,占整个承包面积的13.14%。第二,农村合作社是具有联系农民、服务农民功能的经营主体。全国目前有农村合作社153万家,50%经营种植业,经营养殖业的占比为25%。根据农业部统计,现在已有超过1亿农户参加了合作社,约占2.6亿农户的40%。第三,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是很重要的经营主体,它们在高端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引领作用,是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截至2015年,各种级别的龙头企业达12万多家,其中国家级的龙头企业为1245家,这些国家级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具有很强的科技引领作用。张红宇:《发挥好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中国农业新闻网,http://www.farmer.com.cn/wszb06/nzh/rrr/201602/t20160227_1184200.htm, 2016年2月27日。

(四)农业发展方式更加现代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正在逐步改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例如,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广实施了一批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重由2002年的61.4%下降到2013年的55%,有效利用系数由0.44提高到2013年的0.52。在地少水缺的条件下,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为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再如,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先后启动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批重大工程和补助政策,加强农田、森林、草原、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预防控制,全国农业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地区出现好转。2013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1.6%,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2%。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标准化规模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村镇、美丽乡村创建和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发展休闲农业,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根据农业部等(2015)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改造农村危房1565万户,定居游牧民24.6万户;5.9万个村庄开展了环境整治,直接受益人口约1.1亿人。

(五)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中国非常重视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第一,农业技术人员持续不断增加。1995年,全国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53.6万人,然后稳定增加到2013年的73.3万人,增加了37%。而且,在这些单位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农业技术人员的占比也呈增加趋势,从1995年的1.98%增加到2013年的2.42%(见图1-16)。第二,从农林牧渔业重大应用技术成果角度看,农业科技发展迅速。2000年,全国拥有4147项农林牧渔业重大应用技术成果,2005年增加到5123项,2013年增加到7311项(见图1-17)。

图1-16 1995~2013年中国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其占比

注:农业技术人员占比是指农业技术人员占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农业技术人员占比对应右侧坐标。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图1-17 2000~2013年中国农林牧渔业重大应用技术成果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六)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

农产品贸易市场的范围、数量及交易效率都对农业生产及经营者的收益形成重要影响。中国在农产品市场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一,国内农产品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发生了从“量”到“质”的改变。以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为例,交易市场数量和摊位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从2003年的820个和488108个,分别下降到2014年的683个和423859个(见图1-18),分别下降了16.7%和13.2%;但这种数量的下降伴随着营业面积从2003年的1415.9万平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2295.3万平方米,增加了62.1%;交易市场总成交额的增加更加明显,从2003年的3007.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332亿元(见图1-19),增加了210%; 2010~2014年,批发和零售市场发展迅速。此外,2003~2014年,各类专业市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生产资料市场方面的农业生产用具市场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的营业面积和成交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农产品市场方面的粮油、肉禽蛋等市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见表1-5)。第二,利用国际市场水平显著提高。例如,1980~2014年,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活动物的进出口金额呈明显增长态势(见图1-20)。

图1-18 2003~2014年中国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

注:交易市场数量对应左侧坐标轴;摊位数对应右侧坐标轴。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19 2003~2014年中国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基本情况

注: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成交额合计为总成交额;2003年没有这两个指标。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20 1980~2014年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活动物的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1-5 2003~2014年中国国内农产品市场发展情况

续表

注: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成交额合计为总成交额;2003年没有这两个指标。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