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总被宠坏?

我们为何会被自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的瘟疫包围?在过去,这可是专属于富贵人家的“疾病”。它显然与基因无关——我们小时候每次逛商店时,也不是非得使性子缠着父母为我们买个气球不可;当我们长大成人后,也并不是非得买辆新车不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理所应当的心理在过去三十年里蔓延成灾?

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1969年,纳撒尼尔·布兰登出版了《自尊心理学》一书,掀起了自尊运动的潮流。这本书告诉父母、幼儿看护者乃至整个社会:对单个个体而言,自尊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文化革命。

每个孩子都开始坚信自己独一无二。不只是优胜者,每个参赛者都能在比赛中获得奖项。(不是重在参与吗?)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能得到大人毫不吝惜的赞美,于是,当他完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也会自然而然地要求赞美或奖赏,甚至当他长大成人后依然如此。

现在的年轻人哪怕只是简单地换了套商务套装,也需要别人点赞。雇主们想方设法激励自己的雇员,因为他们频繁地需要来自雇主的反馈和关注,以确认自己的工作干得还不错。

不用说,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现在没有哪个老师会用尺子打孩子的手心了。但事实上,“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的观念弊大于利,而且这种弊端是持久的。来自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教授基恩·M.托尔池指出,与过去相比,现在的青少年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她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比1979年的大学生在自恋人格量化表上的得分更高,认为自己的各项条件都高于平均水平的大学生人数也比那时更多,而且这些大学生比以前更缺乏职业操守。这些变化甚至也体现在他们的写作风格上:第一人称(我/我的)出现得比以前更为频繁,这无疑是“我一代”的清晰例证。

过度养育的问题

在自尊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促进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的兴起——孩子的足球训练、芭蕾舞课和家长联谊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父母的日程表上占据了比园艺俱乐部和棒球比赛更靠前的位置。

家长参与孩子的生活难道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吗?如果家长不犯过度养育的错误,这的确是件美好的事。但家长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也会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这是父母的天性。问题在于,在我们把一切都放在银盘里端给孩子的同时,我们却助长了孩子将一切视为理所应当的心理,这无疑是一种失策。

例如,很多父母都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清除所有常见障碍。这些家长不仅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还尽力确保孩子不会遭遇任何挫折。他们试图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向成年生活的康庄大道。而受到家长过度关爱的孩子很快就会相信,自己做什么都应该一帆风顺,如果不是,那肯定是别人有问题。活在这样的肥皂泡当中固然惬意,可惜肥皂泡无法持久。

纵容孩子的另一种方式是从不对他说“不”。作为家长,我们都更愿意对孩子说“是”,而不是拒绝孩子;我们更愿意看到孩子快乐的笑脸,而不是孩子的尖叫哭闹。但事实上,我们往往是因为胆怯才不敢对孩子说“不”。这样一来,我们便会沦为孩子的专属仆人,因为这比拒绝孩子更容易。我们的孩子慢慢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所有要求都应该得到满足,如果得不到,就会大发脾气。这种恶性循环就这样逐渐变得无法控制。

此外还有对孩子过度赞美的问题。在银行排队时,只要孩子能待够三分钟,就会给他一个小玩具作为奖励;只要孩子能不吵不闹地做作业,就能得到我们的夸奖;当他取得好成绩时,我们会给他钱……当孩子做规定的任务时,我们时不时地会用“太棒了”“你真可爱”“你好聪明”这类的话使他感觉良好。孩子从小就听惯了我们的表扬,哪怕他实际上做得并不出色。长大后,如果缺乏奖赏,他将很难展现出良好的行为、认真的职业操守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社交媒体的反社会性

21世纪为我们带来了社交网络,社交媒体已成为孩子无限制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手段——似乎他对自我形象的痴迷还不够!上传照片,频繁地发朋友圈——无论是自己早餐吃了什么,还是对家人的复杂情感都要晒到网上。这类行为进一步增强了“世界绕着我转”和“及时享受”的心理。既然社交媒体上的所有朋友都赞同他的想法,那么他当然不会以另外的视角看待世界,更不会重视努力工作和负责任的意义。

