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一)

4.1 内容简介

商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形式相对比较简单,表现为“货币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相应地,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表现为商品购进、储存、销售三个环节。本章以批发型商业企业为例,介绍了企业融资设立—商品购进—商品储存—商品销售整个过程的主要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本章包括以下内容:①融资筹办过程;②商品购进过程的核算;③商品销售过程和其他损益活动的核算;④账项调整、利润结转和分配过程的核算。

4.1.1 融资筹办过程的核算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没有保障。企业资金的筹集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筹备过程即融资筹办过程。

企业资金筹集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吸收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获得权益资金;另一条是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企业债券等,获得债务资金。在企业筹资阶段,企业的货币资金(资产)增加的同时,所有者权益或者负债增加了。

当企业拥有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后,就要进行公司的注册登记、人员培训、企业宣传等筹备工作。这些筹备工作需要耗费企业一定量的货币资金,这个时候在企业的货币资金减少的同时,费用增加了。这些与企业组织管理有关的费用,我们统一用“管理费用”这一账户进行核算(不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购置成本和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

在筹备阶段,企业还需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购置行为表现为企业资产的一增一减或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增加。

另外,由于增值税的特殊性,企业在采购货物、接受劳务、支付费用时需向供应商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待将该批商品出售时,需向购买方收取增值税销项税额,差额部分就是企业向税务局交纳的税款。在会计处理上通过设置“应交税费”负债类账户来核算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的金额以及实际交纳情况。

融资筹办过程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总结见表4-1。

表4-1 融资筹办过程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

4.1.2 商品购进过程的核算

商品的购进是商业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批发型商业企业的经营规模比较大,商品进销没有零售企业频繁,所以大中型批发企业商品购进的核算方法大都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即在库存商品总账的控制下,按商品的品名、规格、等级和编号分户进行明细核算。库存商品明细账记录每种库存商品的增减和结存情况,既反映进价金额又反映数量。

购进商品的实际成本不仅包括买价,还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等,以及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材料入库之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按规定计入商品成本的各种税金(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但市内零星运杂费、采购人员差旅费、采购机构经费直接计入期间费用)。正因为此,在商品采购时,很难确定商品的全部采购成本,有时一次购入两种以上商品的运杂费等费用还需要在各种商品之间进行分配。为随时反映商品的采购业务和采购费用的发生情况,在商品验收入库前,需设置“在途物资”账户用于归集商品的采购成本;待商品验收入库,再将采购成本从“在途物资”账户贷方转到“库存商品”账户借方。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同于商品的采购,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包括企业构建固定资产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所有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商品购进过程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总结见表4-2。

表4-2 商品购进过程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

4.1.3 商品销售过程与其他损益活动的核算

在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过程中,一方面有销售商品等主营业务,在会计核算上需设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同时需设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另外通过“销售费用”“税金及附加”“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核算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金、包装物、支付的员工薪酬等;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设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主营业务以外的原材料销售、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出租等其他业务收入和成本,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核算偶然发生的利得和损失。

商品销售过程与其他损益活动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总结见表4-3。

表4-3 商品销售过程与其他损益活动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

4.1.4 账项调整、利润结转与分配过程的核算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确认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因此除了日常的账务处理以外,还需在每个会计期末将收入和费用合理分配进合适的会计期间,即账项调整,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结账工作。年末还需进行利润的结转与分配工作。

账项调整、利润结转与分配过程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总结见表4-4。

表4-4 账项调整、利润结转与分配过程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