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县城(附武垣县城)

(一)垣县城

垣县,西汉时期属涿郡。今传本《汉志上》:涿郡属县“武垣,莽曰垣翰亭”。应劭曰:“垣水出良乡,东入桃。”《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封匈奴降王赐为垣侯,“六年赐死,不得及嗣”[163]。并见于《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哀功臣表》,作桓侯,当属通假字。《水经注·圣水》:“桃水又东北与垣水会。水上承涞水,于良乡县分桃水,世谓之北沙沟。故应劭曰:垣水出良乡。东迳垣县故城北。《史记音义》曰:河间有武垣县,涿有垣县。汉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赐为侯国,王莽之垣翰亭矣。世谓之顷城,非也。又东迳顷,亦地名也,故有顷上言,世名之顷前河。又东,洛水注之。水上承鸣泽渚。渚方十五里。汉武帝元封四年行幸鸣泽者也。服虔曰:泽名,在逎县北界。即此泽矣。西则独树水注之。水出逎县北山,东入渚。北有甘泉水注之。水出良乡西山,东南迳西乡城西,而南注鸣泽渚。渚水东出为洛水,又东迳西乡城南,又东迳垣县故城北而南入垣水。垣水又东迳涿县北,东流注于桃。”[164]其桃水大致流行今北拒马河道,垣水大致流行今胡良河道。赵一清《水经注释》:“《汉志》:垣县属河东郡,武垣县属涿郡。《续志》:河间国,武垣故属涿。今注所引《音义》云云,岂别有说乎?又,《史表》:垣侯赐。《索隐》曰:县名,属河东。则非涿之武垣可知。善长又误。武垣城在河间府西南三十八里,去涿甚远,水道亦无相通之处,恐涿郡又自有垣县也。《一统志》:垣城在涿州北。”杨守敬按:“《史记·赵世家》:孝成王七年,武垣令傅豹反。徐广曰:河间有武垣县,本属涿郡。《续志》:河间国武垣,故属涿。是徐广、司马彪特以武垣初属涿郡,后度河间。此注河间有武垣,涿有垣县,则是有两县,与徐广说不相应。而《寰宇记》谓武垣在河间西南四十里。此良乡之垣水安能迳之?疑《汉志》涿郡之武垣,本名垣县,传本或衍武字,徐广遂混河间之武垣为一。郦氏叙垣水于垣县自不误。河间之武垣是本《赵世家》之武垣,别自立县,与涿之垣县无涉。《一统志》谓垣城在涿州北,此必古方志说,疑郦氏原文当是。《史记音义》曰:河间有武垣,本属涿郡。非也。河间有武垣县,涿有垣县,盖武垣不得有垣水也。”[165]所辨有理,然似未尽得其实。徐广言“河间有武垣”,当指东汉以后至魏晋之际武垣县属河间国;而“本属涿郡”是指其在西汉时期曾属涿郡,然似并非本于《汉志》。今传本《汉志》于“武垣”下注为“莽曰垣翰亭”;而依《水经注》文,则当注于垣县下。郦道元所见《汉志》文当即如此。又,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垣水出良乡,东入桃。”当原注于垣县下,至唐初颜师古所见《汉志》文当亦如此,故照引而不辨。由此推之,《汉志》于此原文当作“垣”,至唐中期以后方衍武字作“武垣”。而武垣县在西汉早、中期当为涿郡属县,西汉后期省废,故不为《汉志》所记;至东汉时期恢复武垣县,并改属河间国,记于《后汉志》[166]

垣县当因临近垣水而得名。在垣侯赐死后恢复为垣县,而相沿至西汉末。由王莽改称垣翰亭,降为亭一级设置,似可表明其时已呈衰势。东汉以后不再设垣县,依《水经注》所述,垣县故城当在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北,北有垣水及洛水。《元史·石抹明安传》:乙亥年(1215年),石抹明安率军取通州,驻于金中都(今北京)城南建春宫。“金将完颜合住、监军阿兴鬆哥复以步兵万二千人、粮车五百两(辆)援中都。明安复将三千骑往击之,遇于涿州宣封寨,获鬆哥,合住遁去,尽得其辎重,还屯建春宫。”《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九:“臣等谨按:据州志,宣封塞(寨)即宣封坡。”并记:“仙风坡在(涿)州北十二里。旧志:安乐窝,宋邵康节先生居此。今为仙风坡。(《涿州志》)臣等谨按:元欧阳元《涿郡名贤碑记》云:邵雍,其先涿人,今州西北十余里有邵村,谓即以安乐得名。又,州西北十五里宣封坡,旧有木枋,书邵子讲易处。据此则仙风系传讹,应从欧阳记作宣封为是。”而古音宣属寒部心纽,垣、桓属寒部匣纽,音近互通[167];“封”则有可能由“废城”急读而成。由此推之,“宣封”似当由“垣废城”演变而来,亦即古垣城当在此一带。其仙风坡,或作仙峰坡,地势较高,南临胡良河,分为东仙坡村(今为东仙坡镇)、西仙坡村,南距涿州城约7公里。其所在地理方位与《水经注》所述垣县故城大体相合。而胡良河流经村南当系后世改道所致,原有垣水流经垣城北。在西仙坡村南约250米王家坟村北发现商代及汉代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00米,文化层厚0.5~1米,发现灰坑、红烧土块、陶片、砖、瓦、钱币等。其西南约300米,中胡良村西北发现商代及战国时期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长200米,文化层厚约0.6米,发现夹砂红陶片、夹砂灰陶片、板瓦、筒瓦等[168]。或可作为进一步寻找古城的线索。

