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
- 陈婷
- 9395字
- 2021-03-31 03:03:18
第一节 无菌调配设备的原理、使用及维护
一、层流净化工作台
无菌静脉药物调配需要在层流净化工作台内完成,无菌物品需要放置在层流净化工作台内,因此层流净化工作台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内最重要的净化设备之一。层流净化工作台根据气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horizontal laminar flow cabinet, HLFC)和垂直层流净化工作台两种。其中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局部洁净工作台,广泛用于电子、国防、精密仪器、仪表、制药等领域。而垂直层流净化工作台广泛应用于需要局部洁净的区域,如实验室、生物制药、光电、微电子、硬盘制造等领域。垂直层流净化工作台洁净度高,具有连接成装配生产线、低噪声、可移动性等优点。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所调配的药品特性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层流工作台。大多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常选用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作为普通静脉用药的操作台。
目前,最通用的洁净层流系统的国家标准为美国联邦标准209E,但它是一个洁净环境下的洁净度标准,而不是针对层流净化工作台的标准。其他类似的国际标准有BS 5295、AS 1386、VDI 2083和ISO 14664。其中澳大利亚标准AS 1386.5是相对较为理想的适用于静脉用药调配特点的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标准。
(一)层流净化工作台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1.工作原理
图3-1 层流净化工作台的工作原理
将室内空气经初效过滤器初滤,由离心风机压入静压箱,再经高效空气过滤器精滤,该洁净气流从一定的均匀的断面风速通过无菌区,从而形成无尘无菌的高洁净度工作环境,最终达到局部百级的操作环境(图3-1)。
2.作用
柜内保持正压状态,为工作区域提供已净化的空气;防止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外空气进入工作区域;清除工作区域中人和物料带入的微粒。而在层流净化工作台的百级环境下,直径大于0.5μm的微粒不超过100个。
(二)理想的、适用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应具有的条件
(1)具备独立的风机、高效过滤器、适合的工作区域。不与其他的空气循环系统相连接。该风机系统有连续可调风量,从而使净化台工作区域送风风速始终处于理想状态。
(2)新风补充应从工作台顶部进入,并经过初效过滤器(其过滤效率为20%、可清洗、可更换)的过滤,滤除空气中较大的尘埃粒子。经过初滤的新风再经过高效过滤器送至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的工作区域,从而延长高效过滤器使用寿命。
(3)应采用光滑、耐腐蚀、抗氧化、易清洁的材料制成。工作区域的接缝处应具良好的密封性以避免进入液体。不锈钢材料是较理想的制作工作台面的材料。
(4)应有足够高的工作空间,以便于全肠外营养液的调配。理想的工作高度为76cm,以实现液体的重力转移。
(5)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有不同的外形尺寸,长度为1~2m不等。为了节省净化空间,国内一般选用工作台面长度为1.8m左右的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方便2人同时操作。
(6)工作台支撑架应为敞开式的,使室内空气流通,不易造成死角。同时能随时移动,便于定时清洁及维护。
(7)为方便核对药品及调配,工作区域应有足够的照明强度,应配备紫外线灭菌灯,操作面板应有启用及控制装置。
(8)噪声越低越好,避免操作者的人身伤害。
(三)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使用方法
二维码3-2 微课视频水平层流工作台使用方法
(1)工作台内保持正压,主要用于调配对调配人员没有危害的普通药物,如电解质、全肠外营养液、中成药等。
(2)工作人员在工作区域进行操作,层流空气就会产生紊流。需正确了解并利用洁净气流的走向,用标准的无菌调配技术进行操作。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送出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可滤除99.99%的直径为0.3μm以上的微粒,保障了空气正确的流向和流速。
