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闹学潮

“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在同强权的较量中,展现出“群众领袖”的雄才大略和英雄气概。至此,拉开了艰辛曲折的革命生涯序幕……


1925年,榆林中学成立了党支部,刘志丹担任党支部委员。党组织成立不久,在刘志丹、王子宜等人的组织和领导下,榆林中学发生了一起声势浩大的学潮运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陕北军阀井岳秀有个儿子叫井文龙,也在榆中念书,他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人送外号“独眼龙”。俗话说:五官不正的人心术也不正。井文龙和他老子一样,一贯专横跋扈,做事心毒手狠。

一天,榆林城里来了个戏班,在城中万佛楼搭台唱戏。榆中有部分学生也去看戏。井文龙因抽大烟耽误了时间,等他摇摇晃晃地来到万佛楼,人们早已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井文龙领着他家的马弁横冲直闯地往里挤,前面有榆中的同学苗从权影响了他。他便口出狂言,挥舞着“斯蒂克”(文明棍),吆喝苗从权让开。苗从权早就看不惯井文龙仗势欺人的霸道行径,便理直气壮地回敬道:“你来迟了,我凭什么要给你让开。这里是万佛楼,又不是你家里的堂会戏。”井文龙鼻子都气歪了,抡起“斯蒂克”猛打苗从权。

井文龙在万佛楼戏台前光天化日地行凶殴打苗从权,这件事很快在榆林城沸沸扬扬地传开了,榆林中学的学生也像开了锅的水,都为苗从权被毒打愤愤不平。刘志丹和王子宜等同学去看望了苗从权,了解被打的原因和经过,并鼓励苗从权:“你不畏强暴,做得对,被打一事,学生会和党支部一定为你伸张正义,讨回公道。”在刘志丹力荐下,榆林中学党支部秘密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了这件事,经过分析,会议决定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罢课斗争。

第二天,刘志丹以学生会主席名义,召开学生代表会议。他向大家讲:“井岳秀一贯鱼肉百姓,作威作福还不够,现在他的儿子也无法无天了。难道我们老百姓永远要受井岳秀一家人的欺负不成!我们不能就这样忍受下去,要与之斗争,要组织全校师生罢课抗议,强烈要求学校开除井文龙,否则绝不复课。”大家听了刘志丹的讲话,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昂,当场都表示同意罢课,并坚持斗争到底!

榆林中学的学生和老师排着长长的队伍,声势浩大地走上榆林街头游行、散发传单,揭露井岳秀父子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罪行。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先生,对井文龙平日里仗着老子的威势,在学校里飞扬跋扈、胡作非为的表现十分不满,对这次殴打同学事件更是愤慨。同学们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这无可非议。但他没有预料到事态如此扩大和严重。要求学校开除井文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井岳秀能同意吗?这让杜斌丞校长很为难,只好面见井岳秀,说明事情的原委和经过。井岳秀听了火冒三丈,立刻让副官带了一连人,把榆林中学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企图镇压学潮,还让杜校长告诉学生,马上复课,否则他就查封停办学校。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全校师生一时都不知如何是好,就连校长杜斌丞老先生也束手无策。呼延震东老师心急如焚,奋笔疾书“无限伤心泪,只有心上流”十个大字后,放声大哭。

杜校长找来刘志丹,向刘志丹解释事情的严重性和后果,要他放弃这次学潮,尽快复课,然后他让井岳秀撤兵。

刘志丹诚恳地对杜校长说:“这件事是由学生会引发的,给学校造成很多麻烦,真不好意思。但事已至此,正义绝对不能向邪恶让步,这件事您就让学生会来负责解决吧!”杜斌丞进一步劝导:“你们还都是学生,这么大的事如何能承担得起,又如何能解决呢?当务之急,你们先退一步,不要把事情搞成僵局,那样就不好解决了。”刘志丹态度坚决地表示:“校长的好意学生能理解。但是,如果正义不能战胜邪恶,社会还有什么真理可言,古圣人的教诲,还有今天老师对我们的教诲还有什么意义!复课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一定要斗争到最后胜利!”刘志丹离开校长办公室后,立刻以学生会名义再次召集学生代表开会。他情绪非常镇定地对大家讲:“现在井岳秀的军队把我们的学校包围了,这并不可怕,自古以来,法不责众。只要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井岳秀就不敢把我们怎么样。可怕的是我们在邪恶面前胆怯,不敢坚持斗争,那就会半途而废。井岳秀的权再大,但我们要相信,邪恶永远也战胜不了正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斗争到底,才能取得胜利。当然,井岳秀兵权在握,光靠我们学生的力量是斗争不过他的。我们要讲策略,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只要我们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我们就不怕斗不过井岳秀。现在我们以榆林中学学生会的名义通电全国,说明事件真相,揭露井岳秀父子在榆林欺压百姓、派兵镇压学生的丑恶行径,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声援和支持。同学们还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向家里和亲戚朋友写信,告诉大家真相,争取家长和亲戚朋友的支持。”刘志丹的一席话,让大家顿开茅塞,如拨云睹日,找到了和井岳秀斗争的办法。

几天后,西安、宁夏、兰州、天津等多家报纸纷纷发表文章,评论榆中学潮事件,公开谴责井氏父子的无理行径;全国有20多所学校的学生,也分别联名写信,表示声援榆中学潮;学生家长收到自己孩子的信,更是急红了眼,有部分学生家长来到榆林保护自己的孩子,声言井岳秀敢动学生一根汗毛,就要和井岳秀拼老命。

一时间,榆林满城风雨,井岳秀在强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心神不宁,没了主意。最后在杜斌丞校长的周旋下,井岳秀撤了包围榆中的军队,保证以后不再干涉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并把井文龙转到西安的一所中学去读书。

这次学潮运动,最终以学生的胜利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