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教育学

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1 考点精讲

考点1 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

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要素

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不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

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它不仅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使用的一切物质条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是凭借这些教育措施,才能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3.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回答,历来存在分歧,也形成了多种观点,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4.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a.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b.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其形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教育主体确定;第二,教育对象相对稳定;第三,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第四,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第五,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教育的简单要素时,教育就初步定型了。

c.前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并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制度化教育

a.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b.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即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c.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l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a.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b.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如果他离开这个教育体系,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

d.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为了使学前教育顺利地过渡到小学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要加强学前儿童入学的准备,使他们在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活动前,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从教学内容来讲,不只是为了去适应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而偏重于教给儿童读、写、算的知识技能,而是遵循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和完成这一过渡。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a.17世纪捷克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

b.1619年德国的《魏玛教育章程》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规问世;

c.19世纪50年代以后,为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技术革新的需要以及缓解工人运动的压力,资本主义各国才真正实施义务教育。

d.此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人才培养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各国普遍加快了推行义务教育的进程。

e.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有2/3以上实行了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同时,大多数国家又把儿童入学的年龄提早到五至七岁,其中尤以六岁居多。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a.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b.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即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和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制度,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双轨制的主要弊端是: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c.二战后,新时代要求人才应该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特点。两类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普通教育学校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而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又有所欠缺。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

a.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

b.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

c.在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d.对学生的评价也从单一的试卷测试转化为科研、社会活动、个人素养、专业知识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评价。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各国纷纷着手构建终身教育制度,现在各国出现的老年大学、业余大学、远程教育,正是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产物。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日益缩小,国际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强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5.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教育

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a.古代中国教育

第一,夏商周时期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而且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第二,西周以后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并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

三是射,射技教育;

四是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

五是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

六是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第三,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其中以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三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第四,汉代

汉代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隋唐以后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的等级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控制。

第六,宋代以后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

第七,明代以后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这不仅使社会思想受到钳制,就连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b.古代印度教育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教育也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

第一,等级划分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个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他们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再次是吠舍种姓,他们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

第二,教育思想与内容等

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主要活动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c.古代埃及教育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许多文士便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于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当然,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d.古代希腊、罗马教育

第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与东方的教育有所不同

在这两个国家,7~12岁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但进入这种学校学习的大都是社会地位低下阶级的子弟,贵族阶级的子弟都是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拉丁文和修辞为主。

第二,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雅典奴隶主的子弟,从七岁起,就可以到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既接受体操和军事方面的训练,又接受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教育,为日后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做好准备。

第三,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

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它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奴隶主的男孩子从7岁到20岁,都在兵营里接受军事体操训练,学习赛跑、角力、骑马、游泳、掷铁饼、投标枪、使用武器等,被培养成为效忠国家、镇压奴隶的武士。

第四,罗马帝国灭亡以后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进入基督教与封建世俗政权紧密联系、互相利用的时期。这一时期统治残酷、等级森严、思想专制,文化教育几乎完全为宗教所垄断,异教学校被取缔,世俗文化被否定。

 僧侣人才的教育

这种教育由僧院学校或大主教学校担当,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强调盲目服从圣书和僧侣教师的权威,学习方法是背诵。

 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并无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在骑士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教育内容首先是效忠领主的品质,然后是军事征战的本领以及附庸风雅的素养。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a.阶级性

统治阶级享有受教育的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中国唐代,地位高的贵族子弟入国子学,一般的贵族子弟入太学,普通地主阶级的子弟则入四门学等等,等级规定十分严格。

b.道统性

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

c.专制性

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d.刻板性

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主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古代学校教育的弊端在于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和棍棒纪律。这种教育扭曲了学生的身心,许多读书人为了科举,终生钻在故纸堆中,成了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即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学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

(3)近代教育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终身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摆脱文盲的运动。这一运动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仅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等,还包括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它是一种基本教育,要满足人们在这个社会生存发展、参与社会、参与决策和继续学习的需要。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不同种族、性别,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这涉及到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问题。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考点2 教育学的发展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儒家的孔子

a.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b.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人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

c.孔子强调忠孝和仁爱,重视因材施教,同时也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墨家的墨翟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前468~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的老子和庄子

a.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其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文化堕落论;“绝圣弃智”论;人性“复归”论。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否定文化教育价值。

b.总的来说,贯穿老庄学派文化教育思想的是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但在另一个侧面,它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以幻想的形式表达了个性自由的企望,这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学记》

a.概述

《学记》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教育文献,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b.教育原理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对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和表述了许多重要教育原理:

第一,设计了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第二,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劳逸结合。

第三,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第四,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第五,主张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

第六,主张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第七,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其他

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王夫之等中国古代许多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精辟的教育见解。

a.董仲舒

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哲学,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成为中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

b.朱熹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讲究教育方法。

c.王阳明

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认为朱熹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

d.王夫之

王夫之既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又能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去揭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他用朴素的辩证法,揭示了教与学的关系,提出“行可兼知”的观点,又提出知行相互为用,不能混淆。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

a.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b.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以及教人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柏拉图

a.柏拉图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的思想,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提出了胎教的问题。

b.柏拉图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教学体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c.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寓学习于教育”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

a.亚里士多德禀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b.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对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

c.亚里士多德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成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

a.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

b.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

卢梭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存在着天性至上、把教育视为自然生长等偏激的观点。但在当时,这种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康德

康德著有《教育论》一书,其思想精神直承卢梭。书中屡次介绍卢梭的教育思想,如重视儿童青少年身心之养护、发展等,都是卢梭教育思想的“灵魂”。

裴斯泰洛齐

a.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b.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

洛克

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就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a.概述

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b.《普通教育学》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该书分三部分:

第一,第一部分为“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第二部分为“多方面的兴趣”,分别论述了多方面的观念、兴趣的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进程、教学的结果等;提出了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第三,第三部分为“性格的道德力量”,强调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儿童的性格和品德。

c.影响

赫尔巴特提出教育者应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更要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他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a.概述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批判性地讨论了西方以前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b.《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一,全书共分26章,前7章讨论了教育与生活的社会机能,批判了当时社会学校教育的弊病,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念。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教育为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的思想。

第二,第8~23章对教育的目的、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教学法与教材和课程、教育的价值、教育与职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最后3章是将其论述归结到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教育应使学生将知识的获得和在共同的生活环境所进行的活动与作业联系起来,这构成了实用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教育学的许多精辟论述,指导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编写。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该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理论四个部分。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在多元结构、多元思想、多种文化的影响下,教育学也同样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新格局。既体现了学术发展的成果和时代的共同特征,又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实际,并能够结合区域性的要求,对教育学提出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