(3)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应摆放于洁净间内高效送风口的正下方,洁净间内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被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吸入,再经过一层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到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的工作区域,从而保障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内的气流是经过两层高效过滤后的最净化的空气,同时也降低了高效过滤器的损耗。
(4)带有脚轮的工作台,安放定位后必须将箱体下4只支撑脚调至平稳,以减少噪声及振动现象。
(5)最好全天24h运转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或最少在操作前提前半小时启动机器,从而保障工作区域局部百级的环境。使用时先打开风机开关,同时进行紫外线灯消毒,30min后关闭灭菌开关即可使用。工作期间无须临时关闭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6)各类物品应正确放置在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内。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分为3个区域。内区:最洁净区域,是最靠近高效过滤器的区域,距高效过滤器10~15cm,可放置已打开的安瓿、已开包装的无菌物品、已消毒的小件物品;工作区:工作台的中央部位,为调配操作区域;外区:从操作台外缘向内15~20cm的区域,可放置有外包装的注射器和其他带包装的未经消毒的物品。
(7)避免在工作台上放置过多的用品,大件物品(如输液袋)之间的摆放距离约为15cm,小件物品(如安瓿、西林瓶等)之间的摆放距离约为5cm。下游物品与上游物品的距离应大于上游物品直径的3倍。
(8)所有的操作应在离工作台边缘10~15cm处内进行,避免物体放置过于靠近工作台边缘。工作台边缘区域是万级空气与百级空气的交汇处,若操作太靠近此区域,则无法充分利用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的局部百级环境,存在被污染隐患。
(9)每天开始操作前,用75%酒精仔细擦拭工作区域的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
(10)物料放入工作区域前,应用75%酒精棉签、棉球擦拭或75%酒精喷壶喷洒其整个外表,避免带入微粒及微生物。
(11)在调配过程中,每完成一袋输液调配后,清理工作台上的废弃物,用75%酒精消毒台面及双手。
(12)操作时,随时保持“开放窗口”。工作台面上的无菌物品或调配操作时的关键部位需享受到最洁净的气流,也就是该无菌物品或关键部位与高效过滤器之间应无任何物体阻碍(见图3-2A)。不要把手腕或胳膊放置在操作台面上,不要把手放置在所调配物品的洁净空气的上游(即“闭合窗口”,见图3-2B)。
图3-2 “开放窗口”(A)与“闭合窗口”(B)
(13)每天操作完成后,彻底清场,先用清水擦拭,再用75%酒精擦拭消毒。
(14)当工作台初次使用或长时间停用再次使用时,应先用湿清洁巾多次擦拭去除表面浮尘,确认无尘后再用75%酒精喷在医用纱布上对操作区、内壁板、不锈钢网板及台面进行擦拭消毒。
(15)在调配、清洁、消毒时,酒精只能喷在医用纱布上,千万不能把酒精喷在不锈钢网板上,因为网板内有高效过滤器。避免任何液体溅入高效过滤器而造成高效过滤器破损及真菌滋生。
(16)安瓿用砂轮切割后或西林瓶外盖打开后,用75%酒精喷拭消毒去除微粒。打开针剂时不能朝向高效过滤器,避免药液污染高效过滤器。
(17)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严格避免用手接触无菌部位。避免在洁净间内进行剧烈动作,避免在调配药物时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18)在确保没有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开启紫外线灭菌灯。
(19)每周做一次沉降菌监测。方法是将培养皿打开,放置于工作状态下的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面上30min,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菌落。
二维码3-3 微课视频沉降菌监测
(四)维护和保养
层流水平工作台是较为精密的仪器,如果使用、维护得当,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能延长使用寿命。建议由专业或具备资质的厂家完成定期维护并检测无菌调配设备的各项指标,每年至少1次。测试指标包括空气微粒计数、沉降菌计数、送风风速、邻苯二甲酸辛酯(DOP)法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照度测试、噪声测试等。同时记录并签字。