(二)武垣县城

武垣县初见于《史记·赵世家》: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集解》:“徐广曰:河间有武垣县,本属涿郡。”《正义》:“《括地志》云:武垣故城,今瀛州城是也。”又,《史记·曹相国世家》: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魏王豹反,曹参与韩信等攻讨,“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集解》:“徐广曰:河东有垣县。”《正义》:“《括地志》云:武垣县,今瀛州城是。《地理志》云:武垣县属涿郡也。”其“武垣”,《汉书·曹参传》作“东垣”。由徐广所释推之,当以原作“东垣”为是,指汉河东郡所属垣县地。而由《正义》所释,则在唐中期已讹为“武垣”,《汉志》所记亦同于今传本。又,《史记·外戚世家》载褚先生曰:“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索隐》:“按:夫人赵姓,河间人。《汉书》云……《列仙传》云:发手得一玉钩,故号焉。”褚先生又记:“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正义》:“《括地志》云:云阳陵,汉钩弋夫人陵也,在云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孝武帝钩弋赵婕妤,昭帝之母,齐人,姓赵。少好清静,六年卧病,右手卷,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佳。武帝持其手伸之,得玉钩。后生昭帝。”《汉书·外戚传》:“孝武钩弋赵倢伃,昭帝母也,家在河间。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其唯言“河间”,而未记“武垣”,《后汉志二》:“河间国,文帝置,世祖省属信都,和帝永元二年复故。”首县乐城。属县“武垣,故属涿”。另据《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三年(37年),以河间属信都,河间王邵为乐成侯。李贤注:“乐成县故城在今瀛州乐(府)〔寿〕县西北。”《孝和孝殇帝纪》:永元二年(90年),“分乐成、涿郡、勃海为河间国”。封皇弟刘开为河间王。晋时相沿,见于《晋志上》。《宋志二》:河间太守领“武垣令,前汉属涿,后汉、《晋太康地志》属河间”。《魏志上》:“瀛州,太和十一年分定州河间、高阳、冀州章武、浮阳置,治赵都军城。”又:“河间郡,汉文帝置河间国,后汉光武并信都,和帝永元三年复,晋仍为国,后改。”首县“武垣,前汉属涿郡,后汉、晋属。有武垣城、小陵城”。则北魏时期武垣县已为河间郡治所。《隋志中》:河间郡首县“河间,旧置河间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郡,并武垣县入焉”。《通典》卷一百七十八:“瀛州,今理河间县。”首县“河间,汉州乡县,后汉改武垣县。汉武帝得钩弋夫人于此”。《旧唐志二》:“瀛州,上,隋河间郡,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改为瀛州,领河间、乐寿、景城、文安、束城、丰利六县。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县,贞观元年省丰利入文安,省武垣入河间。”首县“河间,汉州乡县地,属涿郡。隋为河间县”。