让我们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大人常常无法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当我们像15岁的孩子一样兴冲冲地晒照片时,当我们在饭桌旁玩手机时,我们等于是一边告诉孩子“世界绕着我转”,一边又试着改变他的这种心理。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与别人互动时,我们发出的信息最终传给了自己的孩子,这信息就是:虚拟世界对我们的家庭有最终主宰权。

这样一来,我们的职业操守、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都会遭到严重破坏。孩子不仅能处处看到网络红人的影子,还会以社交媒体为标准来衡量自己。与社交媒体上炫富的人一比较,哪个孩子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获得归属感和地位感的心理需求

要使本书介绍的方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和地位感这两大心理需求至关重要,甚至不低于清洁的水和安定的住所。与将一切视为理所应当的心理不同,这两大心理需求是孩子从一出生就存在的。

一百年前,很多孩子在工厂或农场做工,大人们对待他们也不怎么尊重。但这一切都因心理学家阿德勒而发生了改变。阿德勒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儿童也不例外。作为社会生物,儿童会对外在评价和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观念连同尊重的观念一起构成了阿德勒著作的主要基础。

阿德勒关于儿童心理需求的总结

儿童首要的目标是获得归属感和地位感

如果孩子能感觉到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就能获得归属感。这样一来,他才懂得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并适应家庭环境。当他认识到自己能为家庭做出贡献,并具有一定的个人力量(即对与自己有关的事件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时,就会获得一定的地位感。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对权力的基本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正面的方式无法获得权力,就会诉诸负面的手段。

所有的行为都根植于特定的目标

当孩子耍性子时,他不仅仅是在为了一个棒棒糖(或出去玩)而发脾气。事实上他是为了争取归属感或地位感而努力,尽管他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如果他通过正面手段无法获得这些,就会转而采取负面的手段。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更深层的问题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根治这些深层问题消除很多不良行为。

行为有偏差的孩子往往是受挫的孩子

从孩子的不良行为中我们能获知很多信息。从潜意识的角度讲,孩子的哭闹事实上是在恳求我们“请关爱我,我需要归属感”,孩子耍性子、发脾气的意思则是“我觉得自己无能为力,需要你的帮助”。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有意做出来的,他只是觉得这是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唯一替代方法,哪怕由此而获得的归属感和地位感事实上是负面的。

理解孩子对归属感和地位感的心理需求,对纠正孩子将一切视为理所应当的心理非常重要。概括而言:

1.孩子对归属感和地位感的需求,只能积极地引导。我知道我该选择什么,全世界数以万计的父母在看到我的方法所带来的效果后,也都认同我的选择。

2.归属感来自生命中重要的人的积极关注。有了这种关注,孩子才能从情感上与你亲近,才能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感到自信。如果缺乏这种关注,孩子就会以哭闹、焦躁的行为、唠叨或纠缠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关注和归属感。地位感来自他对自己的能力及贡献的确认。如果他不相信自己具有这种能力,就会为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与你争吵,当他不快乐时,就会使性子、发脾气,只因这能让他觉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

3.你不能一劳永逸地满足孩子对归属感和地位感的需求,你需要不断地满足他的这些需求——低龄的孩子对归属感和地位感的需求尤其强烈。

记住,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对归属感和地位感的追求之间的联系,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些心理需求的存在,因此,能否以积极的方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防止他出现偏差行为,全在于父母如何行动。

还有哪些东西是你的孩子本应得到的?当他擦伤膝盖时,给他贴一张创可贴,但上面不一定非得印有巴斯光年的图案;当她口渴时,及时为她补充水分,但不必是餐厅里冒着凉气的彩虹冰沙,白开水就行;睡觉前为孩子讲讲故事,但用不着讲上十几个故事,外加歌舞表演。本书无法一一列出哪些行为合适、哪些行为不合适,但我会帮助你为家人划定合理的界限,并避免被孩子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