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划地建府

众官员其实对花雨总巡检的官职,并没有什么敬畏。

因为大隋朝还从来没有这个官职。

大部分人都只觉得,这是杨广赏赐花雨献宝之功的一个虚职而已,有名而无实。

这样的官位,他们大多是瞧不上的。

他们真正有几分在意的,反而是那把尚方宝剑。

此剑在手,便如帝亲临,有先斩后奏之权。

谁也保不准什么时候,会跟这位总巡检有所冲突。

先混个脸熟,拉个关系,也好有着日后的一份香火情分。

说不得便能免去剑斩人头的风险。

唯有少数心思玲珑,消息灵通之人,对于花雨是真心示好。

他们可是从那总巡检的职责中,隐隐看到了腥风血雨。

辞别了刺史卞秦和及一众官员,花雨便领着那位宣旨的太监回山外山庄。

至于任职之事,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官职,自然是没有府邸衙门及人员配置。

就连圣旨中也没提到这些,花雨当然就不着急了。

但他却是心明如镜,这正是杨广对他放权的节奏。

一个从前没有的官职,天然地就独立在了原本的官员体系之外。

什么都没有,这样才正好让他自由发挥。

能做到什么程度,都完全只能靠他自己的本事。

做得好,杨广自然不吝赏赐。

做不好,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官职,随时撤了也无妨。

此中关节,花雨自是明了。

一路上闲聊,花雨才知道,这位太监竟是杨广身边的贴身大太监杨振玉的直属宫人。

而且能派他来此,自也说明这人深得杨振玉信任。

太监名唤王琮,一路交谈,竟也是个博闻强记之人。

一身见识比之一些书香世家嫡传,也不遑多让。

这样的人,能得杨振玉赏识,自是情理之中。

王琮本身带着探查山外山庄情报的使命而来,本来对花雨是深有戒心的。

但一路畅聊下来,他也不禁为这位双腿残疾的少年庄主的博学多才感到敬佩。

也更为花雨能对他这无根之人视之平等,毫无鄙薄怜悯之意的态度而感动。

便也逐渐放下戒备,开始跟花雨自然畅聊。

偶尔还能放松地大笑出声,虽然那笑声略显阴柔怪异。

但花雨也不以为意,反而因此谈兴更佳。

到了山庄,对王琮好一番招待不提,又领着他在山外山庄和山外学院转了个遍。

当然,那些隐秘之地自然不会示之于他。

对于王琮途中的询问,花雨也是毫无保留的说明。

如此一来,却是免去了王琮暗地里的探查。

花雨自然瞧出,这王公公参观打听有着探听虚实的目的。

但也顺其心意,一时间倒让王琮对花雨观感好到了极点。

花雨也顺势拉近关系,既入了这官场,能拉拢这宫中之人自是大有所益。

待了两天,王琮显然对花雨这新任的江华州总巡检满意至极。

临别之际,也满是真诚的笑容。

从花雨赠送的一大堆美玉珍玩中,选了一块顶级玉佩。

其余之物在他的坚决推让下,分毫未取。

几日相处,王琮真的已经认可了花雨这个,朋友。

花雨也对其才华,武功欣赏不已,君子之谊已是种下。

跟卞秦和一起在扬州城外驿站送别王琮,两人乘车返回。

当日,便由卞秦和及扬州城主左顺同意,将城东一块十亩大小土地划拨给花雨兴建巡检府。

但是,官府只负责划地和迁民。

至于所需资金,都只能由花雨这个光头司令自行承担。

花雨对此早有打算,自无意见。

说干就干。

第二日花雨就请来了当年为他修建山外山庄的尤、王、许三家,要求两个月内建成这巡检府。

有了这真正坐落的府邸衙门,花雨的江华州总巡检身份,才算是真正克承了法统。

才能真正开展他那一系列的计划。

这十年来,山外山庄多有新建、扩建,都是跟尤、王、许三家合作。

仅山外山庄就给这三个家族带去了一半的收入,而且山外山庄从不拖欠款项,可说是他们最满意的主顾。

一来二去,山外山庄跟这三家也有了相对亲密的关系,平日里也都有着频繁的走动。

况且,这三家有部分家族成员还在山外学堂任教,其中关系更是紧密不少。

所以,花雨一开口,三家就爽快地应了下来。

并保证完全按照花雨的要求,在两个月内交出一座绝对让他满意的府衙。

花雨交代妥了此事,便前往刺史府拜访了卞秦和。

又紧接着前往城主府,拜访了这位继任卞秦和的新城主左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