(1)外观检查:检查仪器的总开关、接头、各旋钮是否正常,开机检查各指示灯、指示器是否正常,各个通风口是否通畅,各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设备表面是否清洁,及时清除锈迹。
(2)初效过滤器的维护:至少每3个月清洗一次。
(3)中效过滤器的维护:可影响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其无纺布滤料可拆洗,若有积尘或药液溅入,应先放入清水中浸泡,平整挤压,不可搓捏,再放入略高于常温肥皂水中浸泡,再平整挤压数次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可安装继续使用。若无纺布滤料有损伤则需要更换。中效过滤器根据使用情况需要定期更换,一般半年可更换一次。
(4)高效过滤器的维护:高效过滤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高效过滤器内部积累的尘粒增加,导致阻力增加、风速减小,若风速减小到设备要求的数值以下时,则需要更换。此外,若高效过滤器的滤芯有损伤或密闭不严造成渗漏时,需更换或补漏。高效过滤器只能进行更换,不可清洗。高效过滤器一般1年应更换一次。废弃的高效过滤器应由厚塑料布包裹后焚烧处理。
(5)电动机、电器部分的维护:需要厂家完成。
二、生物安全柜
(一)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BSC)广泛应用于医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它依靠合理的高效过滤膜和气流模式,在创造一个百级层流洁净环境的同时,实现安全防护隔离,保护操作者、样品和环境,使其避免暴露于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其原理是将柜内空气向外抽吸,使柜内保持负压状态,通过垂直气流来保护工作人员;外界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安全柜内,从而避免样品被污染;柜内的空气也需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再排放到大气中,以此保护环境。生物安全柜的核心质量指标是:①高效过滤膜的性能;②安全柜的柜体结构和气密性;③生物安全柜的防泄露测试;④优化的气流流速和优良的风机;⑤必不可少的报警功能。
目前生物安全柜检测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是:
(1)美国NSF/ANSI 49—2002《Class Ⅱ(Laminar Flow)Biosafety Cabinetry》。
(2)欧盟EN 12469:2000《Biotechnology-Peformance Criteria for Micro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s》。
(3)JG 170—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生物安全柜》。
(4)YY 0569—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生物安全柜》。
近年来,生物安全柜的设计也在逐步改进。首先是在排风系统增加了高效过滤器,它能够有效地截留所有已知传染因子,并确保从安全柜中排出的是完全不含微生物的空气。对于直径为0.3μm的颗粒,高效过滤器可以截留99.97%,而对于更大或更小的颗粒则可以截留99.99%。另一个改进则是实验对象保护,也就是将经高效过滤器过滤的空气输送到工作台面上,保证工作台面上的物品不受污染。
生物安全柜由箱体、风机系统、过滤器、排气管道及电器控制系统组成。
1.风机系统
风机系统控制风量,维持恒定气流流速。
2.过滤器
过滤器起到过滤细菌和灰尘颗粒的作用。目前常采用的是对0.3μm尘埃粒子截留效率为99.99%的高效过滤器,以及截留效率为99.9998%的超高效过滤器。后者可提供相当于ISO3级的洁净度,有更佳的过滤效率、更紧密的结构和更大的单位过滤面积。
3.控制和警报系统
安全柜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控生物安全柜的各项操作数值,可及时发现任何故障和误操作,并通过声光报警通知用户采取措施,自动采取相应的连锁安全措施。系统带有温度补偿功能的流速传感器,可以测定真实的气流流速,包括进气流、下沉气流和外排气流(B2); LED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气流流速/流量。
(二)生物安全柜的分类、原理、特点
生物安全柜根据气流及隔离屏障设计结构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以满足不同的生物研究和防疫要求。其中Ⅱ级生物安全柜根据入口气流风速、排气方式及排放气流占系统总流量的比例、循环方式及内部设计结构,分为A1、A2(原B3型)、B1、B2四种类型。
1.Ⅰ级生物安全柜
