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初,建南院长组织研究院的教授讨论出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系列”丛书。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研究,领下这个任务,一方面是对自己多年研究的一个梳理和反思;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作为改革开放同龄人的一个纪念和回顾。

以往我做的城市形象研究,多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城市以及特定的受众,研究方法比较明确,研究目的也比较清晰。而此次研究,是跨越城市的边界,覆盖全国,且纵横40年,研究的破题,就颇费思量。

从传播学出发,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一般有两个进路。第一个进路是基于公众认知的调查,如凯文 · 林奇提出的“城市形象”是对城市的公众印象,它是许多个人印象的叠合。了解这种城市形象可通过民意调查的方式来实现,但对于那么多的城市,民调耗费巨大,且由于没有历史性的数据,只能反映现时的结果,而无法进行历时的比较和分析。第二个进路是基于媒体的内容分析。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人们实际生活在李普曼所言的“拟态环境”。由于现代社会已从村落扩大为全球,社会分工也从传统的自给自足走向了专业分工,人们不再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去感知世界,而更多的是通过媒体供给的信息去了解和建构世界。因此,媒体构建的城市形象也成为公众认知城市的重要入口。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媒体形象这一视角来解读中国城市形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变迁。解读媒体形象的第一步是选择分析对象,一个理想的对象是某一数据库里包含了40年以来所有或绝大多数的中国报纸。遗憾的是,学术界运用最广泛的中国期刊网虽然收录了国内公开发行的500多种重要报纸,累积报纸全文文献2000多万篇,在媒体的代表性上已足够,但时间跨度却是从2000年以来,无法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全貌。另一个使用较多的报纸数据库则是方正的中华数字书苑。该数据库自称收录报纸500多种,拥有3000万篇新闻,最早回溯至1949年。理论上,该数据库中的报纸的代表性和时间跨度都能满足要求,但当我们试运行检索时,却发现相关的信息(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集中在少数几家报纸,媒体的代表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理想的分析方案之外选择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即选择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必须对新闻文献统一进行收集,没有缺失,且时间跨度能满足改革开放40年的要求。最终,我们选择了《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国家主流媒体之一,其刊载的每一篇新闻报道都反映了党的政策走向和舆论方向,建构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媒介议程设置。对其传播的城市报道展开内容分析,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中国各类城市形象的变迁过程和发展趋势,探究其背后的历史语境和认知脉络。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研究仅从媒体呈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城市形象的变迁和趋势。由于研究周期较短,不足之处尚多,恳请同行不吝批评指正。

2018年9月

于上海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