宋初相沿。《寰宇记》卷六十六:“瀛州,河间郡,今理河间县。……后魏太和十一年分定州河间、高阳、冀州章武三郡置瀛州,以瀛海为名。其河间郡自乐城移理于今乐寿县西一里乐寿亭城置,历高齐及周,郡不改。隋开皇三年废郡置瀛州,炀帝初州废,为河间郡。”又:“河间县,旧五十一乡,今九乡。本汉州乡县,属涿郡。今县东北四十一里有故州乡城,即汉理也。《汉书》云:武帝时望气者云西北有女极贵,遂访之,得钩弋夫人于是邑。后汉省州乡县,为武垣郡(县)地。隋开皇三年罢郡,武垣县属瀛州。十六年移武垣县居其旧城,乃于此置河间县。……乞活城,《郡国志》云:太安中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掠羯胡万户于山东,卖为生口,值岁俭难售,恐其有叛,不听入州郡,筑此城以居之,任自乞活。《晋书》云:乞活帅陈仵归晋。即此地也。马领城,秦使蒙恬筑以防河水,因地以名之。……东武垣城、西武垣城,在今郡西南三十八里,有故城存,即秦所置。其故城东微北三十里又有一武垣故城,时人谓之东武垣城,即当今郡南二十五里。盖因魏武凿渠引滹沱水,遂移西武垣县城于此,置武垣县。隋开皇三年又移武垣理州城,此城因废。十六年改武垣为河间县,仍于东武垣故城再置武垣县,大业二年省。按《隋图经》云:河间东武垣城即武帝元封元年巡狩至此,望气者言有异女,使访之,得赵氏女,两手拳,上自披之,即舒。因筑此城,以为禁卫。今县西南楼上有夫人神,即钩弋遗像也。”卷六十三:深州乐寿县,“后魏太和十一年自故郡移河间郡及县西南一里乐寿亭故城,其年郡又移理武桓(垣)城,今河间县是也”。据此,其地在西汉时期为州乡县地;东汉时期置武垣县,属河间国,而后相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移河间郡治此;隋开皇三年(583年)于此置瀛州,十六年改为河间县,并另置武垣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省武垣县于河间县;唐初相沿,武德五年(622年)再置武垣县,贞观元年(627年)又省入河间县。所谓隋开皇三年“移武垣理州城”,当有误。依《魏志》,此地除武垣县城外,并有武垣城、小陵城。依《寰宇记》,除河间县城外,并有乞活城、马领域、东武垣城、西武垣城等。其东武垣城、西武垣城并见于《新定九域志》卷二:“西武垣城,《竹书纪年》:阴司马败燕公子翌于武垣。东武垣城,《方镇记》云:曹公凿渠引滹沱水,遂移西武垣县于此置。”[169]明清时期志书多因于旧说,而在解说上略有不同。《明统志》卷二:河间府,“河间县,附郭,周为唐叔封邑,汉为州乡县侯国,属涿郡,东汉改为武垣县,后魏又置河间县,隋以武垣省入,唐初以河间置瀛州,武德中复置武垣县,贞观初省入河间县,宋元仍置”。又:“武垣城,在府城西南三十八里,秦置县。其故城东微北三十八里又有城,俗名东武垣城。隋省入河间,唐仍置武垣县,后省。又,汉武帝元封初巡狩至东武垣县(城),望气者因言有异女,访之,得赵氏女,以为钩弋夫人,即此。”其“故城东微北三十八里”,依《寰宇记》当为“三十里”。而以河间县置于北魏时间,似并无据。嘉靖十九年刊《河间府志》卷三:河间县,“武垣城,在县西南三十八里,秦置县,其故城,东微北三十八里,隋省入河间,唐仍置武垣县,后省”。又:“萧陵县,在县西北五里,城莫知所始。”其“萧陵县”当即《魏志》所记“小陵城”。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河间府,“河间县,附郭。汉州乡县地,属涿郡;后汉为武垣县地,改属河间国。高齐始置河间县,为河间郡治。隋为瀛州治,唐以后因之”。又:“武垣城,府西南三十八里。本赵邑,《史记》:赵孝成王九年,秦围武垣。即此。秦置县,汉属涿郡,后汉改属河间国,晋因之,后魏属河间郡,隋大业初省入河间县,唐武德五年复置武垣县,属瀛州,贞观初又废。志云:今府城立名东武垣城,后汉废州乡入武垣,又移武垣县于此。其后复还旧治,因谓之东武垣。高齐改置河间县于此。《城邑考》:今郡城亦谓之瀛州城,隋唐以来故址,宋熙宁初改筑,后复圮坏,明初增修。今城周十七里有奇。”又:“魏收志:武垣县有小陵城,亦曰萧陵。盖石赵所置。《寰宇记》:在河间县西北五里。又,城北六里有乞活城,晋东瀛公腾尝掠羯户万人居此,任其乞活,因名。”其说与《括地志》等略同,然以河间县置于北齐时期,似亦无据(《隋志》于北齐、北周所置废郡县均有详记,而无此记载)。而所引《寰宇记》,不见于今传本。《清统志》卷二十二:“河间故城,今河间县治。汉州乡县地,后魏曰赵都军城,太和十一年置瀛州于此,隋改置河间县。《寰宇记》:隋开皇三年移武垣理州城,十六年移武垣县居旧城,乃于此置河间县。武垣故城,在河间县西南。……《隋图经》云:东武垣城,武帝元丰(封)元年巡狩至此,望气者言有异女,访之,得赵氏女,因筑此城,以为禁卫。今县西南楼上有女人神,即钩弋遗像也。府志:武垣城在河间县西南三十五里,肃宁县境内,去县东南仅十余里。有内外二城,外城周四十里,内城可十六里,俗名元城。遗址见在。”又:“小陵城,在河间县西北。《魏书·地形志》:武垣县有小陵城。旧志:有萧陵城在河间县西北五里,今曰河头邨,亦曰城上邨。盖小、萧声近而也。又有高丽城,在府城西北十二里。乞活城,在河间县北六里。”其以河间县相沿于赵都军城,亦属臆想。依《魏志》文例,其记河间郡武垣县“有武垣城”,可表明其时原武垣城已空出,所治县城当属后所迁移者。而《隋图经》所记东武垣城为汉武帝巡狩河间得钩弋夫人而筑,当有所本。东汉时期即以此城重置武垣县,相沿至北魏时期。又,《魏志》记武垣县有“小陵城”。依明清志书,其当在今河间县西北五里。此“武垣城”及“小陵城”当均临近武垣县城。而若以隋唐以后瀛州(河间府)及河间县城相沿于赵都军城,武垣县城在其南,则《魏志》不可能将二者记于武垣县下。且如此,武垣县城与汉代州乡县城(今河间市宁家庄东)相距较远,不可能原属州乡县地。以此河间县为北魏所置或北齐所改置,亦无法讲通。相比之下,当以《括地志》等所记去古未远,更合于实际,即隋唐以后瀛州及河间县相沿于北魏时期武垣县城(东汉以后武垣县城),在今河间市区。