可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也可用于操作放射性核素和挥发性有毒化学品,但由于未灭菌的房间空气通过生物安全柜正面的开口处直接吹到工作台面上,因此不保护样品。Ⅰ级生物安全柜本身无风机,依赖外接通风管的风机带动气流,房间空气从前面的开口处以0.38m/s的低速度进入安全柜,该负压气流经过工作台表面,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由排风管排出安全柜。虽然保证对生物危险度等级为1、2和3级的病原体操作具有生物安全,但由于不能保护柜内样品,目前已较少使用。
2.Ⅱ级生物安全柜
Ⅱ级生物安全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柜型,对生物危险度等级为1、2和3级的病原体实施操作的人员、样品及环境进行保护。在使用正压防护服的条件下,Ⅱ级生物安全柜可用于操作危险度为4级的感染性物质。与Ⅰ级生物安全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只让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的(无菌的)空气流过工作台面。
(1)A型生物安全柜
A型生物安全柜的结构原理是:内置风机将房间空气(供给空气)经前面的开口引入安全柜内,并进入前面的进风格栅。供气先通过供风高效过滤器,再向下流动通过工作台面。空气在向下流动到距工作台面6~18cm处分开,其中一半会通过前面的排风格栅,另一半则通过后面的排风格栅排出。这样向下的气流迅速带走所有在工作台面形成的气溶胶,并经两组排风格栅排出,从而保护实验对象。气流接着通过后面的压力通风系统到达位于安全柜顶部、介于供风和排风过滤器之间的空间。由于过滤器大小不同,约70%的空气将经过供风高效过滤器重新返回到生物安全柜内的操作区域,而剩余的30%则经过排风过滤器进入房间内或被排到外面。
1)A1型生物安全柜
①前窗气流速度最小量或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38m/s;
②70%的气体通过高效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30%的气体通过排气口过滤排除;
③下降气流为安全柜部分流入气流和部分下降气流的混合气体,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至工作区域;
④污染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可以排到实验室或通过排风管道排到大气中;
⑤安全柜内的污染部位可处于正压状态,并且这些正压区域可以没有负压区域包围;
⑥不能用于挥发性有毒化学品和挥发性放射性核素的实验。
2)A2型(原B3型)生物安全柜
①前窗气流速度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5m/s;
②70%的气体通过高效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30%的气体通过排气口过滤排除;
③下降气流为安全柜部分流入气流和部分下降气流的混合气体,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至工作区域;
④污染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可以排到实验室或通过排风管道排到大气中;
⑤安全柜内所有污染部位均处于负压状态或被负压通道和压力通风系统环绕;
⑥用于以少量挥发性有毒化学品和痕量放射性核素为辅助剂的微生物实验,使用时必须保证所连接的排风系统严密。
(2)B型生物安全柜
B型生物安全柜为连接排气系统的安全柜。连接安全柜排气导管的风机连接紧急供应电源,使得机器在断电下仍口保持安全柜负压,以免危险气体泄漏入实验室。其前窗气流速度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5m/s。
1)B1型生物安全柜
①前窗操作口流入气流的最低平均速度为0.50m/s;
②70%的气体通过排气口高效过滤器排除,30%的气体通过供气口高效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域。下降气流大部分由流入气流循环提供,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至工作区域;
③大部分被污染的下降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通过严密的排气管道排入大气中;
④安全柜内所有污染部位均处于负压状态或者被负压通道和压力通风系统包围;
⑤若挥发性有毒化学物质或放射性核素随空气循环不影响实验操作或实验在安全柜的直接排气区域进行,B1型安全柜可用于以少量挥发性有毒化学物质和痕量放射性核素为辅助剂的微生物实验。该型生物安全柜适用于调配抗生素药物,有些医疗机构也用于调配危害药品。
2)B2型生物安全柜
B2型生物安全柜为100%全排型安全柜,无内部循环气流,可同时提供生物性和化学性的安全控制。
①前窗操作口流入气流的最低平均速度为0.50m/s;
②下降气流来自实验室或室外空气(即安全柜排出的气体不再循环使用);
③流入气流和下降气流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直接排到大气中,不允许回到安全柜和实验室中;
④所有污染部位均处于负压状态或者被直接排气(不在工作区循环)的负压通道和压力通风系统包围;
