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思想树立在“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明确定位和说明,从而科学划定了社会建设的边界,丰富了社会建设思想的内容。他们认为,广义来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都是社会建设的内容,狭义来说,社会建设主要侧重于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被异化了,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才会实现人的本质要求,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才会变得合理直接,社会利益能够得到协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现代性蓬勃发展且日益显现其弊端的时代,这构成了他们社会建设思想产生的历史语境。马克思既看到了资本主义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人的主体性、丰富社会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盲目性、反生态性和非人道性。因此,资产阶级学者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论述既构成了马克思加以借鉴的重要话语资源,也成为他所要彻底超越的对象。例如,马克思批判了十七八世纪社会契约论的人性观念,避免了资产阶级价值观与利益的普遍化倾向,厘清了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地平线;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更加注重市民社会的现实性和物质性,找到了把握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新方法;马克思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禁欲主义、平均主义、空想主义倾向,同时也吸收了其理论精华。由此一来,马克思创立了全新的社会建设理论,它具有丰富而系统的内容。

首先,“社会有机体”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总体视角。马克思强烈反对把社会各环节割裂成孤立实体的机械论与形而上学,而是将其看作包含许多要素、层次和环节的复杂系统。相应地,社会建设也是一项巨大的整体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法律、日常生活等诸领域。因此,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具有四大基本原则,即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其次,“唯物史观”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视域,蕴含着其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框架。第一,生产力的进步是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核心要素。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实现自身本质的外在表征,是社会进化的根本机制,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基本前提。因此,生产力超越了纯粹的经济学范畴,与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密切相关。第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看作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等社会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第三,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是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批判了人类历史上的不合理交往关系,将社会关系的彻底变革视为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的主旨之一,提出要构建不同于传统市民社会的新的社会生活形式。

最后,“人的解放”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终极旨归。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建设虽然部分性地为人的解放扫清了障碍,但又创造了无产阶级的异化生活状态;只有经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建设,最终才能走向个人及全人类的真正解放。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社会双重解放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若干建设原则便构成了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具体途径。

总之,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从对个体的价值关怀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建设中的不合理现象,阐述了未来社会建设的指导性原则,实现了科学性、人本性、革命性的统一。“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就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明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消除城乡对立;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必须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官僚主义,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时时处处千方百计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等等。”[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思想以高度的科学性、预见性和超越性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建设提供了总体思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从不同阶段历史任务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

(1)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1956年2月,“三大改造”已取得巨大成效,社会主义因素也占据主体地位,如何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国家稳定有序和生产力发展,是当时面临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在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汇报后,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关系上,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方面,他指出,我们过去常说“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拿工人来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轻。工农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90%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10%的社员收入能够不增不减,如有减少,也要及时想办法予以解决。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毛泽东指出,我们无论对干部还是人民群众,都要广泛地、持久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教育,并且要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经常注意检查。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对于镇压反革命,毛泽东很风趣地讲道:“杀了他们,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三不能帮助除四害,四不能强大国防,五不能收复台湾。”他说:“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安排好了之后,就不会造反了。怎么才会不造反?就是要使他们过得舒服,少说闲话,不骂我们。”[22]

(2)正确化解矛盾,消除对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存在着矛盾,但基本适应不具有对抗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说:“在一九四二年,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作团结—批评—团结。讲详细一点,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按照我们的经验,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的方法。”[23]对于肃清反革命,他说:“从我们国家看,匈牙利这样的事件以后,人们说中国局面很稳固,外国人在这里看了也是如此,我们自己也这样觉得。”对于救灾、就业、入学,毛泽东指出:“救灾,全国每年都有灾,有很多灾民,要给他们粮食,比如统销,苏联就没有这样做,我们是把一切城市乡村,无粮户缺粮户都计算在内,比如安排工商业就业,安排失业人员就业,统兼工作,各方面的统筹工作,所有这些都算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去年这一年差不多有三百多万人就业,麻烦,问题也很大,按照计划,原来计划八十万,而实际上差不多增加到三百万人,多了二百多万,工资支付就多了。”“有人提议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这个办法很值得考虑,宁可薪水低一点。比如我们这些人十年八年不增加薪水,我这一提出来,可能你们大多数要反对,也并非你们赞成的。如果十年不增薪,高级人员十年不增薪,我看死不了人。”“学生问题怎么办?有百分之四十的学龄儿童没有学校,这人民政府并非万能政府,人民政府办事不能一步登天。”“八十万初中生不能升学,好多人就业也是问题,要等候就业,八十万这么多嘛!有九万高中生不能升大学,这也是发生一个就业问题。”

(3)加强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多搞福利,提供社会保障。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逐步扩充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物质条件,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建设思想

改革开放40年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并在社会稳定、和谐、教育、医疗、就业、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使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趋于成熟,并在实践中产生积极效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他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新任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他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十六大之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突飞猛进,成果丰硕。首先,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最终达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状态。其次,提出了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任务。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分配、社会保障是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核心方面,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二是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是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四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五是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六是切实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七是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八是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九是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十是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天地之大,黎源为本’。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他说:“我们有一千八百万左右的城镇低保人口,对他们而言,要通过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来保持基本生活;对一亿三千万多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增强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对二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要让他们逐步公平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对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等其他常住人口,要让他们有适宜的居住条件;对九百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让他们有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等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2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5]朴实的话语,坚强的决心,浓浓的深情,体现着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使命担当。


[1] 《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24页。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3] 《30年来的中国社会建设》,《人民论坛》2008年12月16日(第35版)。

[4] 张静、关信平:《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5] 卢汉龙:《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6] 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作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学海》2008年4期。

[7] 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网络版)2005年4月13日。

[8]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53页。

[9]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年第1期。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11] 《习近平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3页。

[12] 习近平:《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人民日报》2013年9月27日。

[13] 《习近平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页。

[14] 《习近平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9页。

[15] 《习近平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82页。

[16] 梁启超:《自由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版,第214页。

[17]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3页。

[18]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9—510页。

[19]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3页。

[20]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2页。

[21] 《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1页。

[22]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23]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74页。

[2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