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学武

小小少年王阳明1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骑射技术,研读兵法书以求具备文韬武略。他曾说道:“读圣贤书的儒者应该以不会用兵为羞耻。孔子也曾在《孔子家书》中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现在的很多儒者,往往以文章和词句欺世盗名、获得富贵。以华丽辞藻粉饰太平。国家出现危机重大变故时,则畏首畏尾,束手无策。实在是儒者的羞耻!”

第二年王阳明随同父辈,私自出游居庸关(有上、中、下三关,此处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关)。在那里,他游历遍观祖国的大好河山,“慨然有经略四方之鸿鹄大志”。在那里,王阳明详细勘察了各个蛮夷部落的地理位置,听取将士的许多策略,甚至看见胡人路过,追逐着胡人进行骑射。胡人见状,摸不着头脑,最终不敢贸然回击及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就这样折腾了一个月后,王阳明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北京。一天夜晚,他做了个梦,梦境中,王阳明来到了伏波将军的庙堂中拜谒。且说这伏波将军原本是汉朝的大将军马援。马援,字文渊,原是陕西省扶风人,因其一生戎马生涯,后被追封为伏波将军。在梧州建有庙宇,供后人怀念。故而后世常用此名。

今存王阳明赋诗为证:


卷甲归来马伏波,

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

六字题文尚不磨。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话不假,王阳明上面这个梦梦到伏波将军马援,绝非偶然。这首诗很清晰地展现了王阳明内心世界的“尚武精神”。就在当时,很多地方水旱灾害接踵发生,盗贼也趁机兴风作浪。京城中跟前有王英、王勇一帮盗贼不断地群起滋事,陕西地方还有石和尚、刘千金等作乱,屡次攻占朝廷城池,掠夺府库金银军饷,骚扰平民,而政府却对这帮盗贼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王阳明见状,好几次都要上书给朝廷,表明自己要像汉朝的名将那般冲锋陷阵,率领精兵一万人马,征战沙场,一定要攻破敌人城池,捣平逆贼的巢穴,使海内共享太平盛世。

龙山公王华得知此讯后,马上出面制止。龙山公王华斥责王阳明太过狂妄,竟敢如此不羁地胡言乱语,这样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自此,王阳明才对此事死心,最后全心全意投入到读书求知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