⑤可用于以少量挥发性有毒化学品和痕量放射性核素为辅助剂的微生物实验(图3-3)。
图3-3 B2型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
3.Ⅲ级生物安全柜
柜体完全气密、不漏气,在对生物危险度等级为1、2、3、4级的病原体进行操作时为人员、样品和环境提供保护。工作人员通过与生物安全柜连接的密闭手套(俗称手套箱)进行操作。样品通过双门的传递箱进出安全柜以确保其不受污染,适用于高风险的生物试验。生物安全柜内的负压应不低于120Pa。下降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进入生物安全柜内。排出气流经两道高效过滤器过滤或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再焚烧或化学灭活处理。当连接的手套脱落时,与柜体连接口的气流流速应不低于0.7m/s。
二维码3-4 微课视频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方法
(三)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1)生物安全柜应放置于十万级以下的初级净化间,远离人员活动、物品流动以及可能会扰乱气流的地方。
(2)在安全柜的后方以及每一个侧面应留30cm的空间,方便对安全柜进行维护。在安全柜的上面应留30~35cm的空间,以利于准确测量空气通过排风过滤器的速度,并方便排风过滤器的更换。
(3)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应穿着个体防护服。进行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操作时,可穿着普通防护服。进行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操作时应穿着前面加固处理的反背式隔离衣。手套应套在隔离衣的外面,根据操作需要戴口罩和安全眼镜。
(4)操作前确认玻璃窗处于关闭位置后,提前半小时先启动生物柜循环风机和紫外线灯,对安全柜内工作空间进行灭菌。
(5)灭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线灯。抬起玻璃门至正常工作位置。打开外排风机10min,待安全柜内空气净化且气流稳定后再进行操作。
(6)检查回风格栅,使之不被物品堵塞。
(7)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手及手臂。操作前用75%酒精或中性消毒液擦拭消毒安全柜内表面。
(8)用75%酒精擦拭或用喷壶喷洒消毒需移入安全柜操作的全部物品。本次操作所需的全部物品一次移入,不要过载,不要挡住前后风口,避免双臂频繁穿过气幕破坏气流。放入物品后,等2~3min,将工作区域内的空气尘埃清除掉后再进行操作。
(9)将工作区域内的污染物质与洁净物质分开放置。尽量不要将污染物质放到洁净区域内。对有污染的物品要尽可能放到工作区域的后面操作。
(10)将双臂缓慢垂直地伸入安全柜内,至少静止2min,使柜内气流稳定后再进行操作。
(11)生物安全柜内不得放置与本次操作无关的物品。所有的配药操作必须在离工作台外沿20cm、内沿8~10cm,并离台面至少10~15cm的区域内进行。物品应尽量放置在工作台后部靠近工作台后缘的位置,并使其在操作中不会阻挡后部格栅,防止干扰气流正常流动。在柜内操作时动作应轻柔、舒缓,避免随便移动安全柜内物品,避免操作者的手臂在前方开口处频繁移动,以免影响柜内气流。尽量避免在工作时有人进出或在操作者背后走动。
(12)在操作时,可铺设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在工作台面上的操作应该按照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方向进行。操作时应避免交叉污染。应准备好75%酒精棉球或用消毒剂浸泡的小块纱布,防止可能溅出的液体,避免用物品覆盖住安全柜的格栅。
(13)在操作时,不可完全打开玻璃视窗,应保证操作人员的脸部在工作窗口之上。玻璃视窗如高过安全警戒线,操作区域内将不能保证负压,造成药物气雾外散,伤害调配人员及污染调配洁净间。在操作区域内也有可能达不到百级的净化要求,一般情况下生物安全柜会报警提示或机器无法开机运行。
(14)在操作完成后,可用75%酒精或0.2%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工作台面及柜体外表面。柜内使用的物品应消毒后再取出,避免将残留的有害物质带出而污染环境,造成生物危害。关闭玻璃视窗,保持风机继续运转10min,同时打开紫外线灯,照射30min。
(15)用蒸馏水或注射用水清洁台面及台面下的风道,再用70%酒精或异丙醇消毒。定期对风道内进行清洁。定期抬起工作区域下面板,擦拭或冲洗工作面底下空间。在清洁和消毒时,应将生物安全柜关闭。
(16)调配人员应采用正确的无菌操作技术,尽量减少药物气雾或残留物的产生,这是保护操作者安全的最重要途径。
(17)安全柜应定期进行检测与保养。一旦发现安全柜工作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四)生物安全柜的维护及保养
