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Dǒng)

起源:①出自己姓,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舜赐董父以董为氏。②出自周代,以官名为氏。③出自他族。

郡望:陇西郡、济阴郡。

堂号:三策堂、正谊堂、直笔堂(良史堂)、陇西堂、豢龙堂。

千秋良史

百代儒臣

【注】上联指春秋时期晋国史官董狐,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下联指西汉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专门研究《春秋公羊传》。汉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被视为贤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开拓了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天人三策

兄弟五奇

【注】上联指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汉武帝时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下联指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董昭,及其弟董访等。

双成笙韵

小宛香奁

【注】上联指历史神话故事,相传王母命其侍女董双成吹玉笙,驾鹤成仙。下联指明末秦淮名姬董小宛,集古今闺帏韵事为《奁艳》一书。

读书行路

种杏成林

【注】上联指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联指三国时期吴国董奉。

搏击咸称卧虎

文章屡世占鳌

【注】上联指东汉大臣董宣,为洛阳令时,搏击豪强,京师号为“卧虎”。下联指明代大臣董越,官南京工部尚书,著有《圭峰文集》。

秉笔不容情,良史无私毁誉

佩弦期易性,宾臣欲急作为

【注】上联指春秋时期晋国史官董狐。下联指春秋时期晋国董安于,《韩非子·观行》说:“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八世袭封光祖德

五庚科甲振宗风

【注】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董氏宗祠联。

先德衍家声,千秋良史

祖功垂世泽,一代儒宗

【注】安徽省泾县董家村董氏宗祠联。

对策衍天人,佑启千年孙子辈

题门逢圣主,远追两代帝王师

【注】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董氏宗祠联。

直笔著三河,德宗他年追良史

鸿文超二汉,渊源此日继醇儒

(卢洪朐)

【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董氏宗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