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城

安平县,西汉时期属涿郡。《汉志上》:涿郡属县“安平,都尉治。莽曰广望亭”。《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谔千秋为安平侯,二千户,后传谔嘉、谔应、谔寄、谔但。元狩元年(前122年),“坐与淮南王女陵通,遗淮南书称臣尽力,弃市,国除”。《索隐》:“县名,属涿郡。”《萧相国世家》:汉初论功行封,关内侯鄂君上言以萧何为第一。汉高祖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于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集解》:“徐广曰:以谒者从,定诸侯有功,秩举萧何功,故因侯二千户。封九年卒。至玄孙但,坐与淮南王安通,弃市,国除。”《正义》:“《括地志》云:泽州安平县,本汉安平县。”《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及《萧何传》略同。东汉时期相沿。《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建初四年以清河之游、观津,勃海之东光、成平,涿郡之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益乐成国。”其乐成国后改为安平国。《后汉志二》:安平国属县“安平,故属涿”。汉魏之际以安平县为博陵郡治。《水经注·滱水》:“《地理风俗记》曰:博陵县,《史记》蠡吾故县矣。汉质帝本初元年继孝冲为帝,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为县,又置郡焉,汉末罢还安平。”《晋志上》:“博陵郡,汉置,统县四,户一万。”安平为首县。北魏时属博陵郡。《魏志上》:博陵郡领县“安平,前汉属涿,后汉属安平,晋属。治安平城。有楼、女贵人神”。《隋志中》:博陵郡统县“安平,后齐置博陵郡,开皇初废。十六年置深州,大业初州废”。则北齐、北周之际又一度移博陵郡治此。《通典》卷一百七十八:深州领县“安平,汉旧县”。《元和志》卷十七:深州,“安平县,上,十八。东南至州五十三里。本汉旧县,属涿郡。高帝以鄂千秋为安平侯。后汉属博陵郡。后魏以来,博陵诸崔,即此邑人也。隋开皇三年县属定州,十六年改属深州,大业二年还属定州,武德四年又属深州”。唐时深州治陆泽县,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北[93]。《旧唐志二》:深州领县“安平,汉县,属涿郡。武德初置深州,以县属。十七年州废,属定州,先天二年来属”。《寰宇记》卷六十三:深州,“安平县,西北五十三里。旧一十六乡,今五乡。本汉旧县,属涿郡。《汉书》曰:高帝六年封鄂千秋为安平侯。后属博陵郡。今城北面有台,俗谓之神女楼。自晋及高齐,博陵郡并理此。隋开皇十六年又于此置深州,大业三年省州,以县还涿郡。唐武德四年又置深州,以县属深州。州废,割属定州,至先天元年又置州,县仍属焉”。《元丰九域志》卷二:深州领县“安平,州西北八十五里。三乡,有沙河、滹沱河”。时深州治静安县,在今深州市南二十五里,明初又迁至今深州市址[94]。则其所指安平县城所在方位与《元和志》等相同。金元以后相沿,即今河北安平县址。

《清统志》卷五十三:“安平故城,今安平县治。”又:“安平县城,有内外二城。内城周五里有奇,门四,明成化中建,正德六年又于西、南、北三面增筑土垣,周八里,门三,谓之外城。嘉靖二十六年又增筑御水土堤六里有奇。本朝康熙二十五年修,乾隆三十三年重修。”其城垣至民国时期犹存,平面略呈方形,开四门,西门在西垣南半段、东门在东垣南半段,北门在北垣西段,南门在南垣东段。县衙位于城内东南部县前村,南临东西向大街为县前街;北临东西向大街为县后街,东连东门,西连西门;西临北街,北连北门,南接县前街;东临文庙街,起自县前街东端,向北通向县后街。其后街北有文庙遗址。南街南连南门,北接县前街东段;县前街西端斜向西北连接县后街为田家街。城内四隅为水坑。后县政府北移约1000米至今址。北门外原有圣姑庙,当即《寰宇记》所记神女楼,1945年毁坏,今残存砖砌高台基址。1949年后拆除城墙并扩建街道,南垣一线为旧城街,县后街一线为网都街,其北新建为民街,又北为新盈街,又北为红旗街,西垣一线为西马路,北街一线为圣姑路,其东新建中心路,又东为东马路,又东为育才路等[95]。今旧城内东街路北残存有文庙遗址,立有元大德十一年重修文庙碑。在县城东南后张庄逯家庄村西南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和残窑址,采集遗物有石磨和泥质灰陶云纹瓦当、绳纹板瓦、筒瓦及瓮、罐等残片。在此遗址东北发现一座东汉时期壁画墓。据墓葬形制、题记铭文和壁画内容等,发掘者推测此墓可能与宦官赵忠有关,年代当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其东北两洼乡西寨子村南发现东汉时期墓葬群,在县城西东黄城乡东黄村东南发现崔寔家族墓地。依相关记载,明正德六年(1511年)扩筑西、南、北三面,成周八里之制,其每面当各外扩半里余,则原南垣当在县前街一线,于外城南门北向街道与之相交处设南门;西垣当在北街一线,于北街与县后街相交处设西门;东垣当即在东垣一线,东门即设于东门址;北垣当大致在新盈街一线。如此,周五里余,合3216米。汉魏时期安平县城规制当略同之。

民国24年(1935)安平县城概况图

(据新编《安平县志》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