在生物安全柜投入使用前、挪动位置后、更换配件或滤器后必须做检修或检测。生物安全柜的维护保养方式有:选择生物安全柜生产厂家或专业维护公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维保,每年定期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检测检修、更换配件,并排除故障;选择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认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委托专业公司承担年度维护,定期检修,并由其委托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1)大多数生物安全柜的设计允许24h工作。Ⅱ级A1型、A2型生物安全柜,在不使用时可以关闭。Ⅱ级B1型、B2型生物安全柜,必须始终保持空气流动以维持房间空气的平衡。
(2)由于使用明火会对气流产生影响,因此在生物安全柜内应避免使用明火。
(3)在生物安全柜中发生有生物学危害的物品溢出时,应立即在安全柜处于工作状态下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清理。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或)高压灭菌。
(4)不得打开通风系统,若因故障必须打开,打开之前必须经甲醛熏蒸消毒,确认已经有效杀灭致病微生物,并能有效控制滤器所截留的致病微生物溢出、扩散。
(5)生物安全柜内高效过滤器的更换应由专业人员来完成,替换下来的高效过滤器应由厚塑料袋包裹好后焚烧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作为普通废弃物抛弃。
(6)生物安全柜在移动以及更换过滤器之前,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清除生物安全柜的污染。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甲醛蒸气熏蒸。
(7)每天操作前应注意压力指示表读数并记录。
(8)每次操作后用75%酒精对安全柜内工作区域表面、侧壁、后壁、窗户进行彻底消毒。不要使用含氯的杀菌剂,因其可能对安全柜的不锈钢结构造成损坏。同时对紫外线灯和电源输出口表面进行清洁。当清洁安全柜内部区域时,除了手,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不得进入安全柜。
(9)长时间未操作时,每两周需按上述操作方法对安全柜进行清洁维护,定期清洁不锈钢表面使之保持表面的光滑。可以用MEK(甲基-乙基-酮)清除不锈钢上的顽固污渍,但在清除污渍后立即用清水和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洗。
(10)每月用湿布对安全柜外表面进行擦拭,尤其是安全柜的前面和上部,清除堆积的灰尘。同时检查所有的配件合理使用情况。不要用过强的清洁剂清洁柜体外部,强溶解性或强磨损性清洁剂可能会损坏生物安全柜外表面的粉体膜层。
(11)生物安全柜的回风道应定期用蒸馏水擦拭清洁后,再用75%酒精消毒。
(12)生物安全柜应根据自动监测指示,及时更换过滤器的活性炭。
(13)每月做一次沉降菌检测。方法:将培养皿打开,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时,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计数菌落。
(14)初效过滤器需拆下清洗,每3个月至少1次,防止积尘导致的进风量不足而降低洁净效果。
(15)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季度或者半年检测生物安全柜,如有异常及时报修。
(16)每年由具备资质的厂家或相关的认证技术人员对安全柜进行性能认证。根据紫外线灯使用寿命,进行紫外线灯的更换,一般应每年更换一次;当正常调节或清洗初效过滤器后,仍达不到理想的截面风速时,应调节风机的工作电压使之达到理想的均匀风速(注意:新工作台不应调至最高风速)。
(17)当风机工作电压调整至最高点,仍不能达到理想风速时,说明高效过滤器积尘过多(滤料上滤孔已基本被堵,要及时更新),需要更换。一般高效过滤器的使用期限为18个月。更换高效过滤器时,应注意型号规格尺寸及其周边密封性,不能发生渗漏现象。
(18)定期用风速仪测量工作室的风速(1次/2个月),如不符合则调整其风速达到正常值。
(19)定期由厂家或具相关资质的机构对生物安全柜的完整性、高效过滤器的截留效率、向下气流的速度、正面气流的速度、负压/换气次数、气流的烟雾模式、漏电、光照度、紫外线强度、噪声水平以及振动性等进行测试,并保存检测报告。
(20)操作人员应确保:掌握生物安全柜的性能、检修、结构原理、安全使用和检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生物安全柜性能状况,相关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掌握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主要指标;了解上次检修或检测时间,下次应检修或检测的时间;了解主要部件的更换情况。