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与诗人:马奇眼中的领导

马奇鲜为人知的角色:领导力教师

2003年,《哈佛商业评论》推出“管理大师心目中的大师”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素有“管理学发明者”之称的彼得·德鲁克,第三名是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学者赫伯特·西蒙,而西蒙之前、德鲁克之后则是多领域大师詹姆斯·马奇。马奇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中的大师,他曾在斯坦福大学同时担任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教授,被公认为是过去50年来在决策制定和组织领域最有贡献的学者之一,不仅如此,他在组织、决策、领导力、制度等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

然而,这并不是全部的马奇。他甚至不在意大家所赋予他的“大师”称号,相反,他更希望自己被称作老师。作为一名老师,他长期讲授“组织领导力”课程。自1980年到1994年马奇退休,每年有300~400名学生选这门课(包括约100名MBA学生)。在这门课上,他要求学生阅读《堂吉诃德》《战争与和平》《奥赛罗》等经典名著,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领导力。这门非同寻常的课,已成为一段传奇。对于领导力,马奇并不主张学者进行严肃严谨的研究,自己也很少发表领导力方面的论文。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领导力的重视,15年里他潜心领导力的教学,而后还制作了两部电影:2003年的《激情与戒律:堂吉诃德的领导力课程》以及2008年的《英雄与历史:〈战争与和平〉的领导力课程》。他认为这门课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警示人们:你们对领导力的思考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那么,马奇到底如何理解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