依《寰宇记》等所述,在河间县西南三十八里有西武垣城。其位于今肃宁县东南约10公里窝北镇雪村城址,东南距今献县“三十九里”,当属西汉时期所置阿武县城,东汉以后省废[170]。所谓“西武垣城”显系误传。另在此城以东三十里,河间县南二十五里有东武垣城,其当指今河间市龙华店乡北皇亲庄及献县段村乡南皇亲庄之间古遗址,东南距今献县“三十里”,当属汉代所置中水县城,北齐时省废[171]。隋开皇十六年另置武垣县,当沿用此城址,大业二年省废。唐武德五年再置武垣县,当亦在此,贞观元年省废。而后即被传为东武垣城。其以西武垣城营建于前,为秦所置武垣县,东武垣城在后,当大体合于史实,唯所指城址有误。而《魏志》所记“小陵城”不见于《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所引《寰宇记》文当属误记),《寰宇记》另记有“乞活城”。《晋书·东海王越传》:“初,东赢公腾之镇邺也,携并州将田甄、甄弟兰、任祉、祁齐、李恽、薄盛等部众万余人至邺,遣就谷冀州,号为乞活。”《资治通鉴》卷八十六:晋光熙元年(306年),“刘琨至上党,东燕王腾即自井陉东下。时并州饥馑,数为胡寇所掠,郡县莫能自保。州将田甄、甄弟兰、任祉、祁齐、李恽、薄盛等及吏民万余人悉随腾就谷冀州,号为乞活,所余之户不满二万”。乞活城当即营建于此一时期。又据《清统志》等所述,乞活城在河间县北六里,小陵城在河间县西北五里,二者相近。今河间市樊庄乡城上村东北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云纹瓦当、绳纹板瓦、筒瓦、罐、盆及素面豆残片等[172]。其所在与小陵城相当,而所述乞活城似当亦在此一带,二者所述很可能属同一座城的不同部位遗存。其“西北五里”者或指此城之西南城角,“北六里”者或指此城之东北城角,而南垣与北垣之间相距里余。如此,《寰宇记》所记“乞活城”当即为《魏志》所记“小陵城”。此遗址所属时代亦大致相当。其“小陵”,当属地名,用以称城;而“乞活城”则当为俗称。又,今河间市西北约5公里榆林乡北赵庄村西1500米发现一座战国至汉代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500米。城垣夯土修筑,基宽约12米,残高1~6米。城内采集遗物有刀币、石铲、石斧和陶器残片等[173]。其所在方位与《清统志》所述高丽城相当,当起于近世。依其所在方位及所属年代推之,当即属战国秦汉之际所置武垣县城,至西汉中后期废弃。《竹书纪年》所记“武垣”、《魏志》所记“武垣城”,当均指此城而言,而《寰宇记》所记“马领城”亦有可能是指此城,则至唐宋之际已有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